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绍兴,一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发布日期:2023-07-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 | 陈夏岚

绍兴古城,就像一本读不尽的书

每处角落里都藏着不期而遇的惊喜

这座古城,历经千年不减风华

在岁月的打磨之下,愈加璀璨

走进这座活着的古城

感受她的浪漫与温柔

感慨她的坚韧与风骨

只有来到了绍兴,你才能明白

原来在江南,还有这样一座城

…… 

绍兴的街头巷尾、一船一桥、一山一水、一楼一阁、一砖一瓦……都充满了诗意。千年的文化底蕴渗透到绍兴的方方面面,行走在绍兴,一不留神,你就会收获到很多意外的惊喜。

© | 蔡敏

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江南有多少水乡古镇,有多少往来舟楫,只有绍兴人的乌篷船拥有了姓名。夜雨行舟,水声雨声摇橹声,往来船只的招呼声,岸上乡间的鸡鸣犬吠声,最是江南味道。

古城的痕迹在迎恩门。“越西门外为迎恩桥,下为直河,古运河也……春时花开,舟行其间,远山映发,烟水弥漫,每至晨霏夕晴之际,立红桥上望之,层绛间素,迤逦若霞。”这是晚清绍兴著名文士李慈铭在其《霞川花隐词自序》中描写的迎恩门。

迎恩门的种种在时间的洪流中并未消散,反倒焕发新生,迎恩门风情水街东起迎恩门古迹,西至古刹钟山寺,以近1.5公里的古运河为主线,串起人间烟火气,在如今的绍兴,重现了往昔的繁华,手执一把团扇,逛一逛这老街,感受一场这久违的风情。

古城的生活在仓桥直街。仓桥直街在绍兴老城西侧,从入口处进去,便能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典型的青石板、湿苔藓、乌篷船,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色。宋代此地建有多座仓库,尤以粮仓为多,后将府衙东北首的一座桥称为“仓桥”,将仓桥南端的这条街巷称为“仓桥直街”。

© | 胡超琦

古城的书香气息在书圣故里。绍兴的历史街区有许多,书圣故里是特别的那一个。这片至今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绍兴历史文脉的灵魂凝聚。「话燕梁空春雨急,爱鹅人去暮山长;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一步一景,仄仄青石板铺就的小巷,一种隐匿于岁月的温柔便漾在了眼前。

绍兴被称为中国的“古桥博物馆”。很多古桥,并不仅仅是一座桥、一个地名,更是一段记忆、一个坐标,是一个地方、一代人文化的认同物。

© | 胡超琦

虽然随着社会发展、沧海桑田,那一座座古桥成为渐渐远去的水乡文化的纪念物,但作为那些已经逝去的历史,那些曾经的人、物以及事的坐标和标志,古桥的存在依然有极高的价值。

广宁桥

因水而有桥,绍兴最早的石桥,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勾践之时。此后,代代有新建,代代有重建。绍兴的石桥营造技艺应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因铁质工具的出现,使石桥营造进入了石梁桥的创始时期。秦、汉、三国两晋时期,是绍兴石桥的发展时期,石拱桥的营造技艺已经相当成熟。唐、宋时期,当时绍兴的运河驿路畅通,工商业发达,使石桥营造技艺不断提高,绍兴石桥的发展也进入全盛时期。至清代,石桥营造技艺发展到鼎盛时期。

安昌古镇古桥 © | 成金元

位于城东的八字桥始建于南宋,它和附近的老街区及古纤道一起作为浙东运河保护地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周围的老街水屋相连,现存建筑大多建于一百多年前。已经有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八字桥,有着“中国最古老立交桥”的美名。

据《嘉泰会稽志》载,“八字桥在府城东南,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主桥为石梁柱墩,其西面第五根石柱上刻有“时宝祐丙辰仲冬吉日建。”宝祐丙辰即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志记此为“重建之书月”,则此桥至少为宋桥。

