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题

那远山呼唤我,在绍兴千百次路过

发布日期:2024-08-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字号:[ ]
分享:


那远山呼唤我,曾千百次路过,半山腰,摘几朵,便飘向歌颂者......随着这首《重生我在异乡为异客》的爆火,不少网友都开启了自己的“远山之旅”,翻山越岭只为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在绍兴,每一座山,都有令人流连忘返的理由,或是遁世,或是回首,或是诗意,或是俗常。

会稽山 

语东南山水之美者,莫不曰会稽。华夏文明5000年以来,会稽山一直是中华名山,声名赫赫。在《吕氏春秋》《淮南子》中,会稽山的地位十分尊崇,被列为中华九大名山之首;《周礼》记载,华夏九州均有镇山,在东南部的扬州,“其山镇曰会稽”。

会稽山 

《史记》说“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在江南还是不毛之地的时候,绍兴就召开了大禹计功行赏的“庆功宴”,也成为他最后的安息之所,至今在绍兴,还有着大禹的公祭典礼。“会稽有佳山水”,是世人对此地偏爱有加的原因之一。比如,明代刘伯温就说,“语东南山水之美者,莫不曰会稽”。如果古代就有小红书、抖音,那么会稽山一定是久负盛名的打卡胜地。

府山 | 骆海淼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府山承载了古城绍兴2500多年的历史,是绍兴古城内的主要名山,因形状若卧龙,又名卧龙山;越国大夫文种死后葬于龙山之上,故又称文种山。“越王句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的一首《越中览古》道尽了府山之上的种种岁月。

府山 | 张志远

府山由于位于越州州郡的重要位置,风景秀丽、视野开阔,成为诗人集聚宴游寄情抒怀的好处所。诗人们在此留下了不少传世名作,因而成为了浙东诗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府山之中亭台楼阁不少,皆是古色古香。又可见古树参天,草木葱茏。在诸多秀丽风景之中,望海亭与蓬莱阁尤其受到唐宋诗人的青睐。

清白亭 | 古越视图

拾级而上,山上有越王殿与越王台、清白泉、文种墓、唐宋名人摩崖题刻、飞翼楼、风雨亭、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景点。知不是天造,良工匠意成,千年云气老,七日浑沌生。精祟虚无出,猿猱叹息行,道傍因借问,恐是越王城。

吼山

吼山原名“犬亭山”,后改为“吼山”。自汉以来凿山采石,经过千百年的石砍斧削和大自然的造化,这里形成了山奇、石怪、洞幽、水深的奇特自然景观,是绍兴石文化的杰出代表。据《康熙会稽县志》记载,古吼山有八景,首景就是云石,巍峨雄奇。《越绝书》云:“一笋矗霄,可数十丈,亭亭如云”。

大雾尖 | 柯桥文旅@高飘然

雾满虚空,山川一混濛。大雾尖山间常有云雾缭绕的景象,若隐若现的雾气,给此处的秀丽风景增添了一抹“仙气”。大雾尖山顶的香山禅寺,隐匿在层叠的群峰中。远远望去,仿佛在大片绿意的最高处,镶嵌了一颗金珠。进入夏季后,大雾尖处处透着清凉,可以约三五好友漫步在凉爽的林荫道上,在山间丛林里放松身心。大雾尖的另一亮点,就是这里拥有极佳的视野。它的海拔有300多米,算是方圆几十里最高的去处。无论是观看日出日落还是仰望星空,都是美好至极的体验。

覆卮山

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一句“登此山饮酒赋诗,饮罢覆卮”,覆卮山的大名由此传开。夏日,是去覆卮山最好的时节,从山脚的青色到山顶的金色……一路美不胜收。在海拔861.3米的醉氧天堂,与绿树蓝天为邻,在风雨晦冥时小憩,赏日出日落的美景,观云卷云舒的惬意……夜色沉寂的覆卮山间有最美的梯田灯光秀,享受与好友之间无言的默契,进入元宇宙的世界,看夜晚伴着星空盛放的烟花。

东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东山,是一座有灵性的山,是活着的山,是自带气场的山,成语“东山再起”便是源出于此。东山,是谢安智慧文化的起源地。东晋政治家谢安出生于南迁的高门士族家庭,年少时便声誉颇高,却漠然于出仕为官,遂隐居于风景秀丽的东山,平日常与名士、僧人等郊游、吟诗赋文。后又受朝廷征召而“东山再起”,成就一番功业。谢灵运、谢惠连多次相聚东山游吟唱和,东山亦是李白最心仪之处,故而留下了《忆东山二首》中:“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的不朽诗篇,东山更堪称“浙东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

东白山

被誉为“浙江地理屋脊”的东白山是古越文化于会稽的崇高象征。东白山属会稽山脉南麓,北接诸暨,东接嵊州,是浙中名山之首。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登临此山所以又叫做“太白山”。到了夜晚,东白山上星空璀璨,让人挪不开眼。离开了钢筋混凝土;离开了车水马龙;离开了手机电脑,所有的人沉浸于人和人之间、与大自然间的亲密互动!西白山又名少白尖,传说西白山因李太白云游此处而得名。自东晋葛玄、葛洪在此结庐炼丹始,西白山即为道教名山,自古方士云集。西白山之美,在于山水之间,在于文化信仰,亦在于人文荟萃。怡人耳目的是清泉溪瀑,洗涤心灵的是信仰的清流。沿山脚小径蜿蜒而上,层林叠翠,茶园飘香,漫布峰峦的忘忧草被余晖镀成金色,此刻方才知晓“西白忘忧”的来历。登上西白山,风清气爽,石桥幽泉,水光山色,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雄伟壮观的山水画卷。

天姥山 | 骆海淼

有人说,“一座天姥山,半部盛唐诗”,在唐代以前,天姥山便是中国古代文人心中的朝圣地。徐霞客记载:“……出会墅,大道自南来,望天姥山在内……”,可见此间风光,会墅岭是天姥山风景名胜区必去之地,过会墅岭行5公里能看到天姥主峰拨云尖,山顶常萦绕白云,美不胜收,如入仙境。白居易曾写道“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无数唐代诗人相继拜访天姥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神奇仙境,也滋养着这里的山水风情。在天姥山麓还有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司马悔桥的来历。相传唐道士司马承祯隐居天台桐柏山白云观,因唐玄宗数次诏见而出山,可到了这里却后悔了,桥名也就因此而来。这座单孔石拱桥旁建有司马悔庙,供后人追忆这位闲云野鹤的隐士。

穿岩十九峰

穿岩十九峰是绍兴新昌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峰峰相连,横亘2.5公里。由十九峰、千丈幽谷、重阳宫、台头山、倒脱靴等五个景区组成,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里兼具了“桂林之秀、漓江之美、雁荡之奇”,素有“小桂林”“浙东张家界”之美誉。

穿岩十九峰

“穿岩之峰高苍苍,峰峦十九摩天光。”十九峰连峰迭出,一脉秀峰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钟林俊秀,荡气回肠,十九峰的山脚一湾碧树环绕,岸边翠竹依依,充满了灵气与侠气。山,仿佛是越人天生的情结,在绍兴文化里,山是符号,也是图腾,在时空中凝固,也在血脉中蓊郁,在绍兴,向山行,被山俘获。


信息来源: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