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去过会稽山黄酒博物馆,才算来过绍兴!

发布日期:2023-11-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千年黄酒,绍兴为盛。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作为黄酒文化的发源地,黄酒早已根植于绍兴当地百姓的生活之中,与当地的民俗民风紧密相连,形成丰富且精彩的黄酒文化。

在绍兴,人们还将黄酒视为有机生命体。糯米为“酒之肉”,麦曲为“酒之骨”,酒药为“酒之魂”,鉴湖水为“酒之血”,酿酒工艺为“酒之经络”。经历漫长时光岁月和生产实践,黄酒酿造工艺不断更新,但原料始终未变、匠心始终未变、传承始终未变。因此,来到鉴湖,一定要了解黄酒知识、感受黄酒文化、欣赏黄酒之美,才不虚此行。

在这座氤氲在黄酒香气里的古城里,循着千年的酒香,在柯桥十里湖塘的鉴湖河畔,会稽山黄酒博物馆坐落于此。会稽山黄酒博物馆于2019年开馆,整个博物馆占地面积达万余平方米,在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四合天井仿古建筑内,分别展示着黄酒的历史起源、人文故事。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内设黄酒起源厅、绍兴黄酒厅、会稽风云厅、黄酒文化体验中心,结合地下酒窖,形成五大功能板块新格局,并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多维度增加参观的互动性与体验性。

一进入黄酒文化体验中心,便有醇厚的酒香扑面而来,原来这里按时间分批窖藏了近万坛会稽山历年珍藏原酒,最早的为1915年参赛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同一批酒,跟着工作人员慢慢走进博物馆内,黄酒的历史及会稽山的起源一一出现。

会稽山前身叫云集酒坊,1743年,一代酿酒师周佳木在绍兴东浦东周溇创建酒坊,取名“云集”,百年间屡次易主,变更字号,但所产黄酒依旧保持上乘品质。2005年更名为“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 如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黄酒生产企业。历经两百多年的历史沉淀,碾转腾挪之间,唯一不变的是醇香浓郁的美酒。

馆内还有一家黄酒超市,并相继开发出酒道表演、黄酒品鉴、数字工厂参观、黄酒鸡尾酒调制等可学、可玩、可赏的黄酒工业游、研学游项目。来到黄酒起源厅,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从远古到明清时期黄酒的发展、演变,在这里可以看到黄酒发展的历史脉络,让参观者进一步了解绍兴黄酒文化。厅内集中展示了绍兴酿酒人从古到今不断革新的酿酒技艺,从最早的纯手工酿造技艺,到现在的智能化酿酒技艺,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也看到绍兴酿酒人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陈列的一件件老物件,以及照片、音视频等,让参观者感知会稽山黄酒成长的历程,也可以了解到中国黄酒产业发展的过程。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优质糯米、小麦和鉴湖水为原料,农历七月做酒药、八月做麦曲、九月做酒酿、立冬投料开酿,用独特的复式发酵工艺发酵90余天,第二年立冬开始压榨、煎酒、然后泥封贮藏,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存贮,方为上品佳酿。

馆内还有一批数字黄酒可以购买,以十二生肖命名,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每经历一个年份,酒的价值即会上涨一些,当然买回家开掉喝了也不是不可以!

会稽山黄酒博物馆还设置有互动区域——画坛。所谓“画坛”就是用生动的色彩,精美的雕塑装点花雕酒坛,参观者可以亲手参与绍兴花雕工艺的制作过程。

绍兴花雕工艺在绍兴已有数千年历史,采用矿物配成的油泥雕塑出不同艺术形象的画面,并配上五彩吉祥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花雕酒因酒坛外面的花雕工艺而得名。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绍兴花雕传统工艺,从另外一个视角了解绍兴黄酒的历史。

会稽山黄酒博物馆,让黄酒的历史文化可观,让黄酒的消费可验,让黄酒的酿艺可学,让黄酒的陈酿可藏,让黄酒的美景可游……将黄酒与文旅“水乳交融”,已成为鉴湖新的“网红打卡点”,也是亲子游、研学游的好去处。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