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锦囊攻略游记

非遗研学游——以“游”治学,领略绍兴风采

发布日期:2022-01-06 11:45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首批绍兴市非遗研学游基地

正在绍兴市人民政府网公示

绍兴各区县市共计有

大禹陵景区等20家单位入选

让我们跟着非遗研学游路线

一起来看看吧~

大禹祭典

大禹祭典作为华夏民族重要的一项祭祀仪式,自大禹子夏王启开端,已有定例,大禹陵作为全国祭禹中心,地位举足轻重。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指示,要办好公祭大禹陵活动。2007年起,中国将公祭大禹陵典礼升格为国祭。

▲公祭大禹陵

如今,每年谷雨,绍兴大禹陵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禹典礼。来自海内外的各方宾客在庄严肃穆的大禹陵祭祀广场,追念先祖的圣功伟业。


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千百年前,大诗人李白在被贬逐后,借酒消愁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而那发着“琥珀光”的杯中物,指的就是黄酒。

绍兴黄酒是中国黄酒的代表,其以优质糯米、小麦和绍兴当地的鉴湖佳水为原料,经独特工艺酿制而成。

2006年5月20日,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的立冬到来年的立春,是绍兴黄酒进行传统“冬酿”的时候。选在冬天酿酒,一来由于气温低,酿酒时杂菌无法生存;二来冬季鉴湖的水质特别清冽,酿得的黄酒品质更为上乘。


乌篷船制作技艺

乌篷船是水乡绍兴独特的水上交通工具,因篾篷漆成黑色而得名。乌篷船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800年前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说它是“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清·袁枚诗《过剡溪水急不能上》也有“乌篷船小沙石横”的诗句。乌篷船和乌毡帽、乌干菜并称“绍兴三乌”,是于越先民历来崇尚黑色的明证。

▲非遗研学游-乌篷船制作技艺学习

乌篷船制作共分三个部分,即:船体的制作、船篷的制作和桨橹的制作,乌篷船之所以区别于其他船只,船篷的制作很关键,其工艺流程是:先用细竹竿弯成拱形,一般有三个拱,以竹丝作底面,中间夹以竹箬,两边及上下夹以扁竹片,用铝丝扎住所有竹料,待船篷扎好以后,再用“黑油”涂于篷的外部,使整个船体乌黑透亮,又能防止雨水渗漏,用这种乌篷做成的船便是乌篷船。


水乡社戏

绍兴水乡社戏是旧时在绍兴农村和城镇中组织的,具有酬神祀鬼性质的戏剧表演活动。

傅金可/摄

而绍兴水乡社戏真正引起世人关注,是由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写下了《社戏》、《无常》、《女吊》等多篇有关绍兴社戏的文章,回忆自己少年时代看社戏的情景,勾画出绍兴社戏的动人形象,才蜚声海内外。

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祝福

▲绍兴祝福 图源:越城文旅

绍兴民间的祝福大典,俗称“请大菩萨”,亦称“祚福”,起始于元朝。绍兴祝福具有祭祀对象特殊、普及面广、有关故事流传广泛、传承影响深远等特征,是绍兴风俗中的重要内容。

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

▲《撸起袖子加油干》-王文俊

在越地,人们习惯请民间艺人在陪嫁用品上绘制花纹,用以装饰,以示喜庆吉祥之意。尤其以坛、瓶、罐等器皿的装饰最为出色,逐渐形成了绍兴特有的花雕艺术风格。

绍兴花雕制作工艺以酒坛为创作载体,从题材到内容,从设计到制作,从雕塑到色彩,在酒坛的小天地中,处处显示出了黄酒文化的丰姿多彩。它是古越先民在民间美术中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发明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累起来的宝贵遗产和财富。

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稽金石传拓技艺

会稽金石传拓技艺被列入越城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拓技法涉足碑拓、砖拓、玉拓、木拓、青铜器皿拓、摩崖石刻碑拓等领域,所拓作品朱墨浓郁、熠熠生辉。该项目传承人被授予“绍兴五星级民间人才”称号。

▲传拓技艺示范

据了解,拓印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拓印术自唐以来在各个朝代都留下不少艺术精品。目前的拓印技艺除了用在传统的石碑上,也用在其他领域,表现形式更加纷繁瑰丽、美轮美奂。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成熟青瓷,是一项开天辟地的伟大发明。它由越人在越地用越窑首次烧制成功,从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古越之地,特别是今日之绍兴,作为古越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成熟青瓷的烧造中心与源头所在,而上虞则是这个中心的核心,这个源头的主源。

