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跨越千年的禹迹图 | ||||||
|
||||||
编者按:禹迹宏图,惠播天下。4月19日,公祭大禹陵前夕,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编的《中国禹迹图》正式发布,这是绍兴文旅勇闯文化资源转化、创新、融合、发展新路的一次成功实践。今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整版刊文《跨越千年的禹迹图》《多元的禹迹》,回顾和总结《中国禹迹图》的编制历程和重要意义,并介绍禹迹多元的文化表达。现将报道予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跨越千年的禹迹图 邱志荣 张卫东/文 “禹”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禹迹”以多元的形式记录了大禹的历史,也含括了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抗争与多种多样的社会文化现象。 在今天,基于文化遗产视角对大禹历史文化进行的阐释传承,又有了全新的演进。 《中国禹迹图》(2022年版) 每年农历谷雨时节,是各地公祭大禹的日子。2022年4月中旬,第一部《中国禹迹图》在绍兴发布,综合全面地描述了中国各地的大禹遗址和禹迹文化风貌。 绍兴成为禹迹研究的重镇 大禹是中华民族治水英雄。作为大禹治水毕功之地和大禹陵所在地,浙江省绍兴一直致力于大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018年4月,浙江省绍兴市有关部门首次发布了《绍兴禹迹图》。共有禹迹127处,包括了陵、庙、祠,地名,山、湖自然实体,碑刻、摩崖、雕塑等类别。这是一张完备、系统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区域性分布图。 绍兴禹迹图 《绍兴禹迹图》发布后得到了广泛好评。于是,更大规模的禹迹图编制工作也加快了步伐。2019年4月,绍兴推出了《浙江禹迹图》,在浙江省11个地市、八大水系中标注了禹迹位置,共收录“浙江禹迹”209处,“防风遗址”4处,“越地舜迹”37处,“浙江大禹同时代新石器文化遗址”30处。这张以省份为基础编录大禹文化遗产的分布图,在大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等方面都是一次重要的创新。 浙江禹迹图 2021年,绍兴开始标识本地的禹迹,通过标识牌把禹迹从文献和图中活化到现实生活中。这更加有利于实现文旅融合。禹迹标识将原来散落分布、多种多样与大禹相关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风貌综合起来,从文化遗产和“非遗”的视角进行全新归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于是,编制一部更大规模的《中国禹迹图》,成为全国各地相关地区、国内外大禹文化研究者的共识。 在全新的文化遗产认知推动下,绍兴首先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禹迹图编制导则》课题研究,对禹迹定义、编制原则、资料真实完整程度、成果和发布形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具体规则。2021年4月19日,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中国水利博物馆、绍兴市文史研究馆等单位正式启动了《中国禹迹图》编制。 《中国禹迹图》体现时代特色 在文化遗产时代应该如何理解禹迹?《中国禹迹图》的研究人员认为,“禹迹”是根据史料中有关大禹治水及其他活动足迹传说的记载而留存至今的祭祀活动,还包括纪念建筑设施、地物表征、碑刻题刻、地名遗存物等不可移动的自然、历史物质遗存、遗址和遗迹。此外,《中国禹迹图》收录的禹迹,还包括少量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禹庙 我国早在北宋时期就曾有《禹迹图》问世。这是一幅中国古代疆域图,主要体现的是山川河流,被称为“在当时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宋《禹迹图》有2件刻石流传至今:一块保存在今陕西西安碑林,为南宋绍兴六年暨阜昌七年(公元1136年)刻立;另一块是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刊刻、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立石,收藏在今江苏镇江的焦山碑林。 会稽山大禹陵 当代的《中国禹迹图》传承了北宋《禹迹图》的绘制要点以及山川河流、地名中对禹迹的记述;在此基础上,《中国禹迹图》又体现了时代特色和全球化文化传播的特征。 依据编制导则要求,当代的“禹迹”突出了“大禹文化遗存”的内涵。本次编图“禹迹”重点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相关禹迹,也包含历史文献中关于禹迹记载的印证遗存。 延伸阅读 这是中国历史上留存至今的宋《禹迹图》,现存于西安。其图幅80.5厘米×78.5厘米。图上刻有文字:“禹迹图。每方折地百里。禹贡山川名,古今州郡名,古今山水地名。阜昌七年四月刻石。” 该图古今名称并注,定向上北下南;范围北至长城内外,南至南海和中南半岛;内容侧重黄河、长江、珠江等水系。图上约有380个地名,其中河流名80个,湖泊名6个,山脉名70余个。 集合多学科专家参与 新出版的《中国禹迹图》,从全国26个省区市1000余处候选禹迹中精选出了323处,分属于11个河流流域。 