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绍兴市非遗研学游基地能力建设交流活动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3-04-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暮春时节,霁雨初晴。3月31日至4月1日,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绍兴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绍兴市非遗研学游基地能力建设交流活动,在秀美的新昌穿岩十九峰山麓圆满举行。来自全市各非遗保护中心、非遗研学游基地负责人以及相关传承人等近40余人参加活动,大家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推动我市非遗研学游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640.jpeg

与会人员合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非遗研学游是以研究性学习为根本目的,通过参观、体验非遗项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行动中探索世界,在实践中获得真知。3月31日下午,两天的建设交流活动,在开班仪式中正式拉开序幕。市文广旅游局副局长葛建民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市文广旅游局非遗处、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等参加开班仪式。

640 (1).jpeg

葛建民副局长指出,自2019年我市非遗研学游工作起步以来,以促进实现文旅融合为抓手,建立建成20家绍兴非遗研学游基地,设计形成了10余条非遗特色研学游线路。他强调,在取得当前成绩的同时,要继续保持定力、发掘潜力,以打造优秀非遗研学游服务阵地为路径,促进非遗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40 (2).jpeg

开班仪式

31日下午开班仪式后,首堂课程学习开展。浸思学院创始人、研学指导师、“沉浸式教育”倡导者与践行者高远老师讲授了《人文艺术研学产品开发》,细致生动而富有情趣地分享了“人文+艺术,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美好起来”的丰富探索与经验。

4月1日上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从研学旅行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出发,联系实际案例,解读研学指导师的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规范,为研学游导师如何做好自身定位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基础,指出“课程设计”和“指导师”是决定研学游成功与否的关键。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研学旅行就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有机形式。

3.jpeg

专家授课

下午,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项目部主任、省级非遗保护专家许林田研究馆员,以《非遗研学游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进行授课,提出要注重从传统节庆会展、民俗文化村及非遗主题小镇等方面来丰富非遗研学游的内容,借由“非遗+研学+体验”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展现非遗魅力,促进非遗创新传承。

活动期间还设置有交流研讨环节,以期教学相长,促进非遗研学游基地建设能力的全面提升。3月31日晚,五家非遗研学游基地以此就各自在非遗研学游方法上的经验,和大家一起作交流研讨:

千古祭祀,大禹传说。绍兴大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徐丹老师,主要分享了禹陵祈福游中,观祭祀表演、诵经典诗词、祈美好祝愿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祝福绍兴,品读三味。绍兴鲁迅故里景区管理负责人朱鸿豪提到,如何利用景区非遗资源,开展木刻藏书拓印和历史文化体验课程。

640 (3).jpeg

景岳薪传,匠心中药。浙江景岳堂药业主管孟丽燕讲到,基地围绕中医药文化,积极探索实践,开展识中药植物、做传统香囊的研学游活动。

碧海听竹,巧手成编。嵊州大志然竹编厂负责人吕成,介绍了以嵊州人文地理为基础,开设的竹编体验制作、竹文化及插花等6个研学课程。

越红工夫,爱国茶香。诸暨市越红博物馆陈惠良老师讲到,如何以茶文化为核心,通过茶的全产业链建设,来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研学活动。

在五家单位交流分享后,高远老师、邓德智教授分别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既指出了各家基地做得好的探索经验,更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

文旅融合新时代,诗和远方向未来。美好新生活,研学游中在。内容为王道,关键靠人才。跨界促共建,齐心绘华彩。在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通往美好生活的必由路径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理应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必须要凝心聚力,坚持续写非遗研学游在文旅深度融合中的华彩篇章,为文化自信自强赋魂、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为人民美好生活赋美。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