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多个产品登上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
发布日期:2023-11-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确定“萧山白对虾”等100个产品为浙江省第二批名优“土特产”。绍兴也有许多熟悉的味道登上了榜单,醇厚的黄酒、甜蜜的猕猴桃、喷香的小笼包……一起来领略绍兴“土特产”的魅力!

城市在岁月的淬炼之下,凝练出独特的风华,日月星辰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相结合,端出了一碗熟悉的味道!这是属于绍兴的特色,是这片越州大地,在时光打磨之下,送给我们的礼物,走吧,舌尖的记忆总是忠诚,那些记忆中的味道,又留下了几分温柔,几分甜蜜呢?

如果要问什么味道最能代表这块江南宝地,那醇香的绍兴黄酒味必然上榜!有人说,见过了绍兴,便知道那里的人注定是要与酒过日子的。

当乌篷船摇曳在碧波轻泛的湖面,身侧是聚拢的郁葱小山与黛瓦青墙,四周流水潺潺,空气中洋溢着清鲜的水韵气息,一坛好酒的血脉仿佛就有了。

清朝著名文人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写道:“今绍兴酒通行海内,为酒之正宗……盖山阴、会稽之间,水最宜酒,易地则不能为良。故他府皆有绍兴人如法制酿,而水既不同,味即远逊。”

“黛瓦粉墙,深巷曲异,枕河人家,柔橹一声,扁舟咿呀”,水网密布的绍兴浑身透着一股清冽的水韵气息,孕育出了属于黄酒的殷殷血脉,其中以鉴湖为最。被喻为“绍兴酒之血”的鉴湖水在东汉时期即已成型,它汇集了会稽山上的36股山泉。在魏晋时代,鉴湖便是风景名胜,行走在山阴道上,看鉴湖风光,是当时山水诗的主题之一。

如果绍兴的小吃是一场江湖大戏,那臭豆腐毫无疑问是戏里的王道主角。与北方的臭豆腐不同,江南潮湿的气候,多元的地貌,让绍兴臭豆腐风味散发着与众不同的风味,其中更藏着绍兴人的精气神!

在吃啥都讲究鲜味的绍兴,在这水乡江南里卤上了最独特的臭卤,诞生了最凶猛的臭豆腐。绍兴人的油炸臭豆腐,讲究“现臭现做”。豆腐切成长条小块,再放入苋菜梗汤汁提味,置入热油锅中,炸到外表金黄即可。虽臭得惊人,却餐桌上“红得发紫”。

新鲜的食材经过发酵,产生特殊的酸臭味,连原本食材的质感都会发生变化,是一种食物变的魔术。在绍兴,炸臭豆腐的诀窍在于“养”火,大火先炸,再中火“养”一下,直至酥皮鼓起就差不多了。

不过跟炸臭豆腐相比,绍兴本地人更喜欢吃蒸的,有时也会炒着吃,一整块臭豆腐碎成了豆腐花,跟一点点碎青椒和毛豆炒,是下饭利器。在绍兴吃蒸臭豆腐,但凡一家地道的小馆子都没错。

在这个历史厚度很深的小城,饮食也自成体系。霉与臭、糟与醉、酱与卤、河之鲜,是绍兴最为人熟知的味道。无论是哪种传统的烹饪方法,都可以往千百年前追根溯源。而来到安昌这座古老的小镇,就不得不说绍兴的“酱”了。

古时,古人利用发酵的方法储存食物,增添滋味,是为生存。如今,虽蔬果鱼鲜一应俱全四时不缺,却仍旧需要酱在每个食材之间周旋。“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九州之内司厨鲜有不知绍”,酱园文化是绍兴传统的“三缸文化”之一,酱是绍兴人餐桌上的基础味道,千百年来,独树一帜,弥久留香。

安昌酱货中最出名的有腊肠、酱鸭等。这些酱货经过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原材料,如使用养了两到三年的老鸭来做酱鸭,使得其口感更加香浓可口,成为绍兴地区最具年味的美食之一。在安昌古镇,当地居民会挑选晴朗的天气制作、晾晒这些酱货,成为当地一种传统的生活习俗。

上虞红心猕猴桃被评为“中华名果”,其中舜阳红心猕猴桃因其味道香甜、水分充足,在当地被称为“水果之王”,咬上一口,甜蜜汁水迸发口腔,味蕾得到极大满足。舜阳红心猕猴桃是猕猴桃中的优质品种之一,其果肉呈红色或黄色,口感细腻、清爽,香气浓郁。

