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绍兴,典型水城,是一本漂在水上的书,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万桥之乡”。看一座桥,就是看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故事,一缕情丝,一方烟火,一场回忆。来绍兴“桥一桥”,邂逅人世间最情长的地方。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地方,有的地方令人神往。江南水乡里的桥不仅架在了缓缓流淌的河流上,更架在了历史的画卷中,它们将看过的风景和故事显在斑驳的石板上,向如今的人娓娓道来。
八字桥 | 胡超琦
有人说到了八字桥才算到了真正的绍兴,站在八字桥上凭栏而眺,沿河民居错落有致,黛瓦白墙,恬淡素雅,古桥老树,绿水民居,尽显江南水乡风韵。八字桥是读书人家国情怀的最好见证,据传,北宋宣和末年,八学子赶考遇险,幸得绍兴客栈老板俞来佑救助。病愈后,金兵犯境,他们投笔从戎,为国家战。约定战后归来取财,40年后仅一人归与俞老板践约。时光若是倒回到800余年前,这桥上定然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在这里,你可以南望会稽山,西眺大善塔。在南宋的《嘉泰会稽志》中,此景被称为“河梁风月”,有河、有桥、有船、有人家,无限风光入画来。
八字桥 | 胡鉴、胡超琦
历经千年风雨,八字桥依旧屹立不倒,它忠实地见证着八位学子忠诚报国的壮志。桥下流水悠悠,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舍生取义的历史。桥畔,日常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阳光照耀下悠闲晒太阳的老人,砖瓦之上打滚的小猫,构成了一幅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这里不似波澜壮阔的盛宴,却有着家的温馨与自然,是一处充满生活气息的美丽景致。
拜王桥
拜王桥位于府山直街南端,为清代石桥。据《嘉泰会稽志》载:“拜王桥,在狮子街,旧传以为吴越武泰王平董昌,郡人拜谒于此,桥故以为名。”这座充满沧桑岁月的古桥,在“万桥之乡”留下了属于它的一份独特回忆。拜王桥南北走向,单孔五折边形石拱桥,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全长26.3米,宽3.3米,高3.6米,南北各设踏跺,踏跺两端设垂带,桥面两端置栏板。拜王桥其五折边形拱的结构是为罕见,是目前我国保存时代较早、为数不多的五折边桥之一,也是百姓拜迎钱镠(后封为吴越王)进越的历史见证。如今,拜王桥仍默默守护着一千年前一代王者的传奇。
2013年拜王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拜王桥的石级、石栏和桥两岸的石板路经受了千年风雨,已被打磨得拥有了江南特有的柔美神韵。钱鏐英勇善战且仁爱天下的君王之风,成就坚硬石桥的美名,也成了绍兴的一道风景。
题扇桥
题扇桥位于绍兴城区蕺山街,嘉泰《会稽志》记载,题扇桥始建于宋朝嘉泰以前。现桥在道光八年重修。该桥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弧形桥栏较为少见。书圣“赠人墨宝”的佳话发生在这座桥上,直到如今,他助人为乐的故事仍在当地流传。《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竟买之。”从此,该桥改名为“题扇桥”。
题扇桥
如今,题扇桥两边的桥栏被层层叠叠的绿色植物盖住,整座桥像是被绿色丝绒笔袋护住的毛笔,绍兴的水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把古城养护得不惧岁月。石斑点点的桥头立着王羲之为阿婆题扇场景的雕像,想起了那天书圣在这里挥洒下的点点墨香……沈从文说:在青山绿水间,我想牵着你的手,走过这座桥。桥上是绿叶红花,桥下是流水人家,桥的那头是青丝,桥的这头是白发。古桥,既是方寸之间,也是天涯万里。王家卫说:“有时候我昨天遇到一个人,感觉他非常有意思,印象深刻,但后来就再也遇不见了,这就是人生。”人生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错过,萍水一逢后,又继续各自向左走向右走,相忘于江湖。
古往今来,多少流传千年的美丽故事都是从一座桥开始的。绍兴城内,有一座石拱桥,此桥原先正北处有一座禹迹寺,故被称为“罗汉桥”。
旧时的春波桥
相较于物理空间的实体,春波桥更是一种文化空间上的存在,与名人、爱情勾连。宁宗庆元二年(1196),72岁高龄的陆游再游沈园,睹物伤情,即作七绝二首,题为《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不久,这首诗就在民间流传开来,人们为了纪念陆游和唐婉凄美的爱情,于是取诗中“春波”二字,改名为“春波桥”。这名字也伴随着这段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一座桥也有一个桥的命。来绍兴旅行,驻留在古桥上,呼吸着它的气息,打量着它的前世今生。它从何时出现?历经怎样的故事?承载了多少的悲欢离合?看透了多少的人世情长?思想恣意地驰骋着,就像推开了一扇紧掩的木门,走进了另一种岁月。
