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

绍兴大鹅

发布日期:2024-11-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 字号:[ ]
分享:


绍兴养鹅历史悠久,古代传说中有一个“会稽鸟耘”的故事:大禹在位十年,外出巡狩,死在会稽,于是就有鸟来为这个地方耘田,啄去杂草。东汉学者王充对“会稽鸟耘”作了解释。他认为这种鸟是从北方的碣石飞到会稽来避寒的候鸟,称为“雁鹄”。它们来到会稽,集群在田野里啄食杂草。到次年春雨降下,农事开始时,又飞回碣石去了。可见,古绍兴是候鸟的越冬地,当时的居民常以捕狩些候鸟为食。有关越鹅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1600年前,《晋书王羲之传》中有王右军以字换鹅的故事:“(王)性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明清时期,绍兴养鹅普遍,大的节日一定要宰鹅进行庆祝,鹅还被作为男方馈赠的礼品,这是其它禽类所不能替代的,因而形成了家家户户饲养的生产习俗,并在民间留下许多有关鹅的古迹。绍兴的“兰亭”“戒珠寺”等地,还保留着“鹅池”“鹅碑”,还有不少诸如“鹅行街”“鹅泾”“鹅巷”等地名,不由使人想到古代绍兴白鹅满街、鹅群踏径过巷的景象。

鹅肉是个好东西,其所含蛋白质的组成接近人体所需氨基酸的比例,从生物学价值上来看,鹅肉是全价蛋白质、优质蛋白质。鹅肉中的脂肪含量也较低,而且品质好,单一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特别是亚麻酸含量超过其他肉类,鹅肉的脂肪熔点亦很低,质地柔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含有相当量的钙、磷、钾、钠等十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利。越鹅的营养价值,民间十分信服。中医认为鹅肉味甘、性平,可益气补虚,和胃止渴,暖胃生津,利五脏。鹅血味咸,性平,可治噎膈反胃,解毒,今临床用于治疗癌症有一定效果。鹅掌补虚,宜于病后食用。越鹅的烹饪天地广阔,除肉外,其舌、掌、头、翅、脏器也为上好的烹饪原料。

在烹饪上应用十分广阔。酱、腌、腊、炒、炸、熏、烤、烹、蒸、煮等无所不宜。冷菜热菜,均出佳品。如民间最为普遍的菜肴“白斩鹅”“盐水鹅”“虾油鹅”,绍兴民间传统宴席“十碗头”中不可缺少的“鲞扣鹅”,乡情浓郁的“酱鹅”“酱鹅舌”,传统名品用炭火烤制的“熏鹅”... ...各赋千秋,穷尽变化。

鲞扣青草鹅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