舜江红心猕猴桃最早于2001年从四川引种而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改良,已成为上虞“四季仙果之旅”的主打水果品牌,也顺利入选“中华名果”。舜阳红心猕猴桃的鲜甜,不言而喻,红心猕猴桃切开后果皮很薄,果肉晶莹剔透,汁水饱满,果心小,果香浓郁,让人垂涎欲滴。

新昌年糕多用粳米(晚米)做原料,质地相较其他年糕更为细密,韧性足。在新昌人的食谱里,年糕不仅是必不可少的家常主食,更是一道具有美好寓意的传统小吃。“吃年糕,年年高”,逢年过节,招待亲朋好友、远归的游子,来一碗热腾腾的“炒年糕”,祝福新的一年里“步步高升”“学业有成”。

新昌炒年糕的特色还需要“带汤”,炒熟的年糕再下锅去煮,等年糕吸满了汤汁,且其自身不化入汤中,使汤也清楚而不黏糊,如此就更加能突出其自身特点,也可使味更为交融且不失层次,又筋道又滋味十足。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对白胖子。”绍兴最早有关花生栽培的记载,见于清嘉庆《山阴县志》,其中尤以新昌小京生为上品。

新昌小京生,胜过滋补品。新昌小京生历史上一直作为地方名优品种种植,是传统农特产品的一张金名片,俗称“小红毛花生”。于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民国初期就驰名于国内外。

其花果形细长,条直,匀称,中间腰部稍细,腰脐明显,果壳表面麻眼浅而光滑,壳薄而松脆,呈金黄色。其果仁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松脆爽口。

绍兴是一座酒乡,除了黄酒,还有白酒。诸暨同山烧是清香型白酒,因产地在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而得名,素有"江南小茅台"之称。同山烧以诸暨特有的高脚拐糯高粱为原料,取同山镇上汲龙水酿制而成,因地处盆地,常年恒温窖藏,因此酒质清澄,口感甘洌,被称为南派清香典范。

同山烧一般从农历九月份开始选料浸泡、蒸制、做捂、发酵,十月份开始烧制。其烧制后的酒色如琥珀,形若琼浆,清香绵甜,醇和爽口,刚而不烈,柔而不弱,兼具了北方酒的刚烈与南方酒的柔和。倒在杯中,恰如红玉入尊。同山烧酒传统酿造技艺,2009年6月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石笕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距今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当地的山区地势复杂,气候温和,是茶叶生长的绝佳环境。茶农们世代相传的制茶技艺,使得石笕茶有着独特的品质和口感,在宋代曾被进献于皇室饮用。

石笕茶属于半烘半炒的条形茶,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时采摘,经过一系列独特的工序,制成的茶品具有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馥郁持久、口感清新高雅、叶底嫩匀成朵的特点。1984年诸暨石笕茶就被评为浙江名茶。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这样称颂香榧之“美”。绍兴香榧不仅因其色、香、味俱佳及营养价值高而闻名于世,香榧文化更是有着深厚的积淀和悠久的传承。嵊州是“中国香榧之乡”之一,嵊州香榧人工栽培历史达1300多年,品质上乘,营养价值极高。

嵊州香榧因外形饱满,种皮硬厚而著名。在农历九月、十月成熟,在秋风中飘散出一种独特的香味。它的内层果仁呈黄色,软滑油润,带有一种独特的甘香,可以生食或炒食。香榧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油脂、糖类等营养物质。

嵊州老面小笼包嵊州小笼包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大禹时期,后因嵊州人陈东升开的一家小笼馒头店而闻名。

据清《嵊县志》记载:“甄山,在县北十里,传大禹遗迹,俗呼石蒸笼,亦名甑石,其地有禹妃祠。”传说,当年大禹在剡溪治水,禹后女骄就在县北十里的甑山上蒸馒头,为大禹提供三餐所需。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女骄蒸制的馒头就撒落在了甑山剡水之间,化为今人看到的拳头大小的禹余粮,也就是现在俗称的石馒头。后人受此启发,用面粉做成了小笼包,成为民间美食。

嵊州小笼包,最让人惦记的除了鲜香的肉馅小笼,还有别致鲜美的豆腐馅。个个晶莹剔透,薄薄面皮里的馅若隐若现,似一盏盏小灯笼,让人舍不得吃进嘴里。

嵊州小笼包讲究质感“皮薄馅多,韧滑有弹性”;观感“收口留孔,形似鲤鱼嘴”;味感“葱香肉鲜,饱满有嚼劲”,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继而又被走南闯北的嵊州人带到了全国各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