惠兰桥 | 绍兴故事新编
惠兰桥,位于绍兴人民路与解放路交叉口的东侧。它横跨府河,是一座东西走向的石拱桥。地处十字路口,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在明朝时期的绍兴城里,也称得上是一处较为热闹的地方。说起惠兰桥名的由来,其中还流传着一个十分动人的爱情故事呢。
惠兰桥 | 绍兴故事新编
惠芳是美丽的绍兴农村女孩,因家庭责任卖花,药房东家的儿子孙耀祖被她吸引。他常去她卖花的桥上,对惠芳特别关照,两人渐生情愫。当惠芳因父病重缺药时,耀祖找到她家,决定娶她并照顾她父亲。结婚时,耀祖提议将她的名字和卖花桥结合,创造“惠兰桥”名,并实现此想法。
人们都向往美丽幸福的爱情,千百年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流唱着爱情开始的模样;“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刻画了爱情真切的海誓山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见证着坚守一生的忠贞。因此,惠兰桥的爱情故事在绍兴城里不胫而走,让无数人心向神往。
真诏村
“人逢役鹊飞乌夜,桥渡牵牛织女星。”牛郎织女的故事在中国已经流传了许多年,听完他们凄美爱情故事的人无不叹息。被称为“人间鹊桥”的大庆桥,位于新昌县沙溪镇真诏村。该桥横跨黄泽江上游的真诏溪,气势雄伟,是新昌古桥中最长的石拱桥。
大庆桥
在新昌,沙溪村与董村一水相隔,它们之间的交通全靠横跨真诏溪的一座平桥。两村有联姻的习俗,每年七夕,总有许多年轻男女到桥头与情人相会。咸丰十年夏,暴雨毁桥,村民困扰。七夕夜,俞维乾闻女子哭泣,决意重建鹊桥。召集村民商贾,商议重建。姓蒋的商人出银一万两,众人同意。修桥告示贴出,沙溪村乡亲响应,寒暑交替,众人齐心协力。联姻姑娘送茶水点心,期待桥成。一年后,桥竣工,情人们喜笑颜开,俞维乾取名“大庆桥”,祝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绍兴,这座历史悠久的水乡,古桥遍布,如同点缀于碧波之上的明珠。每一座古桥,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点缀,更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每当朋友询问我:“绍兴有哪些值得一游的?”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去参观绍兴的桥梁吧。”
泗龙桥
坐落在鉴湖鲁东村的泗龙桥,是最能体现水乡古镇风貌的宋代古建筑,整座桥由三孔半圆连拱桥和20孔石梁桥组成,横跨水面近百米。它除了坐拥鉴湖,形成传承近千年的南北通达的道路外,还用自身的古朴和宏伟气度,给日新月异的现代城市建设,提供了一种可以鉴赏和参照的秀美。
泗龙桥
桥身全长96.4米,宽2米,高2.5米。拱桥为薄壁桥墩,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主孔跨径最大,两侧桥拱对称,主桥孔两侧券板上均刻有“泗龙桥”三字。桥两侧置石栏板,双面雕刻花卉、暗八仙和菱形纹饰。栏板间有望柱,望柱石质方形,柱头风灯造型,下端刻有“潘亦记造”等题记。
绍兴的桥是有种执着在的,它带来变化,也守护不变。纤道桥为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始建于唐朝元和年间,是国内仅有的唐代特长型石梁桥,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蜿蜒曲折的古纤道,就像是一条横亘古今的道路,令人憧憬。
古纤道桥
漫步在古纤道上,深入感受鉴湖,水乡江南便浮于眼前了,三三两两的船只时不时划开水面,漾起一阵阵水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不过如此。
旧时北海桥
在绍兴,河流纵横,桥梁是连接人们的纽带,也曾经是师徒情谊的见证载体。春秋战国时期的鲁班为称为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他的大徒弟负责建北海桥,开工一月后,他因问题桥桩未稳无解而焦虑,不敢向师父鲁班求助,师娘责备他后,他开始听师父对桥的看法。鲁班认为大徒弟能力不足,实际上想考验他。大徒弟晚上反思过错后,向鲁班道歉,鲁班传授造桥方法,北海桥最终完工。师徒的情谊往往不止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是“传道授业解惑”。如今,若站在北海桥的桥头,就能直面迎来那拂过绍兴古街的风。风中带着被尘封的历史的灰色气息,也带着千年来衣钵相传的师徒真情。
世间的桥,似乎都是为了邂逅而设,邂逅一个人,成为一道风景,成全一个故事。而绍兴的桥,生来便是风景,它在画中,美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