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句践(约前 520—前465),又名菼执,相传为大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晚期越国国君,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前494年,伐吴兵败,屈服求和。前492年,率妻子和大臣范蠡入吴为质,在受尽折磨与屈辱的同时,对吴王夫差极尽恭顺,终于获得了夫差的信任,3年后获赦回国。从此,句践卧薪尝胆,誓复吴仇。令范蠡在地处平原的卧龙山麓修筑山阴小城,史称句践小城。把国都从会稽山区迁至此处。继而在小城东面修筑山阴大城。小城和大城相连,奠定了绍兴古城的基本格局。又采用范蠡、文种、计然等人的策略,招贤纳士,重用人才,奖励生产,练兵备战,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国力得到增强。前473年,句践终于灭吴雪耻。随后,挥师北渡江淮,与齐、晋等诸侯在徐州(今山东省滕州市南)会盟。前468年,迁都琅琊,称霸中原。今绍兴所存越王台、投醪河、山阴故水道等都是与句践有关的重要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