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日报:规范大禹遗迹编制 推动大禹文化传承 | ||||||
|
||||||
编者按禹风浩荡越水长。近日,由市文广旅游局立项的《禹迹图编制导则》制定工作基本完成,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类的规范性文件。今日,绍兴日报刊文《规范大禹遗迹编制 推动大禹文化传承》,介绍《禹迹图编制导则》制定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现将报道全文及《禹迹图编制导则》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规范大禹遗迹编制 推动大禹文化传承 《禹迹图编制导则》制定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记者 周国勇/文 大禹像 随着《中国禹迹图》编制工作的推进,很多省份开始了禹迹图的编制,那么编撰禹迹图要注意哪些事项,怎样做到规范严谨?记者获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工作,近日,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立项,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市鉴湖研究会等承担的《禹迹图编制导则》制定工作基本完成,有望成为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类的规范性文件。 《绍兴禹迹图》 《浙江禹迹图》 继编制《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之后,去年初,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又将制定《禹迹图编制导则》列入大禹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课题项目,并由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和市鉴湖研究会等具体承担。经过一年多时间起草、论证、修改,该课题顺利结题。据了解,《导则》共8章22节,内容涉及禹迹的定义,禹迹图编制的原则、资料要求、成果形式、评审要求和发布形式等。 如在资料收集方面,明确主要来源包括考古发掘、田野调查、文物普查成果,以及公开出版物、历史典籍、地方志等具有权威性的资料。在数据处理方面,要求底图所有基础数据应保持与其所反映时期的一致性。“制定导则将对《中国禹迹图》和《东亚禹迹图》的编制起到规范作用,以确保禹迹图的学术性、权威性。”市鉴湖研究会会长邱志荣说,这既是大禹文化保护传承上的又一重要举措,同时对于我市擦亮“东亚文化之都”名片、打造大禹文化研究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绍兴市在完成辖区内和浙江省禹迹图编制之后,又发起《禹迹图编制导则》课题,可谓功莫大焉!”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本项目负责人谭徐明说,导则有助于禹迹工作的领导者、编制者厘清本土禹迹的历史、明确保护对象、阐释本区域禹迹的文化价值,也有利于规划部署和实施禹迹保护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在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报送相关部门审定,争取早日颁发为行业标准。”谭徐明表示。 附禹迹图编制导则 本文刊登于2022年3月22日《绍兴日报》第5版 禹迹图编制导则 前 言 本标准是关于禹迹图编制工作有关技术事项的基本规定。参考《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禹迹图编制导则》共8章22节,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规范了禹迹、禹迹图定义; ——规范了禹迹图编制工作的基本原则、任务、内容要求、工作流程; ——规范了禹迹图编制的资料要求; ——规范了禹迹图编制的成果形式及要求; ——规范了禹迹图的评审要求及发布形式; ——规范了禹迹标识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主持机构: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本标准编制单位: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 水利遗产保护与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中国水利博物馆(水利部水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禹迹图编制导则 1、范围 本导则规定了禹迹图的编制体例格式、资料要求、内容要求等内容。 