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高14.3厘米,长14.5厘米。现藏绍兴博物馆。二级文物。1973年绍兴县福全镇劳家坞村出土。
东晋时期。绵羊呈跪伏状。大头短颈,头顶镂一小圆孔,卷毛张口,身体肥美,肌肉丰腴,神态安详。胎质灰白,釉色青灰,莹润光亮。
古代“羊”与“祥”二字相通,同时又是知礼、有德、孝顺的化身。温顺谦卑的跪伏羊造型,体现了中国人道德与审美合一的观念。所以羊的装饰,往往成为古代窑匠们美化青瓷器的装饰纹样。三国至东晋时期,以羊形器最具特色,此件羊形器更是同类中的精品。至于用途方面,推测可能为文房用具或者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