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文化遗产 ——绍兴博物馆赴诸暨斯宅开展考察活动



来源 博物馆处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体验文旅融合的乡村博物馆,3月7日,绍兴博物馆组织全体人员前往诸暨市斯宅村进行参观考察。

 

斯宅村历史悠久,村里清代时期的古建筑比较多,有千柱屋、下新屋和华国公别墅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个。这三处建筑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斯氏古民居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

 

 

走进千柱屋,就如同走入一座民宅历史博物馆。千柱屋砖木结构,8个四合院组合在一起,有10个大天井,36个小天井,121个房间,1200多根柱子,气势恢宏。大家感受着古建筑的气质与内涵,感悟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起探秘它的前世与今生。

 

 

穿过千柱屋,来到笔架山腰上的笔峰书院,这是斯元儒在建千柱屋同时建造的,他的后代都在这儿接受文化教育。走进书院,大家在静静溢出的文气里,触摸那段历史,追思斯家子弟读圣贤书的日子,搜寻中国文化传承的轨迹。

 

  

 

踏入裕昌号民间艺术馆,大家浸润在极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中,惊叹越乡民间艺人卓越的聪明才智。裕昌号始建于1999年,为我市注册登记的首家民营博物馆。藏品有明清家具、十里红妆、越绣银器、竹艺锡器及各种木雕、瓷器、字画等万余件,充分展示了古越大地优秀的文化遗产,其中一个门类“十里红妆”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目前裕昌号正在以博物馆业带动民宿的发展思路,以“生活在博物馆里”的经营模式,把博物馆和景区推向新的起点。

 

通过实地走访,大家对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的价值有了更多的体验,对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作为博物馆人,如何让博物馆蕴藏的文物资源转化为人们感兴趣的知识、喜欢听的故事,让博物馆为人们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熏陶,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的命题。

接下来,绍兴博物馆将在打造博物馆之城,打造文化文明高地的新征程中积极担当作为,持续发挥力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