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乌篷船是独属水乡的灵动,穿梭在绍兴蜿蜒河道,将冉起的炊烟容纳,把浣衣的笑语收藏,载满了两岸烟火,载满了淡淡乡愁。在这个不停追逐的年代里,多少人在生命中选择了快捷,却忘记了闲暇与体悟,时光在乌篷船中,会变得缓慢缱绻,于是乘船变成了一种选择,在片刻适意的人生里,拾起被丢下的韶光和被遗忘的自我。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曾无数次幻想过的诗中意味,不正在温柔水乡、傍河城镇吗,船前有壶酒,船尾有卷书,在黑色竹篾篷下,在低矮木船舱中,沽酒吃茶,坐卧随心。江南,因水得名。而绍兴,便是一座从水里长出来的城市。看那一叶叶扁舟,像水乡的韵脚,将绍兴老城韵律吟诵得悠扬。
八字桥 | 胡超琦
枕水而居的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夜雨行舟,水声雨声摇橹声,往来船只的招呼声,岸上乡间的鸡鸣犬吠声,最是江南味道。
仓桥直街 | 胡超琦
江南有多少水乡古城,有多少往来舟楫,只有绍兴人的乌篷船拥有了姓名。“水乡的路,水云铺,进庄出庄,一把橹……”这首熟悉的诗,描绘了一幅徐徐铺开的水乡画卷:白云悠然,碧波缓缓,桥梁的倒影潋滟在水波中,船只在桥下自由地穿梭往返,欸乃声浓。
三味书屋
鲁迅家门口,三味书屋前。坐一叶风情万种的乌篷船,去探寻那个饶有趣味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感受那个充满浓郁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故乡”。
沈园 | 胡超琦
亦可路过千古不衰的爱情名园——沈园,品味陆游与唐婉的凄美爱情,在古桥烟柳中感受那一份久违的安然 。一山一水一古城,一墙一瓦一老街,一叶乌篷入画来。在城市广场码头乘乌篷船,沿着宝珠桥、石门桥、酒务桥……一路听着欸乃的桨声,不经意间路过了徐文长的青藤书屋。
东湖 | 羽里来
水巷乌篷,一摇一曳,穿过小桥,路过人家,游过东湖,看着清澈见底的湖水,期待着乌篷船深入悬崖峭壁、奇石怪洞的那份震撼。阳光洒落间,波光粼粼的水面,摇摆着属于江南的韵味。
鉴湖 | 下图-冯伟尧
乘乌篷小舟,荡漾鉴湖上,只见远处青山,层层叠叠,近处碧水,粼波涟漪。若逢夕阳西下,则满湖霞光,更为神奇。乌篷船虽不比画舫明艳,不及游艇恢豪,却处处闪烁着绍兴人踏实的性情、闲适的日子。在纵横交错的河道上,乌篷船始终载着绍兴从前的记忆。小小乌篷船,过去是绍兴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如今,乌篷船虽已远离生活,但依旧承载着古城绍兴千年的沧桑往事,飘摇于烟波之上,带人们去找寻那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情,邂逅最动人的社戏,感受最美好的婚礼。
乌篷船 | 鹿人一枚
对于老一辈的绍兴人来说,乘乌篷船是一种乐趣。坐在船上,晴天朗日,拨开乌篷,但见远山好像与船一起向前移;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或单纯地打个盹;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也都很有意思。
船夫在划乌篷船
鲁迅儿时,那一场呼朋唤友,乘船而观的社戏,像被岁月雕琢的黄酒,藏在心间愈酿愈香。来绍兴乘上乌篷船,去看一场鲁迅笔下的社戏,跟随少年时代的迅哥儿,和绍兴乡村的伙伴们,迎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和两岸豆麦的香气,去往月色下的灯火戏台。
水乡社戏
台上喧闹的传奇故事,台下乌黑的看戏人家的船篷,锣鼓咿呀声折射水面,即使在野外离台很远的船上,也照样听得清亮动人,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
鲁镇社戏 | 高洁
在夜风的吹拂下,漾在轻柔的水波里一夜社戏中,童年的回忆,乡村的温度,人情的意味,缠绕心间几十年,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没有那夜似的好戏,但那戏台下轻轻摇动的乌篷小船,却穿越了时间,依旧摇晃在江南的碧波。
水乡婚礼
旧时的江南水乡,迎亲通常以船为媒,将鲜花、红色绸缎布满船身,打造成一艘漂亮的“喜船”,泛舟水面,带着新郎一路行驶至彼岸,踏上一场“为爱进发”之旅,生动演绎“小桥、流水、古宅、丽人”构成的江南风情。跨越时间长河,这一独属江南的梦幻水上婚礼,从记忆中缓缓走来,在绍兴的乌篷船上重现,凤冠霞帔,十里红妆。一幅宋韵“水上婚礼”画卷在绍兴的水道之上徐徐展开。
黄酒小镇水乡婚礼仪式
新人乘坐乌篷船前往婚礼现场,寓意着婚姻美满、白头偕老,这份江南水乡的别致浪漫为现代婚礼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而这个传统风俗也成为一种“水乡符号”,召唤着心怀江南浪漫情结的人们。每逢节假日,乌篷船“游水乡”“观水上婚礼”也成为一些游客的必备节目。艄公头缓缓地摇着小船,岸边妇人在洗衣,孩童们在屋檐下追逐玩闹……在乌篷船上,总带着旧时光的气味,街巷的空气中,总飘着绍兴老酒浓厚的味道。
安昌古镇乌篷船
河道或宽或窄,堤岸或远或近,人家时隐时现。“吱呀吱呀”的浆声,忽而“山从树外参差出,水自城阴曲折来”,忽而又是“一弯画桥出林薄,两岸红蓼连菰蒲”,所见所闻无不让人心旷神怡。
茴香豆
乌篷船游在宽宽窄窄的河道,也行在忙忙碌碌的人间,夜归人的饥寒胃口,被一碗黄酒和一碟茴香豆温热。曲折的窄巷遮掩目光,却掩不住飘散的臭豆腐香气,墙角边新漫上的青苔,像是嗅到了晾晒腊味的咸香。枕水而居的人,几乎每家门外,都有一个小小的埠头,行舟的阿公扬起乌毡帽,遇到正在各家河埠头浣衣洗菜的老友,便停下手中摇橹,谈笑间仿佛都还是年轻模样,忙碌的人间烟火,可爱的世俗清欢,日复一日上演,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乌篷船在河面穿行
火车、汽车、电车,本可以选择那些更快的交通工具,但选了乌篷船的人,便选了片刻闲适的人生,坐在船上,应该是山水悠游的态度,周作人说起故乡的乌篷船,入夜时可睡在船舱,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们犬吠鸡鸣,那正是沉落星河的满船清梦。比起航行,倒不如说是摇曳,乌篷船就这样行迈靡靡,悠悠晃晃,融化在越地的四时光景。运气好,还能坐着乌篷船赶趟沿岸的市集,感受水乡的欢喜人间。
乌篷船 | 胡超琦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像乌篷船这般不疾不徐地从容,没有地铁公交的拥挤,没有行色匆匆的路人。在“求快”的生活中松弛片刻,你会发现时光在乌篷船上变得缓慢,慢到尽是闲暇尽是感悟,打江南走过时,愿你是忙中寻慢的过客,更是闲适自在的归人。乌篷船,像时光里,一只不老的青鸟,穿越江南千年烟雨,从梦里的水乡,轻悠悠地,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