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激荡不绝的绵延中
声音成了诗、成了曲、也成了戏
那声音回响在钟灵毓秀的越地
被越人的不折硬骨
啸吼成了激昂绍剧
被佳人才子的明眸秋水
婉转成了柔糯越剧
......
绍兴特色剧种丰富了
社戏这一传统民间娱乐风俗
社戏也凝聚着古往今来绍兴人的乡愁
鲁迅故里 © | 骆海淼
鲁迅先生在《社戏》《无常》《阿Q正传》等小说中,几次写到故乡绍兴的社戏,鲁迅笔下水乡社戏的情节让人回味。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 傅金可
社戏是流行于绍兴地区的传统民间娱乐风俗,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先时,春社为祈求五谷丰登,秋社为庆贺一年丰收,后发展为以演戏酬神祈福,进而沿习为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绍兴演社戏风俗,早在南宋即已盛行,到清末仍风行一时。
以前,人们是坐在船上观看社戏演出为多,现在看这类演出则都是站或坐在岸上了,但戏台必然是临水或者建在水上的。
鲁迅在《社戏》中说,外国人以为中国戏的“大敲,大叫,大跳”,不适于剧场演出,但若在野上演出,“远远地看起来”,却“自有他的风致”。鲁迅用他的如椽之笔,以优美抒情的笔调追述少年时代观社戏的美好回忆,一派诗情画意,引人入胜,更激起了人们对社戏的眷恋和怀念。
柯岩风景区
鲁迅勾画出绍兴社戏的动人形象,让社戏蜚声海内外。如今在鲁迅外婆家安桥头村、柯岩风景区等不少地方,依旧有水乡社戏的演出,并且很受欢迎。
《社戏》原址皇甫庄村包公殿
能够让江南百姓兴奋千年的戏曲艺术
唯有社戏
而鲁迅笔下“永远忘不了看到最好的社戏”
唯指绍剧
绍剧的元素是慷慨激昂的
酒之烈融于绍剧
绍剧,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戏曲史家的研究,早在明代,在外来戏曲的影响下,绍兴就出现了高亢激越的调腔,明清交替,战乱频仍,作为“文士剧”的南北曲逐渐衰落,而作为“民间剧”的乱弹蓬勃兴起。清康熙、乾隆年间,绍兴乱弹像发作的酒劲,在古越大地的乡野市肆狂歌浩笑,稽山镜水的戏台庙会到处都飘荡着响遏行云的绍剧。
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有两处对绍剧的经典描写。第二处是阿Q宣布“投降”革命之后,那段自吟自唱的绍剧:“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得得,锵锵!悔不改,酒醉错斩了郑贤弟,悔不改,呀呀呀……得得,锵锵,得,锵令锵!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绍剧《龙虎斗》
这段带鼓点的绍剧《龙虎斗》吟唱,虽然也揭示了阿Q对革命的无知和盲目乐观,但这几句如酒的绍剧,醉得阿Q激情澎湃却是实实在在的。绍剧令他的“精神胜利法”带上了浓厚的地方色彩,绍剧令他的“精神胜利法”带上了酒精的灼热。
鲁迅先生说,绍剧是“越人复仇之声”。所以,鲁迅笔下的绍剧“女吊”,也是一个“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更美更强的鬼魂。”这种“慷慨以复仇”的绍剧,与黄酒呈现出来的豪迈、刚烈、勇猛精神一脉相承。
走进绍兴的文明发展史,也照样可以窥见绍剧精神滥觞的基因和发展的轨迹。大禹的开拓创新,勾践的卧薪尝胆,陆游的铁马冰河,徐渭的桀骜不驯,秋瑾的横刀立马,葛云飞的壮烈殉国……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绍剧,可见绍剧在鲁迅心目中的影响之深。
绍剧名角六龄童指导学生
在400多个绍剧剧目中,最著名的要算绍剧猴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57年,章家第三代绍剧演员章宗义(六龄童)与第四代绍剧演员小六龄童进京,同台献演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演出结束后,周总理兴奋地一跃上台,双手抱起小六龄童,灿烂的笑容同时绽放在两人脸上,历史在这一瞬间定格了。
如果说,绍剧是酒性的
那么越剧就是水性的
一笔绍兴,写不尽古城千载风流名仕;一曲绍兴,唱不完锦绣江南水韵悠悠。绍兴作为源远流长的戏曲之乡,曲调悠扬的越剧在中华大地涂抹了别样的色彩。
越剧是清末以后兴起的地方剧种,发源于绍兴嵊州。由于嵊县旧属绍兴府,故曾称绍兴文戏、绍兴戏剧等。越剧的名称,在1925年9月17日《申报》广告上首次应用之后,沿用至今。
越剧起先是农村流行的民间唱书,俗称“落地唱书”,后来从说唱形式发展成为有故事、有情节的小戏。因为敲着笃鼓、尺板伴奏,发出“的的笃笃”的音响,所以被人们称为“的笃班”“小歌班”。
女子越剧发源地嵊州施家岙
如果你想感受最原生态的越剧,一定要去嵊州施家岙看看。这个隐藏在剡溪边的小村落,孕育了最早的中国女子越剧。一声声婉约的曲调,夹杂着嵊州乡田气息的女子越音,正是从这里飘散开后,历经化蝶般嬗变。
坐落于剡溪之畔的越剧小镇因越剧而生,依托嵊州境内万年小黄山、千年唐诗路留下的文化积淀,以及秀美壮阔的自然风光而建,是越剧迷眼中的“世外桃源”。
古戏楼是小镇为嵊州本地的越剧团和全球濒危剧种设立的“专属剧场”,剧场以传统木雕构件为主体,采用三层戏台结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飞檐翘角,浮雕鎏金,它是中国戏楼文化最为经典的传承与创新,见证着百年越剧回溯源头的悠远历史,更承担将越剧传承和发扬的使命。
///
水乡悠悠,唱腔缠绵
鲁迅笔下的水乡社戏
根植在绍兴人的血液中
那是涌动不息的
便是独属于绍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