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题

暑假作业|到绍兴,()一下!

发布日期:2024-08-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转眼间,暑假已经悄然逝去一大半,在同学们愉快地享受假期的时候,想问大家一个小小的问题:大家有暑假作业吗?进度还OK吗?

鲁迅故里 | 蓝先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如来绍兴,做个填空题吧!在剩下的假期中,到绍兴,(    )一下!戳下方标题,一起填空!到绍兴,()一条特色街区

/ 古城·仓桥直街 /

仓桥直街 | 胡超琦

走进仓桥直街,便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典型的青石板、湿苔藓、乌篷船,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色。

仓桥直街长1.5公里,由河道、民居、街坊三部分组成,民居多为清末民初建筑,众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台门保存完好,具有浓郁的水乡风貌,有着“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的称号。

/ 柯桥·鲁镇 /

鲁镇 | 胡劲松

近日,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公布了2024年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名单,绍兴市柯桥区鲁镇旅游休闲街区入选。

走进鲁镇,豪华气派的鲁府、外土内洋的钱府、旧木板房的民宅错落有致,鲁迅小说中写到的鲁家祠堂、奎文阁、阿Q调戏小尼姑的静修庵和阿Q栖身的土谷祠,一一呈现在眼前。人们可以在这里看社戏、品黄酒,再现鲁迅笔下的绍兴风情。

/ 上虞·丰惠老街 /

丰惠老街自西晋开通四十里河,沿河两岸自然形成街市,街河以北分布着县衙、城隍庙和学宫。青砖灰瓦、木棂门窗、砖雕人物,到处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韵味,展示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老街上如今还保留着一些在大城市已很少见的箍桶店、弹花店、打铁铺,还有穿棕棚的、绣花做鞋做麦秆扇的……给老街带来了一种温馨。

/ 诸暨·草塔古街 /

明清时期属灵泉乡十六都,有草塔村名,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村,也藏着一条繁华老街——草塔古街。

从零食、五金、小吃和手工艺品,应有尽有,大量的本地人至今仍生活在这里,朴实,宁静,又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 嵊州·越秀路 /

越秀路属于嵊州市中心的“烟火气”。这里小吃美食能密密麻麻地占据整条街,十步一个老字号,五步一个手艺人。有些周边城市的游客甚至会坐上一两个小时的高铁专门跑来,为的就是买一口质朴的“老底子”味道。

胖大姐黄泽豆腐馒头 | 大众点评

嵊州小吃是浙江比新荣记更出圈的美食代表,它跟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并列,被称为「中国小吃四巨头」。

红灯笼夜宵 | zzy

越秀路属于嵊州市中心的“烟火气”。这里小吃美食能密密麻麻地占据整条街,十步一个老字号,五步一个手艺人。有些周边城市的游客甚至会坐上一两个小时的高铁专门跑来,为的就是买一口质朴的“老底子”味道。

/ 新昌·镜岭老街 /

镜岭老街始创于宋,发展于明,兴起于清。青砖黛瓦,飞檐画栋,让人有种时光错落的感觉。青石路延伸的方向,好像也是家的方向。

到了夜晚,镜岭老街不似其他老街静谧安宁,也有一番热闹风景,既有古朴风貌,又有现代艺术氛围,夜游特色街区更是成为了“全新网红打卡地”。


到绍兴,()一顿特色早饭

从清晨的第一抹炊烟起,感受绍兴的人间烟火气息,地道传统的早餐美味散发着专属的绍兴滋味,这便是一天最香的开场白~ 

嵊州的榨面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因其独特的工艺、独特的形状和其细如银丝,清香扑鼻、味道鲜美而被人们交相赞誉,被称之为“江南第一面”。

一碗热气腾腾的炒榨面,撒上绿油油的葱花点缀,一缕香气飘到鼻尖,汤清味鲜,香美溢口……

锅面发出“滋滋”的声音,油和香渐渐弥漫在整个空气中,按扁炸至略微酥脆的油条是这道小吃的精髓,抹上红酱,让饼内被酱料包裹,味美而酥脆,回味无穷。这就是面饽饽的魅力!

馄饨,在嵊州,称作“汤包”,是一道传统的家常小吃。薄如蝉翼的面皮里包裹着粉嘟嘟的肉馅,配上浓厚的汤汁~

状元糕在父老乡亲眼中从来不是一道简简单单的小吃,糕与“高”同音,有“高中”之意,吉利的名字裹挟着美好的寓意。洁白的糕体打上红印,轻咬一口,大米的清香在唇齿间流连,甜而不腻,趁热吃软糯不粘牙,放凉了吃Q弹有嚼劲,各有风味。吃了这块状元糕,祝你节节高升,好运相伴。

芋饺是新昌的一道传统小吃,有着上百年的历史,也是无数新昌人的童年点心。细腻、软糯,嫩滑,肉馅非常鲜美,外皮滑嫩有嚼劲,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一口一个,可以蒸着吃也可以煮汤吃,可谓是糯叽叽星人必备的传统美食。

马剑馒头和传统馒头不同,选用酒糟代替发酵粉,特殊的工艺让马剑馒头格外特别,馒头特别松软,还带点酒酿的甜润。不仅口感好,清香扑鼻,且易消化。吃马剑馒头时可以将霉干菜焖肉夹在中间,让油脂和面皮充分融合,一口咬下去,汤卤微微渗出,滋味更上心头。

考究的做功成就了次坞打面的名声:不断反复滚压,将一团面压紧、压实,压成薄片,最后切成面条。这样的擀面法,用上“打”字来命名,非常恰当。600多年的历史,3000多次的捶打才成就了这一碗筋道的面,以猪油为浇头,只需要简单的葱花,一勺清水,筷子一搅,就是满屋的面香。


到绍兴,()一杯醇香黄酒

“绍兴黄酒越千年,中华国酿总缠绵。圣贤庶民皆钟情,春夏秋冬飘欲仙。”


黄酒,是中国的国酒;绍兴,是黄酒的故乡。绍兴黄酒承继了古老东方的历史基因,凝练了天工古法的技艺精华,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散发出特有的文化气质。

绍兴人把黄酒已经“玩”透了,着力于探索关于黄酒的一万种可能。酒的滋味自然弥漫到美食之中,黄酒棒冰、黄酒奶茶、黄酒布丁……

到绍兴,()课本上的风景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故里是绍兴保存完好、最具文化内涵和古城水乡经典风貌的历史街区之一,也是鲁迅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过的故土,而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则是鲁迅童年记忆里的美好。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李白《越中览古》


府山是绍兴古城内的主要名山,因形状若卧龙,又名卧龙山,越国大夫文种死后葬于龙山之上,故又称文种山。府山承载了古城绍兴2500多年的历史。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携亲友在兰亭雅集修禊,以清水荡涤尘垢,以诗酒表达快意。席间,王羲之欣然走笔,一气呵成。由此,《兰亭集序》诞生,从此兰亭翰墨流芳。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让多少人对天姥山心驰神往?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历代文人墨客、名士高僧的归隐寻梦,更为它增添了几分浪漫洒脱与不羁才情。

徐霞客记载:“……出会墅,大道自南来,望天姥山在内……”,可见此间风光。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