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稽中遗址首次发现“山阴丞印”封泥和“会稽郡壁”铭文砖
发布日期:2024-11-1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越牛新闻 字号:[ ]
分享:


历史上记载的过往与灿烂,再次与世人相见。11月13日,绍兴稽中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发布——“山阴丞印”封泥和“会稽郡壁”铭文砖等文物,为确认东汉会稽郡治山阴县提供了线索。

这些是什么样的“宝物”呢?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封泥也称“泥封”或“艺泥”,是一种古代用印的遗迹,它是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封泥产生于春秋末期,盛行于战国至汉魏时期,封泥的使用代表了当时的官方文档、信函的正式性和保密性。

“从‘会稽郡壁’铭文砖可以看到,上面使用了楷体字,应该属于六朝时期,这种铭文有‘壁’的砖早期一般为皇宫所用。”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说,这两件重要遗物的出土,基本可以确认这里曾是会稽郡山阴县的所在地。

据了解,稽中遗址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稽山中学北侧。考古发掘揭露了战国、汉六朝、唐宋文化层,确认该遗址地下分布有汉代和越国时期大型木构建筑基址,且汉代建筑叠压在越国建筑之上,遗址已出土大量珍贵文物。


战国与汉代建筑基址

目前,稽中遗址已发现古代水井21口,其中战国时期1口,系木壁结构且首次发现,经碳十四测年井壁绝对年代为距今约2530年。汉六朝时期水井18口,近代水井2口,均为砖壁结构。出土各类各时期文物1000余件,其中不乏青铜洗、青铜壶、水晶环等高等级文物,遗址出土了冶炼铁块、铁钳和成捆的铁矛、成组的铁甲叶等与冶金工坊相关遗物。

盔甲片

汉代水晶环

战国木壁水井

“我们通过考古发掘补充了历史文献的不足,把两千四五百年前的越文化首都建筑清晰的摆在我们面前,稽中遗址可以说是吴越考古最重要的一次发现,有非常大的历史意义,取得成果非常大。”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