依照文化遗产“真实、完整”特征要求,《中国禹迹图》对于选取内容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考证、委托调查取得等方式进行了严格筛选。来自全国各地约35位水利史、文物、文史、测绘、摄影等领域专家参与了编制,取得了多元化的研究成果。除地图展现外,这部《中国禹迹图》还包含了详细的说明、图表、照片、资料汇编等。 从《中国禹迹图》上可以看到,选取的禹迹东至台湾地区、南及云南、西达甘肃、北到吉林。这其中包含31处“国保”、2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1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属于不可移动遗产的项目达到308处,可移动文物13件。此外还有多项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链接 《中国禹迹图》之会稽山 编号:浙11 类别:山川·山 地理位置: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稽山街道大禹陵景区 所属流域:东南沿海 简介:会稽山,古山名。原名茅山,又名苗山。《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南镇会稽山”为中国五大镇山之一。 会稽山丘陵主干峰聚于绍兴市区和诸暨、嵊州边界,海拔约700米。 会稽山及大禹陵(郭民军摄) 链接 2021年起,绍兴开始大规模地标识本地的禹迹。建立统一、醒目的标识牌,增添禹迹的文化氛围。 目前,绍兴当地已经有64个禹迹点安装了禹迹标识牌。 绍兴的禹迹标识 需要更多领域进行跨界融合 目前的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民族的治水历史已达1万年以上。早在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即注重树立大禹形象,创建禹文化与禹信仰,他在建设以今绍兴龙山为中心的越国大小城时同时建立“禹宗庙”,以此奠定了大禹文化在越地的基石。《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会稽,以奉守禹之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由此开创了大禹祭典最高礼仪形式。 始自4100年前的大禹治水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活态的大禹文化发展过程,显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劲生命力,属于中华文明进程的组成部分。编制《中国禹迹图》可以视为一项当代文化创新事件,其核心目标是要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从历史记载结合考古发掘来研究、证明大禹文化,传承、弘扬大禹文化,成为《中国禹迹图》下一步拓展方向。 绍兴大禹庙大禹像 “禹”作为中华文明起源阶段的历史印迹,至今还有许多研究难点等待破解。《中国禹迹图》的下一步,将更多地集聚起跨学科、跨区域、跨行业的专家学者,通过调查、考证,丰富禹迹内容,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大禹文化发展脉络,编制全国各地的禹迹分布图,以此更精确地呈现大禹文化的起源、传承,梳理大禹文化在不同时期的传播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禹迹图考释文集”,可为水利史、文史、考古等学术研究提供导引支撑。 《中国禹迹图》发布后,专家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国际禹迹文化交流。梳理“禹迹”在亚洲东部的交往互鉴、逐步成为各地民众共同文化信仰的过程,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链接 《中国禹迹图》之禹稷行宫 编号:鄂1 类别:古建筑·宫 地理位置: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龟山东麓禹功矶 所属流域:长江 简介:禹稷行宫原名禹王庙,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现有元建禹庙和许多禹柏,是武汉历代祭祀大禹之地,也是武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 2013年3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禹迹图》之禹稷行宫(张钧德摄) 作者简介 邱志荣: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鉴湖研究会会长 张卫东: 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专家 多元的禹迹 谭徐明/文 发生在约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传说,是华夏部落战胜大洪水的历史印迹。禹迹的历史记载则出现于西周。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禹迹的文化表达日趋多元,禹迹也遍及中国各地的山川形胜之间。 这幅广为人们熟知的大禹像,来自武梁祠画像石,是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中的一部分,画像内容多取自古代传说及史籍。