本导则适用于全国或区域禹迹图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导则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年11月4日修订) 《地图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6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图》(自然资源部门户网站) GB/T 14511-2008地图印刷规范 GB/T 20257.1-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GB/T 3101-1993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 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SL 2.1-1998 水利水电量、单位及符号的一般原则 SL 2.2-1998 水利水电通用量和单位 SL 2.3-1998 水利水电专业量和单位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 简化字总表,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1年1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 3、术语和定义 禹迹 culture remains about Yu 根据史料中有关大禹治水及其他活动足迹传说的记载,至今留存的有关大禹的祭祀活动、纪念建筑设施、地物表征、碑刻题刻、地名遗存物等不可移动的自然、历史物质遗存、遗址、遗迹。 禹迹图 culture map of Yu remain 标绘禹迹分布、分类及说明的地图。 4、总则 4.1 原则 禹迹图的编制遵循客观、求实的基本原则,以调查、考证为依据,客观反映大禹文化影响、文化遗迹分布分类等情况。 4.2 主要任务 禹迹图编制的主要任务是,用地图的形式直观、简明地呈现大禹文化历史遗迹的分布、类型、现状情况等,反映大禹文化影响范围、传播路径。 4.3 内容要素 4.3.1禹迹图的基底要素包括行政区划、山脉、河流水系、流域分布、地形情况,以及图框、图例、图形比例尺、经纬度网格。 4.3.2禹迹图的内容要素包括图幅范围内的禹迹位置、禹迹名称、禹迹类型,以及其他反映禹迹特征的必要信息要素。 4.3.3禹迹的一般分类,宜分为如下7类: 相关古文化遗址; 相关题刻文化遗存遗迹,包括摩崖题刻、碑刻、金石铭刻、石窟壁画、画像砖石等; 相关祭祀、纪念建筑或遗址遗迹,包括陵阙宫殿、祠庙寺塔、亭台楼阁等; 相关水利工程建筑设施或遗址遗迹,包括闸坝堤堰、井渠陂池等; 相关其他建筑设施或遗址遗迹,包括路桥津渡等; 相关自然山川及其地名,包括山岭河湖、泉浦沟洞等; 相关行政区划地名,包括州县街道、乡镇村庄、城堡寨台等。 特别重要的可移动文物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作为其依附的不可移动禹迹物项的构成,收录入图。 4.4 编绘过程 禹迹图的绘制过程一般有禹迹调查、考证认定、价值辨识和分析确定,底图及数据准备、图例设计、要素标绘、成图审定等阶段。 4.5 时限 入图禹迹的年代不限,但选定须有古代文献依据,或遗产演变的延续性内容,或重要的考古发现,或历史事件影响。入图禹迹点可按一般历史分期分类设色,以便直观展现文化传播发展的过程脉络。 5、资料要求 5.1 资料收集 5.1.1主要来源包括考古发掘、田野调查、文物普查成果,以及公开出版物、历史典籍、地方志等具有权威性的资料。 5.1.2入图禹迹信息应真实、可靠,对采用资料应筛选、考证,去伪存真。 5.1.3底图所需的基底要素数据,应收集和采用权威、最新的数据,涉及保密数据的要按照保密工作相关要求处理。 5.2 数据处理 5.2.1重要数据应注明出处。 5.2.2底图所有基础数据应保持与其所反映时期的一致性。 5.2.3同一图中应科学划分禹迹类型,若有必要可进行细分。 6、成果要求 6.1 成果构成 禹迹图编制成果包括图件和编制说明文件两部分。 6.2 图件要求 禹迹图要满足如下基本要求:图幅及范围明确,要素分布及分类清晰,图例设计科学合理易辨识,图中标注字迹清楚、含义明确。 6.3 编制说明文件要求 禹迹图编制说明文件作为图件的配套说明书,应包括资料调查及数据收集情况、编研工作过程、禹迹考证及筛选情况、禹迹清单及各禹迹点的详细说明、底图采用及处理、图例分类及设计、参考文献、主持及编制单位、参编人员等内容,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6.4 地图规范性要求 禹迹图要满足作为专题地图的一般性地图规范要求。 6.5 数字、量、单位用法 6.5.1数字用法,执行GB/T 15835-2011的规定。 6.5.2量和单位名称、符号的运用,执行GB/T 3100、GB/T 3101、GB/T 3102和SL 2.1、SL 2.2、SL 2.3的规定。 6.6 考释 对存在争议或研究空白的有关禹迹或有关问题,可在说明文件中特别进行考释,说明考证分析过程及结论。 6.7 图、表、照片 6.7.1说明文件中可根据需要插入有关禹迹的图、照片,以及所收录禹迹的一览表。 6.7.2禹迹表应包括禹迹名称、编号、地理位置、禹迹类型、简要说明、历史年代、现状、是否为文物保护单位及文保级别、其他备注信息等内容。 6.7.3照片与图应反映相关禹迹的真实情况,统一编排,应配有准确、简要的文字说明。 7、评议审定与出版发行 7.1 评议审定 禹迹图在出版发行之前,应经过专业的评议审定。评议审定应由禹迹图编制的主持单位组织。 7.2 质量标准 禹迹图的编绘质量一般应符合以下标准:信息客观准确,图件编绘规范,说明严谨清晰。 7.3 出版发行 通过审查的禹迹图可以公开出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内部发行或向社会公开发布。 8、禹迹标识 8.1 标识设立 各级政府或相关部门、单位可依据禹迹图规范和系统设立禹迹标识。 8.2 标识内容 禹迹标识应树立在禹迹的一个或几个标志性位置点,内容应包括禹迹名称,二维码,设立、监制单位,设立时间等。 2022年2月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