因此,在青瓷的前面,冠以越窑二字,称其为越窑青瓷,是名副其实的;称绍兴特别是上虞为青瓷源头、青瓷故乡、青瓷圣地,是理所当然的。从陶到瓷,从原始瓷到成熟瓷,其意义不亚于从猿到人。这是在“四大发明”之外,以越人为代表的中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的划时代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越窑青瓷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显而易见,不可估量。


绍兴师爷故事

绍兴师爷故事是由一系列以“绍兴师爷”为主要人物的轶事趣闻组成,及文人据此加工创作的机智故事。

经民间口耳相传,不断丰富,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绍兴师爷”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群体形象。为使其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承和发展,古镇安昌建立了师爷博物馆,成为市级“绍兴师爷故事”的传承基地。

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景岳中医药文化

景岳中医药文化起源于明末名医张景岳的学术理论体系,流传于绍兴全境,扩大至苏、浙、沪,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主要由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和中药炮制技艺组成。

景岳中医理论由《景岳全书》、《类经》等构成。《类经》将《黄帝内经》重新调整归类,分摄生、阴阳、运气、会通等十二大类。《景岳全书》64卷,纵论临床各科疾病的病因、诊断、辩证、治法、选方和用药,对许多疾病的诊治,以中医理论为依据,用临证实践作检验,对当今中医临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被誉为中医诊疗的“百科全书”。


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

绍兴酱缸文化起源可追溯到六千年以前,比黄酒还早两百多年,酱油酿制技艺是吴越地区民间酱油酿制技艺的结晶。

绍兴酱油传统酿造技艺历史悠久,绍兴的制酱业起于民间,据考证,魏晋时期就开始生产,至清代晚期,达到鼎盛,有“天下酱业无人不说绍,九州之内司厨鲜有不知绍”一说。

绍兴是中国的酱园发祥地之一,通过近百年的传承与创新,使得浓浓的酱香依旧定格在每一个绍兴人的记忆深处。


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

谢塘五香豆腐干,是上虞谢塘地区最有名的地方特产之一,是上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2010年,“谢塘五香豆腐干制作技艺”还和“霉千张制作技艺”合并为“上虞特色豆制品制作技艺”被列入浙江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谢塘五香干色泽棕红、口味独特,是佐餐及下酒的良品。从创始人张长生到现在,制作工艺已有70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也被当地人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和休闲食品。


麦秆编制技艺

© | 御文研学

虞南山区盛产大麦、毛竹、蚕丝,这些都为麦秆扇的制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而看似简单的麦秆扇,其制作工艺却复杂得很。编制的麦秆,当以未经雨水淋过的白净细匀的二菱大麦秆之穗颈为上,穗颈又当以取剑叶包裹部分为优。为防日久发黄,民间多用淘米水将其浸泡一天一夜,后再经烧煮晾干。

当七根麦秆系成一把以后,妇女们将左右两边第一根麦秆各顺次上下编压内侧麦秆编成一条白练,用白线将它缝合起来,便成了麦秆扇的母体。为了美观,扇面外围还得缝上一圈用染过红、绿颜色的由四根麦秆编织而成的“狗牙”花边。


棕丝编制

棕编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是用棕榈叶、棕榈丝纯手工制作的一种工艺。

原材料取自然野生一年生棕榈叶,叶尖处微微发黄为佳。采集后放置阴凉处1-2天,待叶子发软后放入清水中洗净,置入锅中蒸至叶子发青后取出用冷水浸泡至黄色汁流出后,放置阳光下晒干。经过如此处理后的叶子可长久保存,完好无损。棕丝则用蒸汽熏蒸后取掉上面的杂质即可。制作人用打结、拉丝、借鉴各种编织手法,利用节与节之间的差异,巧妙地恰到好处地把心灵深处的一些日常所见的物品呈现出来。

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棕编手工艺品,充分地展示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一种普通的伟大。随着社会机械化的发展,人民追求数量,追求速度,欲望的提升,一些传统的靠手工制作的工艺慢慢地退出了我们的视线,因此迫切需要保护和有效传承。


剪纸

绍兴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武林梵志》记载:五代时“吴越践王于行吉之日……城外百户,不张悬锦缎,皆用彩纸剪人马以代之”,描绘了吴越故地上曾经出现的一个宏大剪纸景观。

鲁迅先生也在小说《祝福》里描述过看民间艺人剪纸的场景。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绍兴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或者新婚喜庆,人们都会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玻璃窗、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更加浓郁喜庆。2006年6月,剪纸入选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茶文化以礼节规范种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环节,对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的讲究与饮者的修养、情绪等共同形成一种意境之美,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

