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浙江日报特别报道 | 诗画浙江话共富,绍兴文旅这么干!
发布日期:2022-05-2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编者按:

2022年,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机制创新年、改革探索年、成果展示年。在5.19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浙江日报“我们走在大路上 诗画浙江话共富”特刊,邀请全省文旅系统代表 “话共富”,记录共富路上文旅人的责任担当。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应邀接受采访,阐述绍兴文旅助力打造共富示范区建设的谋篇布局。现将何局长访谈问答及《浙江日报》专版报道内容转载如下,供大家学习交流。

何俊杰局长接受采访

记者问:在“5.19”中国旅游日和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一周年之际,绍兴市文旅工作有哪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内容,打开了文旅促共富的新局面?

何俊杰局长答:

围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我们绍兴市文广旅游局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和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的工作要求,在“五个率先”的使命下,大力实施文旅“双富工程”:

一是在推进精神富有方面

实施文化“双翼”工程。即紧抓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东亚文化之都命名10周年机遇,做好传统文化转化创新文章和推动绍兴文旅国际化,同时全面推进“文化惠享”民生实事项目。

二是推进文旅产业富民方面

我们坚持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牵引,广泛开展“研学绍兴·读懂中国”“爱绍兴·游绍兴”等系列主题活动,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积极营造文旅消费良好环境,持续激活“历史+人文”“风貌+产业”文商旅融合因子推动全域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从而回应绍兴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期盼。


记者问:绍兴市文旅工作在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形成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何俊杰局长答:

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我们绍兴文旅工作紧紧围绕“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争创文旅融合样板地”三大目标,推进实施精神富有、产业富民的“双富工程”,主要形成四大经验:

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闭幕式

一是以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推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旺城”的理念,通过持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两张金名片”,打造出长三角最具文化辨识度城市和新时代国际化文化高地,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美好生活新期待。

二是以研学旅行发展撬动文旅产业融合

通过规划引领、基地培育、特色打造,积极推进绍兴研学旅行发展,撬动全市文旅产业融合。通过实施研学旅行发展“111”计划,推动实现绍兴“研学旅行”成为全国样板。

三是以全域旅游创建推动文旅消费发展

结合绍兴“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实现了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全覆盖,通过推动乡村振兴先行工作,高标准实施“万千百”创建计划,打造出数量众多的可供文旅消费的集聚区,推动了城市与乡村文旅产业共同发展,逐步推进实现产业富民的目标。

四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将实施“三百”工程,即在乡村提升建设一百个乡村图书馆、一百个乡村博物馆和一百个名人故居,以此激活现有的乡村文化资源和基础设施。同时,市文广旅游局还在12个村一级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基层联系点,将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全面地激活、推动文化旅游富民的目标。


绍兴:以文旅惠民助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绍兴,古称会稽、越州。2500年城址未变,稽山鉴水,名士荟萃,生生不息。

有人说,爱绍兴,最爱它的历史感。绍兴的历史感是绍兴古城,绍兴的历史感是文化圣地,绍兴的历史感是戏曲咿呀。

有人说,爱绍兴,是因为它的风雅。寻觅绍兴风雅,要品稽山鉴水。寻觅绍兴风雅,要赏兰亭流觞曲水。寻觅绍兴风雅,要访越窑青瓷。寻觅绍兴风雅,要尝绍兴黄酒。

有人说,爱绍兴,因为“鉴湖越台名士乡”。好山好水也养育了众多名人,一批中华历史上优秀的人物都哺育于此、根植于此。来到这里,他们人生的一部分与绍兴这座城慢慢融合,造就了与众不同的绍兴风骨。

今天,“三个聚焦”全力推动共同富裕,越州大地古韵新风。

公共文化服务

让群众精神生活更富有

山水悠然,幽静葱翠,在绍兴市稽东镇官培溪旁,有间名为榧香书社的乡村爱心书社。

榧香书社是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村人民大会堂改建而成,内设图书借阅区、傍溪休闲区、咖啡吧、农副产品展示区等。书社的建成,不仅为山区群众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驻足休憩地。

在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背景下,公共文化如何深化创新,高质量推动精神富足?

绍兴通过构建高水平一体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多维度下沉公共文化资源,让城市公共文化资源与乡村共享:

在量上下功夫——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现全覆盖。全市103家乡镇(街道)文化分馆普及率、综合文化站面积达标率达100%。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00平方米,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721家,建有城市书房85家、博物馆61家(含国有非国有)、乡村博物馆200家。乡镇图书分馆达66家,覆盖率达65%;建有城市书屋85家,不同主题分馆11家,各类图书流通点104个;全市书房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总藏书近100万册,阅读席位8000余座,公共阅读已融入智慧城市生态圈。

在质上提能力——“今年,我们将重点推进实施文化旅游‘三百工程’,即激活100处名人故居,升级100家乡村图书馆,提升100家乡村博物馆。”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同时,绍兴要聚力打造70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新建城市书房16家、文化驿站9家,全市7家公共图书馆全部获评省“满意图书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多元、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并重点推进绍兴博物馆新馆、绍兴美术馆、浙东运河博物馆和浙江越剧博物馆、曹娥江文化艺术中心等一大批重大文化地标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和品质。