立石时间为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出土时间为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早的禹迹: 地理发现时代的见证 20世纪60年代,中国河南偃师二里头考古发掘中出现了早于商的宫殿和宗庙遗存。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被认为是先秦文献所载的禹都之阳城,约始建于公元前2070年。现代考古学和历史学也由此重新认知夏及大禹治水的真实性。 考古发掘证实,距今1万至4000年的黄淮流域、长江中下游和太湖平原已有多个区域文明。伴随稻作农业诞生了水利工程。距今约4000年时发生了世纪性大洪水,其影响贯穿了尧、舜、禹时期。《史记·殷本纪》记载:大禹治水以后,“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中华文明进程迈入了全新阶段。 治水广场大禹像 从夏至春秋战国2000多年间,中原城邑王国蜕变为西周封建制下的诸侯列国,从游牧过渡到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系。其间水利的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水对农业提供着重要支撑,更重要的是,在伴随治水的疆域扩张过程中,我们先民逐渐形成了对山川地理和水土资源的认知。这些认知以“禹迹”记录下来,经过若干代的采集、整编梳理而构成了中国最早的地理论述,主要集中于《尚书·禹贡》《山海经》《汉书·地理志》以及《诗经》《左传》《吕氏春秋》等先秦著作中。 夏、商、周皆以城邑邦国为政治中心。不同文化地域也有各自的治水传说。大禹治水开启了华夏疆域认同的时代。西周指称禹治水的“九川”“九泽”,应该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禹迹,与现代地理大多可一一对应。 对后世影响最多的“九川”是禹河,即公元前7世纪之前黄河下游的水道,其流经冀州地今河南、河北至天津入海的多支水道,被认为是禹疏的“九川”。司马迁这样记载:“(禹)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渤海。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乂安,功施于三代。” 在先秦文献中被指代为禹迹的还有黄河流域的积石山(“导河积石”)、壶口龙门山(“禹开龙门”),长江流域的岷山(“岷山导江”)等。到了汉代,蜀郡的禹穴、会稽郡的大禹陵也被官方认作为禹迹。 这些治水活动,超出了各部族曾经的疆域山川认知。至迟西周时“九州”及其“九川”的中国疆域和政区架构已经形成并诞生了最早的政区和江河之名。九州、九川不仅仅是西周疆域的表述,更是国家地理认知的源头,由此开启了中国人地理发现的时代。禹迹是这一历程的见证和文化表达。 历史进程中的禹迹: 从一条条河流演变为文化空间 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仿效西周将受封的疆域表为“处禹之都”。遂、齐、秦等国先后铸鼎,宣称自己封国来自禹的疆域,自己的土地“鼏宅禹迹”。晋甚至指称平地隆起的山丘为“夏墟”,是其先王受封之地。至此禹被奉为共同祖先神,禹迹由河流变为描述特定的区域,祭祀祖先神的禹庙则代表禹迹的所在。自西周而明清,禹迹世代叠加。魏晋南北朝、宋元之交、明清之交大量移民,又将大禹崇拜带到新的家园,更多的同名禹迹或禹庙出现在大江南北,成为寄托家国情怀的精神纽带。 稽山何巍巍(刻石山、秦望山) 西汉时,黄河下游频繁决口,治河工程牵涉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的切身利益,大禹水神的地位凸显出来。大禹治水被赋予了水利是国家行为的属性。禹被奉为治水之神、水利的行业之神。作为水神,禹最早供奉在四渎庙中。唐宋以后在大江大河堤防险工段建河神庙,禹庙成为祈求江河安澜、凝聚力量的所在。秦汉之后,禹为祖先之神、治水之神的地位,赋予了禹迹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形成了华夏之内禹迹无处不在的自然与文化景观。 石帆山上大禹像 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禹迹的源头是“禹”从人到神的转换历史。禹迹在各历史时期不断叠加,在此过程中甚至不乏迷信、荒诞的内容。拨开附着于表面的“历史灰尘”,我们仍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禹”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神、治水之神。作为记录大禹功绩的禹迹,是夏商以降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先秦至清代各历史时期,移民迁徙他乡异域而树立的共同先祖,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更是中华民族面临困境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文化图腾。 禹迹“凿通”中华五千年历史,分布于山川形胜,自然与文化景观交织其间,呈现了多元的文化表达。时至当代,禹迹则是鼓励世人面对灾害,公而忘私、同舟共济的道德标识。这一珍贵遗产值得从更为广阔的领域和深度去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 作者简介 谭徐明: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利史、水利遗产研究。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