宝珠桥在卧龙山北侧,卧龙山与宝珠桥恰如卧龙戏珠之态,是绍兴市仅存七座七折边型单孔石拱桥之一。宝珠桥原名火珠桥,也叫宏济桥、卧龙桥。宋嘉泰《会稽志》载 :“火珠桥,在火珠山下。”此桥在明代嘉靖二年(1523)南大吉任绍兴知府时所为,明嘉靖十四年(1525)汤绍恩任知府后,又对此桥进行了重修。传闻明朝绍兴东关有个名为章如安的农民,在桥洞发现了一颗定风珠,并进贡给了皇上,后世人便将火珠桥改名为宝珠桥。

江南的柔情有一半在于流水,但是绍兴的另类之处,恐怕在于绍兴的水,不仅给人以温柔之感,还有历经千百年却不曾变动的坚韧。

江南水乡的温柔是鉴湖。东汉永和五年,会稽太守马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水势浩渺,碧波荡漾。自有一股鉴湖女侠秋瑾千金买刀、貂裘换酒的豪迈;但也稍逊风骚,少了几分西子捧心、我见犹怜的柔媚。但回过头来说,无论秋瑾还是西施,不都是绍兴人么?

© | 冯伟尧

江南水乡的温柔是东湖。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的东湖,郭沫若先生曾赞“箬蒉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坐在乌篷船里,看一场鲁迅笔下的水乡社戏。

江南水乡的温柔是犭央犭茶湖。犭央犭茶湖始建于明代,是沟通南北两岸交通和船只躲避风浪的通道,为绍兴平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既有水乡女子般的灵动婉约,又有大江大河般的气势磅礴,但它最独特的是横贯在湖中央的避塘。

© | 小红书 一轩

绍兴,积淀着2500多年的文化底蕴,遗存着魏晋之风,古往今来名士辈出,却在江南众城中低调从容。早在明代,便有文人袁宏道评价绍兴:“士比鲫鱼多”,伟人毛泽东更是称绍兴为“鉴湖越台名士乡”。

书圣故里  © | 阮关利

从古至今,绍兴涌现出无数的风流之辈。舜帝多次造访,勾践卧薪尝胆,王羲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鲁迅以笔为刃投身革命,周恩来一生为民深受爱戴……绍兴名士的风骨,在岁月长河中绵延承续,经久不衰。

府山 © | 骆海淼

石涛曾言:“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清代郑板桥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则有句:“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这里所说的“青藤”便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渭。

也许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数百年后,他的故居周边雅韵流淌,一个独特的徐渭艺术馆耸立,他的故乡人怀着崇敬的心情,怀念他、推崇他。他的故居青藤书屋一带,已成为2500多年古城的艺术新空间。

王阳明的人生,充满了神秘。他的“心学”,流传甚广,不仅影响了明、清及至近现代,而且远播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五百年来无数后人为其折服。“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不断滋育着人们心灵的成长。

五百年后,一座阳明纪念馆成了人们了解王阳明生平和阳明心学的重要平台。纪念馆内设有阳明文化数字文献厅、陈列厅、影厅、心源厅和文创体验休闲区等,借助光影等多媒体技术,展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

蔡元培的一生传奇,也布满艰辛,身居无数要职,却从不得安稳,宽容雅量、领袖群伦,却沦陷在时代的洪流,崇尚自然、追求个性,却行走于历史的夹缝,但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他仍然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 | 胡超琦

在今年四月,绍兴又多了一处纪念蔡元培的地方,那就是孑民图书馆。故乡绍兴以这种特有的方式纪念蔡元培诞辰155周年。孑民图书馆毗邻蔡元培故居和孑民剧院。坐落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之处,与这方土地和谐共生,又在这里创造新生。

© | 胡超琦

这里是越国西施,东晋王羲之,唐代贺知章,宋代陆游,辛亥先驱徐锡麟、秋瑾,民国蔡元培、鲁迅,开国总理周恩来等历史名人的故里,亦是属于你我不能忘怀的家乡啊……

© | 俞天乐

///

绍兴古城,活着的历史

等待你的“阅读”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