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简报
(第3期)
发布日期:2024-08-1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绍兴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面进入野外调查阶段以来,各地积极部署、扎实推进,实地调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8月2日,全市普查经费落实到位超过1200万元,有力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全市一线普查队员们已完成“三普”不可移动文物复核2052处。

市领导调研四普工作

8月6日,市委宣传部丁如兴部长带队赴柯桥区调研文物四普工作并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丁部长一行走访了四普对象——湖塘街道新李家台门等处不可移动文物,看望了普查工作人员,检查了文物保护工作。丁部长指出,文物部门的同志要抓紧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紧四普实地调查工作,全力做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越城区普查队开展四普工作

越城区文物普查队赴塔山街道、府山街道、北海街道对长庆寺、府山摩崖题刻、金家祠堂等30处文物进行外业核查,对关键构件及布局进行摄影固定,对四至点位通过RTK设备采集空间坐标信息。同时,对陟望桥、马臻墓、陶叶封墓神道牌坊等40处文物进行内业核对,完成相关信息采集与录入工作。

 


柯桥区普查队对新发现文物线索作摸排调查

8月5日、7日柯桥区普查队队员分别对齐贤街道新发现文物作了排摸和实地走访调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线索3条,分别为山西村的凤林桥(双跨石梁桥)、潭家溇的马面踏道和南街的古井一口。其中潭家溇的马面踏道与陈家祠堂有关,是现存不可多得的踏道。凤林桥,清乾隆年建造,《绍兴古桥》中有记载。

 


上虞区普查队完成丰惠镇、梁湖街道文物普查工作

上周,上虞普查队前往梁湖街道西华瑶村、禄泽居委会、倪家堡村、皂李湖村等地,对当地三普登录文物进行现场复核。普查队员对文物本体的保存现状、地理信息等详细信息进行了调查确认,并将照片、经纬度等相关内容和数据录入普查系统。本周,普查队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内业完善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丰惠镇、梁湖街道三普登录文物的资料整理工作,并计划邀请省里专家进行指导,进一步规范完善内业资料录入工作。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来诸指导“四普”调查工作

8月5日、8月8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李晖达、冯宝英、林邦凯等多位专家在诸暨指导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就古遗址、古墓葬等各类地下文物的调查难点开展实地指导,并对前期已调查的普查资料填写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答疑。诸暨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王益琳全程陪同,并从稳步推进普查实施进度、确保普查工作质量、普查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等多方面要求扎实开展“四普”工作。

 


嵊州市普查队进行登录材料工作

为了适应季节性的变化,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本周嵊州市以内部学习培训和内业整理、登录材料为主。8月8日起,嵊州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小组继续在崇仁镇开展三普文物复核及新发现文物登录工作。


新昌县普查队进行调查复核

本周,新昌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杭州聚代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有限公司对七星街道、南明街道范围内的三普登录点,如鼓山书院、明德庙、上礼泉村官讲堂等处,逐一进行了调查复核。在现场,普查人员仔细察看了文物建筑的保存情况,并按要求收集资料,记录保存。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