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吴越争霸的越国时期和偏安东南的吴越国时期,都是值得书写的精彩时段。前者以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的励志精神策励后世;后者以保境安民、纳土归宋的超凡格局名垂青史。绍兴博物馆藏有这两个时期的珍品,即战国时期的越王用剑和吴越国王钱镠的投龙银简。
在这个火热的季节,恰逢“稽古右文——绍兴博物馆馆藏典籍版本展”在绍兴博物馆火热开展。这次展览共遴选出86件(套)馆藏珍品,78件为首次展出,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二级文物5件,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一件。展览分为“於越之光”“秦篆汉隶”“魏晋风度”“大唐气象”“宋韵传世”“盛明华章”“有清学术”“近代赓续”八个篇章。开展至今,已吸引诸多沪杭学者、高校学子前来观展。本期推送,带大家欣赏“於越之光”“宋韵传世”两个篇章中,以越王“剑”和吴越王“简”为重点的两组展品。

“於越之光”篇章,展品叙事,主要呈现吴越争霸故事,越国是绍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於越民族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的精神对中华文明有重要影响。卧薪尝胆的励志精神,既是当年越地抗战的精神基础,更是当代绍兴胆剑精神的思想源泉。於越先人在青铜冶炼技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创造了中国铸剑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这也是越地文明的一个高峰。
“越王不光”青铜剑

提要:
剑身纵轴起棱脊,腰部近前锋段两侧略弧收,菱形薄剑格,圆管状剑柄,宽边圆形剑首,剑身较修长。剑格两面和剑首底边上有错金银鸟篆文共20字,剑格一面的“戉王戉王”4个字全部错金,另一面的“不光不光”4个字全部错银,剑首底边12个字暂未释读,6个字错金,6个字错银,一金一银互为间隔。剑为青铜质地,剑体表面光滑,呈黑褐色。是剑主人越王不光,史料中也称不扬或翳,是越王州勾之子,越王勾践之世孙。公元前 411 年继越王位,在位 36 年。
民国越王祠石刻拓本缩印


提要:
民国二十六年(1937),时任绍兴县长贺扬灵,重建越王祠于种山之阳,祀勾践,配文、范诸臣,刻像于石,以风后世。像由李鸿梁先生手绘、徐生翁先生题名,李鸿梁先生系弘一法师高足,善绘画,精音律,与徐生翁先生并称艺坛名流,故刻画题写无不精到,堪称近世越中刻石绝品。此册即其拓本缩印,书为纸捻毛订,小巧精致。封面有1961年李鸿梁先生签赠绍兴文管会题名,钤“鸿梁之印”;册尾有李氏短跋,曰:“此为当时托印刷所抽印者,所以是孤本,辛丑冬李鸿梁记。”足见珍贵。

“宋韵传世”篇章之第一板块为“吴越东府”,以吴越国王钱镠相关典籍文物呈现。唐乾宁二年(895),董昌据越州称帝,钱镠奉诏讨伐,越州大定。后梁开平元年(907),钱镠建立吴越国,定都临安,以越州为东府和行都。在唐末大乱及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大背景下,钱镠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使吴越国境内经济得到恢复,文化长足发展,社会相对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水府告文”银简

提要:
银简矩形。正面阴刻正书。正文五行,每行30余字,系吴越国王钱镠于宝正三年(928)向越州射的水府祈祷寿龄延远、家国兴隆等告文,款一行,志纪年与祈告地,但祈告地尚未填刻完整。银简因氧化表面呈黑色。此件吴越王“简”,本月中旬将借展至浙江博物馆,欲一睹珍品者,务必抓紧。
大道弟子天下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吴越国王钱镠,年七十七岁,二月十六日生。自统制山河,主临吴越,民安俗阜,道泰时康,是物和平,遐迩清晏。仰自穹旻降祐,大道垂恩,今则特诣洞府名山,遍投龙简,式陈醮谢,上答玄恩。伏愿天降祥光,地生嘉瑞,丕图显霸,景祚延洪,风雨顺时,军民乐业。今当春季,合具告祈,兼乞镠庚甲行年,四时履历,寿龄延远,眼目光明,家国兴隆,子孙繁盛,志祈玄贶,允叶投诚,谨诣射的水府,金龙驿传。
宝正三年太岁戊子三月丁未朔 日,于吴越国 州 县 乡 里射的水府告文。
钱武肃王像拓本

提要:
此画像由钱武肃王三十三世孙广德钱士青敬摹,并过录庆元六年(1200)朱熹为武肃王像所作题名,知像之原本出后唐内庭供奉张昉出使吴越时所写。此像端庄严整,用笔细腻,尽显钱武肃王神态。
提要:
是谱择两汉至宋代名贤各为之图像,凡四十小幅,皆极工致。绘者金史,字古良,号射堂,浙江山阴人,史学诗才,皆有造诣,仪伟器宏,画学老莲,精绝绘事,而题跋独胜。此帧吴越钱武肃王像,戎装一身,尽显骁勇,隐隐有怒射钱塘潮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