清明寄思话传统,博物馆里忆先贤——绍博清明节活动回顾 |
||
|
||
清明风至,文物低语 春意盎然,追忆先贤 这个清明, 我们在博物馆与历史对话, 共赴一场春日的文化之约。 惠风和畅,春和景明。清明假期期间,绍兴博物馆迎来文化参观热潮。不仅非遗手工活动丰富多样,文化社教课程也精彩纷呈,让游客朋友们在博物馆里慎终追远,缅怀圣贤,开启文化寻踪之旅。
巧手寄思承古今,春风万里共清明——“岁时节庆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之清明 清明,是祭祖扫墓的肃穆日子,也是踏青赏春的生机时节。为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清明节期间,绍兴博物馆开展了“巧手寄思承古今,春风万里共清明——岁时节庆民俗文化体验活动之清明”。
活动通过“溯源清明”“铭记先烈”“手工寄情”“陵园祭扫”四个板块串联起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讲解老师以寒食起源、介子推故事为引,结合动画短片与互动问答,生动阐释清明扫墓、踏青等习俗的文化深意;通过讲述秋瑾、徐锡麟等绍兴先烈的英雄事迹,带领孩子们感受家国情怀的厚重。
在手工环节,孩子们以纸为媒,折叠出一朵朵象征高洁的菊花,指尖的动作与专注的神情,无声传递着对先辈的追思。随后,全体参与者列队前往烈士陵园,手持自制菊花肃立默哀、献花鞠躬。春风掠过青松,誓言回荡陵园,孩子们用行动诠释了对历史的敬畏与精神的传承。
以文化浸润心灵,以行动传承精神。此次活动将文化学习与实践体验深度融合,让孩子们既感受到清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在缅怀先烈中汲取了奋进的力量。一束菊、一次鞠躬、一段故事,皆是无声的启蒙,亦是文明的接力,都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国与传承的种子。 “艾香寄安康 匠心制芳皂”手工体验活动 清明节既是传统祭祖节日,也蕴含了亲近自然、祈福健康的民俗内涵。为传承节气文化,结合清明“插艾驱邪”的习俗,我们开展了“艾香寄安康 匠心制芳皂”手工体验活动,让游客以手工制作的方式感受传统植物的现代魅力。
此次活动以手作的方式,让传统民俗从书本走向生活。艾草皂不仅是健康的生活用品,更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载体,呼应了清明节慎终追远之余、拥抱春日的积极内涵。
“风筝舞春意 巧手绘纸鸢”手工体验活动 清明节自古就有“踏青放鸢”的习俗,纸鸢既是春日的童趣象征,也寄托了古人“放晦气”的祈福之意。绍兴博物馆以非遗文化体验为切入点,带领观众亲手绘制传统纸鸢,在色彩与线条中触摸清明节的灵动诗意。
通过手作还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境,孩子们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纸鸢上绘出五彩斑斓的春天,也让非遗技艺从展柜走入生活,让春意在这个清明假期盎然。 一抷艾草染青皂,留住草木本心; 一线纸鸢乘东风,遥寄天地清朗。 春笺寄远,以物承情, 在博物馆的时光里沉淀新的故事。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