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公布,绍兴7件馆藏文物入选
发布日期:2023-05-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2023年3月,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共同举办了首届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评选活动,绍兴市共14件馆藏文物入围“百大镇馆之宝”候选名单,最终根据网络投票和专家投票结果,共有7件馆藏文物入选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入选数量在各地市中排名第四。

春秋青铜鸠杖(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01春秋青铜鸠杖.jpeg

大家好,我是“青铜鸠杖”,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在古代是一件敬老之物,亦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你们如今看到的我是拆解版,原本我是由杖首、杖身和杖镦三部分组成,杖首和杖镦均中空,用于固定木质杖身,但由于杖身出土时已腐朽,于是就成了现在的我。据《吴越春秋》记载:“乃复增越之封,赐羽毛之饰、机杖、诸侯之服。”青铜的材质、精致的构造、繁复的花纹,便能猜到在等级制度严明的古代,这可不是谁都能用的。

杖首,顶端栖一鸠鸟,短喙翘尾,展翅欲飞,通身饰羽纹,这就是“鸠杖”名字的由来。这种崇鸠风尚,源于越国对鸟图腾的崇拜。杖镦,底端跪坐人像,头上蓄发至额前和耳部,脑后一椎髻,横穿一簪,身上饰几何纹、蝉纹等,腰系一带,真实地再现了古越人“断发文身”的习俗。

01.1.jpeg

杖首与杖镦的中间部位,平雕、镂雕兼具,蟠虺纹、蝉翅纹、云雷纹和谐组合。其唯美的造型,繁复的纹饰,精湛的雕刻技法,令人惊叹。杖首和杖镦均中空,用于固定木质杖身,杖身出土时已腐朽。

这件青铜鸠杖无论是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还是繁缛的装饰,都集中体现了古越人的信仰、民俗和青铜冶炼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亦较少见,弥足珍贵。

春秋青铜鸠杖

【规格】杖首长26.7厘米,杖镦长30.6厘米

【出土信息】原绍兴县漓渚镇中庄村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笔墨纸砚,帮助我们书写,纸张上的文字或代代流传,或在岁月中湮灭,但是器物本身,就告诉了我们,那个时代的繁荣与璀璨。

///

南宋文房用具(现藏于诸暨市博物馆)

南宋石雕山形笔架

02南宋石雕山形笔架.jpeg

通体雕琢错落的山峦,中部峰峦拔地而起,巍然屹立,边缘随势绵延起伏不断,显示出崇山峻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的雄姿,充满韵律之美。山与山之间凹下的低谷,可放置毛笔,设计自然而巧妙。笔架色泽黝黑,石质细腻光滑。

南宋石雕山形笔架

【规格】长26.8厘米,高5.9厘米,最宽处2.9厘米

【出土信息】原诸暨县城西望云亭电除尘器厂工地董康嗣墓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诸暨市博物馆

南宋石雕犀牛镇纸

02.1南宋石雕犀牛镇纸.jpeg

呈卧伏状,四肢蜷曲。昂首突目,头部长一独角,向后倾斜,角尖朝上,口鼻上翘,两耳耸立,作警觉状。躯体浑圆壮实,蹄足粗壮有力,尾巴紧缩臀后搭至后腿。造型生动,琢工精细。宋代纹饰中常有“犀牛望月”的图样,亦作独角牛卧地仰天的形象。此种独角闲卧的牛,应是南宋人所谓的“犀牛”。该器通体黝黑,表面有铁锈色沁斑。

南宋石雕犀牛镇纸

02.1南宋石雕犀牛镇纸.jpeg

【规格】高5厘米,长9.2厘米,最宽处3.1厘米

【出土信息】原诸暨县城西望云亭电除尘器厂工地董康嗣墓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诸暨市博物馆

南宋“碧玉子”铭随形端砚

02.2南宋“碧玉子”铭随形端砚.jpeg

圆形,边缘不规则。砚面以乳白色为主,伴以青色和淡黄色,面与底均磨制光滑。砚面不开墨堂和墨池,砚面一侧阴刻隶书“碧玉子”三字。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以端砚最为著名。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而闻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此件为端砚中的蕉叶白。

南宋“碧玉子”铭随形端砚

【规格】直径22.4厘米,厚3.5厘米

【出土信息】原诸暨县城西望云亭电除尘器厂工地董康嗣墓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诸暨市博物馆

南宋石雕龟纽水注

02.3南宋石雕龟纽水注.jpeg

水注外缘不规则,形似假山,高低起伏;内琢一椭圆形水池,有盖。盖面正中为龟纽,龟昂首顾盼,四足着地,作匍匐之姿,龟背隆起,阴刻龟背纹,刻线清晰流畅,形态逼真。盖的一端镂一小孔,作出水用。通体黝黑,石质细腻光亮。

南宋石雕龟纽水注

【规格】高4厘米,椭圆口短径7厘米,长径10.5厘米

【出土信息】原诸暨县城西望云亭电除尘器厂工地董康嗣墓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诸暨市博物馆

绍兴是古代越民族的生息之地,古越文明的中心。“北有秦陵,南有印山”,其中“印山”便指的是这座至今都鲜为人知的印山越国王陵。此墓在滚滚历史长河之中,曾遭遇多次盗墓活动,导致其出土文物较少,所以格外珍贵。


春秋玉镇(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03春秋玉镇.jpeg

压席器具。印山越国王陵出土的玉镇共有19件,质料、形制、装饰花纹完全一致。整体略有大小,呈八棱形,顶端弧形隆起,平底。弧顶中心置扁圆形小纽,纽上有孔可穿丝线。通体阴刻精细的勾连云纹,色呈粉白夹灰黑。