越红茶文化研学实践,以加深对文化的敬畏、理解和尊重为目的,围绕教育属性、文化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进一步延伸,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从培养对茶、茶文化的感知和兴趣入手,引导孩子们探究茶的本质、规律和特点,开拓视野、感知自然、激发兴趣、了解社会,从而加深文化理解和提高实践能力。

越红茶文化研学实践课程涵盖:茶的环境、茶的历史、茶的流通、茶的制作、茶的礼仪(修养和情绪)、茶的沏泡、茶的调饮再到茶的储藏等等。


嵊州竹编

嵊州竹编始于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勤劳聪慧的先民就利用竹子破篾编制简易的用具。

嵊州竹编以编织精巧、工艺繁多、花色丰富见长。其编织方法粗细并茂,细者,能在一寸长度内编进150根竹丝,精巧细腻,薄如羽翼;粗者,则充分利用竹材的弹性,巧插灵编,粗犷豪放,工致质朴。

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冈煇白制作技艺

煇白茶原产地为嵊州市下王镇覆卮山前的前冈村。干燥工序中用“煇锅”工艺,传统做法是要煇到干茶色泽初呈白色,还要再上烘笼烘到外形色泽呈霜白色。历史上曾叫“前冈煇白”。

煇白茶素有“嵊州第一茶”之称,为清代同治年间的贡茶,民国十大名茶,是我国绿茶中的珍品,为辛亥志士俞丹屏先生作为在国民政府上层和在沪、杭办实业交际时的礼品茶。

“前冈煇白”绿茶制作技艺于2015年11月入选第六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嵊州根雕

▲根雕《诗路剡溪》-郑剑夫

嵊州根雕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清时期,一些有头脑的木雕艺人发挥自己雕刻造型的长处,在柴枝、树根上施艺雕刻,“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民国时期,嵊州便有根艺作坊,街头有根雕工艺品买卖。

嵊州根雕,利废成宝,点木成金,利用天然奇木,按天生形态加工,艺人通过看物有形、手随心移,以自然之理去改造自然之物,达到天人合一,题材深广,人物形象生动,根雕群体庞大。

2007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嵊州小笼包制作技艺

嵊州人一直在味的道上寻寻觅觅,以嵊州小笼包为首的嵊州小吃,逐渐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地方特色,风靡全国。以“越味”为主题,集中展示嵊州炒年糕技艺、嵊州小笼包制作技艺、榨面制作技艺等。传承千年,留下来的不仅是色香味美,还有文化和审美。

据清道光《嵊县志》记载:“甑山,在县北十里,传大禹遗迹,俗称石蒸笼,亦名甄石,其地有禹妃祠。”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今剡溪)。相传,当年大禹在剡溪治水,禹后在附近的甑山上蒸馒头为禹提供三餐所需,并以馒头奉祭神灵保佑治水成功,后人受启发,用面粉做成了小笼包,成为民间美食。


新昌竹编

新昌是“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竹类资源极为丰富,老百姓利用竹子的历史也很悠久。

新昌竹编在殷商时代就已问世。改革开放以来,新昌竹编就如枯木逢春,又开始蓬勃发展,作品曾先后获得原国家轻工部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设计一、二等奖”、浙江创新设计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希望杯”奖等。

新昌竹编素以造型优美、编织精巧、实用与欣赏兼备而驰名中外。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模拟造型、竹蔑漂染、花筋、蓝胎漆四大工艺特征。


梅渚剪纸

一把小小的剪刀,一张薄薄的纸片,手指间看似不经意地舞动,纸屑随着飞舞的剪刀缤纷洒落,一幅精美的图案便跃然纸上——这就是神奇的新昌梅渚剪纸。一直以来,梅渚剪纸以其“纤巧细腻、构图精炼、玲珑剔透、亮丽悦目”的江南剪纸艺术风格和所蕴藏的深厚文化内涵,广受关注。


新昌调腔

▲新昌调腔《甄清官》剧照

新昌调腔,渊源已久,被戏曲界人士喻为“中国戏曲活化石”,至今约有600年历史, 曾在明中叶盛极一时,流行于杭、嘉、湖、宁、绍、台广大地区,抗日战争后,仅在新昌一地得到保存。

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阮传说

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搜神记》里记载的“刘阮遇仙”的发生地在刘门山一带,讲述了“仙子一去无消息,刘阮再度空惆怅”,“别仙子,归凡尘,溪水呜咽到如今”的故事。


绍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她低调又饱含底蕴

为我们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美梦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