文创赋能 融合发展

重塑城市文化体系

绍兴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绍兴的宝贵财富和最大优势。如何率先走出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绍兴认为,首先,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是将古城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重要途径。

“绍兴2500多年文脉不断,留下了众多文化宝藏,需要创新利用、有效激活,使古城成为与世界对话的一种媒介。”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重塑城市文化体系,就是把文化发展同城市、产业、生态并列为绍兴发展的“四梁八柱”。紧紧抓住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东亚文化之都命名10周年机遇,实施文化“双翼”工程,即围绕历史文化名城,做好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文章。

这两年,绍兴加快推动特色文化资源与相关产业融合,突出“特色”文化符号,实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做好传统文化产业转化。促进文化要素与黄酒、纺织、珍珠、茶叶、领带等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推动其向时尚产业转型,实现从“制造优势”向“设计优势”提升。

其次,提升有形博物馆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全面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请进来,走出去”已经成为绍兴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常态。“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绍兴做深“文化+节会”文章,通过“兰亭书法节”弘扬书法文化、“公祭大禹陵”提升祭祀规模、“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保护开发阳明遗迹遗存等活动,展示绍兴鲜明的人文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推动“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转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文化品牌”向“城市品牌”升级。

2021年,围绕“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打出“大禹、王阳明、鲁迅、黄酒、书法”五张“金名片”,先后成功举办公祭大禹陵典礼、兰亭书法节、纪念徐渭诞辰500年、中日韩工商大会、元培峰会、纪念《故乡》发表100周年等百余项活动,成功承办第二届中日旅游论坛,2次获文旅部发文表彰,让群众在活动中感受到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愉悦。

知势而为 应势而行

逆势突围推动文旅富民

当前,全国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不少景区景点面临临时关闭、游客减少等情况。合力破题、蹚出新路,内练内功、外宣品牌,让绍兴文旅实现疫情之下的逆势突围。

“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为牵引,推动旅游富民。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打造“越潮·越好”梦幻文旅消费夜,开展“全国招募百名城市体验官”和“‘越惠券’文旅消费补贴发放”等主题活动,持续释放大众文游消费需求。

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今年全市计划推进140个重点文化和旅游项目,总投资达1700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3个,10亿元以上项目50个,当年实际完成投资200亿元以上。

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市。今年,重点实施全域旅游提升计划,4A景区城创建完成率100%;3A级及以上景区镇(乡、街道)覆盖率超过80%,新增4A级及以上景区镇(乡、街道)5家以上,省等级民宿及文化主题(非遗)民宿15家,拓展旅游覆盖面。同时,实施“四大营销”行动,不断扩大城市形象宣传推介力度与广度,推动文旅消费,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促进旅游富民。

另一方面,绍兴坚持靠前发力、务实给力,把促复苏与增后劲结合起来,通过制定政策、创新举措、主动服务,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注入“强心剂”。

组织开展“爱绍兴·游绍兴”活动,对2022年一季度积极参与活动的A级景区、旅行社、星级酒店(包括绿色饭店、品质饭店、特色文化主题酒店)、等级民宿等根据不同等次实施2~10万元不等的奖励补贴;

2022年上半年在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国家和省市文旅展览展会,高铁、地铁、公交等载体开展推广营销活动的文旅行业协会、文旅企业,给予营销费用20%的资金补助,单个活动或项目最高补助20万元;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民营企业在4月、5月、6月当月实际支付的银行贷款利息,地方财政按10%给予贴息补助,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对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旅游会展服务企业于2021年4月起新吸纳高校大学生实现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连续缴纳失业保险金6个月以上且处于参保状态),按照每人8000元的标准给予稳岗就业补贴;

继续投放1.5亿元左右的消费券,促进住宿、餐饮、文旅、体育、娱乐等领域消费……

下一步,绍兴文旅将继续围绕“三个聚焦”持续推进共同富裕,即聚焦精神富有,坚持以公共服务为首位,软硬并举,提升文旅幸福指数;聚焦旅游富民,持续发力推动乡村旅游振兴;聚焦文脉传承,让绍兴文化真正出海,努力打造文旅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

【线路推荐】

绍兴市2022年“中国旅游日”惠民活动

A.519中国旅游日当天,黄酒博物馆门票免费,并在上午10点、下午3点开展公益讲解。

B.519中国旅游日当天,绍兴方圆农业观光园免门票,消费满1000元送50元代金券。

C.朝花夕拾——研学体验系列活动:5月16日~31日,在鲁迅纪念馆研学游互动体验区、鲁迅故里街区东入口等地可以体验橡皮章篆刻、乌篷船拼装、拓印。

D.越音婉转——水乡社戏非遗体验:5月16日~31日在鲁迅笔下风情园,有专业演员表演绍兴地方戏,曲艺种类众多。

E.三味早读——三余书屋私塾课:5月16日~31日在三味书屋旁边的三余书屋内设有一个旧时的私塾演示活动,与老先生一起念念“三字经”,对对课,亲身感受鲁迅当年读书的意境和绍兴旧时的私塾文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