据发掘者讲述,这组玉镇出土时,底下铺垫着席子,可以推测是压席之用。中国古代在桌椅出现之前,都是席地而坐,而为了防止席角翘起卷边,古人便会在席子四周压上重物,这种压席重物就称之为“镇”,镇压一词由此而来。目前发现的镇有泥质陶镇、原始瓷镇、石镇、青铜镇、玉镇等,玉镇是等级最高的镇。

春秋玉镇

【规格】高6.3厘米,底径8厘米

【出土信息】原绍兴县兰亭镇里木栅村印山越国王陵出土

【馆藏信息】现藏于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


明代青花连枝花蕾纹鸡心碗(现藏于绍兴博物馆)

04明代青花连枝花蕾纹鸡心碗.jpeg

古人也能很时尚!明代时候的中西结合就已经很美啦~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由于贸易往来频繁,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外来风格的纹饰图案也会渐渐融入青花瓷纹饰中。这件藏品饰缠枝花纹,纹饰中融入了西域风格的几何图案,体现出明代对西域文化的包容与吸收。

生活用瓷。敞口,弧唇,斜弧腹,小圈足,外底突出似鸡心状,胎质细腻,白釉光润,内外通体绘六层纹饰,器型规整精致。内口沿饰菱格锦纹边带,内腹壁下端饰缠枝花纹,内底饰一朵展开的十字形重瓣花围双线圈和圆青点组合花纹带。

外口沿饰连续方回纹带,外腹壁下端饰双边连瓣纹,圈足饰波涛纹,纹饰皆用“苏麻离”青料勾染,色泽浓艳,有黑铁斑点。天青色等烟雨,绍兴的文物则在等待与你有一场邂逅……

明代青花连枝花蕾纹鸡心碗

【规格】口径16.3厘米,高8.7厘米,足径4.3厘米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绍兴博物馆


吴越国越窑青釉鸳鸯瓷砚滴(现藏于绍兴市上虞博物馆)

05吴越国越窑青釉鸳鸯瓷砚滴.jpeg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写诗赞美越窑青瓷“类冰似玉”,越窑青瓷以其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深受历代文人雅士青睐。中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绍兴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通俗地讲,就是“世界瓷器看中国,中国青瓷看绍兴”。

吴越国越窑青釉鸳鸯瓷砚滴是越窑中的精品,器型为一只蹲伏鸣叫的鸳鸯。鸳鸯头上有冠,张开双唇,双爪伏地,背部开一“亚”字形花口,内空与喙流口贯通,水由背孔而入、自喙部而出,矮椭圆形底足。头、翅、尾部刻划粗粗的羽毛纹,腹部刻划细密的羽毛纹,通体施青绿色釉。

吴越末代君王钱弘俶,曾在上虞“昔置官窑三十六所”,是为窑寺前,此件鸳鸯砚滴正是这一时期的上虞越窑精品,体现了此时期文人雅士的精致文房生活和高洁的审美情趣。

吴越国越窑青釉鸳鸯瓷砚滴

【规格】通高11.5厘米,长16.5厘米

【出土信息】原上虞县下管镇同郭村出土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绍兴市上虞博物馆


1912年鲁迅撰写的《〈古小说钩沉〉序》手稿(现藏于绍兴鲁迅纪念馆)

06-1912年鲁迅撰写的《〈古小说钩沉〉序》手稿.png

辛亥革命期间,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开始辑录唐以前散佚的小说,编为《古小说钩沉》,所作《序》,发表在1912年2月《越社丛刊》第一集上,署名周作人,后收入《鲁迅全集·古籍序跋集》。手稿末有周作人题写的捐赠附记:“右《〈古小说钩沉〉序》原稿,刻本参见修改,观稿中钩乙亦可以见之。一九六一年八月廿六日。启明”,并钤朱文白圆印鉴。

这部小说史料汇编规模宏大,搜罗广博,考订精审。全书共辑录周《青史子》至隋代《旌异记》等散佚小说36种,1400余则,反映了中国小说萌芽期的历史面貌。此手稿主要说明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辑录《古小说钩沉》一书的动机。

1912年鲁迅撰写的《〈古小说钩沉〉序》手稿

【规格】纵28厘米,横34厘米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绍兴鲁迅纪念馆


19世纪初期潘法金唱书用的鳖鼓(现藏于越剧博物馆)

07-19世纪初期潘法金唱书用的鳖鼓.jpeg

在绍兴激荡不绝的绵延中,声音成了诗、成了曲、也成了戏,那声音回响在钟灵毓秀的越地,被佳人才子的明眸秋水婉转成了柔糯越剧......

此鳖鼓,材质为檫木、牛皮。形似鳖鱼,故得名。鼓体为檫木,中空,外包牛皮,并用108颗铜钉固定。鳖鼓是越剧发展史上最早创制并使用的打击乐器。

此鳖鼓为十九世纪初潘法金为落地唱书时伴奏而特别创制的。潘法金(生卒年不详),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马塘村人,落地唱书时期(越剧发展史重要阶段)的著名艺人。1917年,随越剧男班著名艺人卫梅朵、马阿顺到上海,在《双金花》中扮演蔡碧达一角走红,使越剧终于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潘法金也成为了越剧进军上海的领军人物之一。

19世纪初期潘法金唱书用的鳖鼓

【规格】直径18厘米,高7.5厘米

【馆藏信息】一级文物 现藏于越剧博物馆


此外,在此次入选全省博物馆“百大镇馆之宝”的馆藏文物中,还有两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但出土于绍兴地区的珍贵文物:

1.战国伎乐铜房屋模型(浙江省博物馆)——1982年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306号墓出土

2.春秋战国玉耳金钅和(浙江省博物馆)——1982年绍兴市坡塘公社狮子山遗址306号墓出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