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印发2021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6-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各区、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直属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现将《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1年工作要点》印发,请结合实际情况贯彻落实。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1年3月19日


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2021年工作要点

2021年是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亚运基础年,绍兴文旅将迎来重大机遇。全市文旅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系列决策部署,紧盯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重要抓手,依托“2021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亚运城市计划等重大平台,加快实现“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打造旅游目的地,争创文旅融合样板地”。突出抓好“四个重点”,实现“六个突破”。

一、抓好四个工作重点

(一)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围绕建设数字浙江目标,根据省文旅厅总体工作安排,积极构建绍兴数字政务服务体系、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数字文化和旅游治理体系,基本实现“掌上办公”“掌上办事”“掌上审批”等现代化机关办公办事应用场景。推动智慧景区、“互联网+旅游”发展,强化“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探索“信用游”绍兴,加快实现长三角居民游客“一卡通”文化和旅游服务。

(二)全力擦亮“名城”和“文都”两大金字招牌。绍兴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是标志,古城也是重塑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将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古城能级,以高质量公共服务为抓手彰显古城地位,以实施文化解码工程扩大古城影响力。重点办好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10+X活动,精心打造好“大禹、王阳明、鲁迅、书法、黄酒”五张牌,推进中日韩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三)全力争创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在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市”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积聚力量,打造场景式、沉浸式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融入“双循环”促进文旅消费,创建“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四)全力实施“亚运城市”计划,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依托“亚运城市”计划,积极推行杭绍甬三市旅游景点对区域内居民公平优惠政策,推进绍兴旅游景点优惠免费政策与杭州、宁波旅游景点优惠免费政策的互利共享。联合探索推出畅游杭绍甬惠民“旅游护照”等产品,提升三市旅游便利度。同时,在文化、文博等领域实现与杭州联合共享。

二、实现六个工作突破

(一)在抓项目上有新突破。推动实施《绍兴“三大文化带”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切实推动文化研究、建设项目、游线设计、活动推广四方面工作清单的落地。全年全市计划文旅投资项目数206个,计划投资1993.77亿元,对重大文旅项目实施定期督查。

(二)在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上有新突破。以贯彻落实“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会议精神为契机,围绕“诗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积极推进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实现突破,切实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和核心地。

(三)在文旅标准化上有新突破。围绕打造“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推动研学旅游标准建设,积极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开展研学旅游课题研究,并与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等联合举办“研学游中国蓝皮书发布活动”,推动确定研学旅游全国标准,做实成为“中国研学旅游第一城”的目标。

(四)在文艺创作上有新突破。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事件节点,聚焦新时代主题,加强越剧、绍剧等绍兴各种戏曲、群众文化和精品文化等艺术创作,推出更多优秀作品。组建运营好市演艺集团,推动国有院团机制改革,激活文艺院团内部活力和艺术创作活力。

(五)在考古与文物保护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推进越国遗址、宋六陵遗址和王阳明故居遗址考古勘探,持续解码“越文化基因”。继续联合开展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和执法督导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六)在文旅市场“智治”上有新突破。制定“文旅智治”方案,完善智慧文旅中心建设,升级改造全域文旅大数据平台、行业运行监测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整体智治”文旅融合通讯指挥系统。

附件:

1.市委市政府(市文广旅游局)2021年重点工作清单

2.2021年市政府投资项目(市文广旅游局)责任分解表

3.2021年绍兴文旅八张“金名片”重点工作清单

4.2021年市文广旅游局“三件事”清单

5.2021年全市重点文化和旅游投资项目清单

6.2021年全市“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清单

7.2021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清单

8.2021年全市非遗保护申报与创建工作任务清单

9.2021年全市文旅资源与产业创建工作任务清单

10.2021年全市文物工作清单


附件1

市委市政府(市文广旅游局)2021年重点工作清单


序号

重 点 工 作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

1

办好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活动,打造“国际文化会客厅”;推动国家文旅部组建“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盟,并在绍兴成立。

陈文华

★葛建民

赵  海

办公室

公共服务处

推广交流处(产业发展处)

2

积极打造都市“15分钟文化圈”,新建城市书房11家、博物馆5家。完成绍兴博物馆新馆、绍兴美术馆陈列布展方案,绍兴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完成形象进度65%。

★杨坚祥

杨颂周

戚建刚

葛建民

艺术处

博物馆处

公共服务处

3

推进“绍兴有戏”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提升,举办文艺播撒乡镇行系列活动,全市乡镇(街道)文化分馆普及率、综合文化站面积达标率达到100%。

葛建民


公共服务处


4

承办好公祭大禹陵典礼、北京·绍兴周、“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第七届绍兴非遗集市等活动。推动越剧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样板区。

陈文华

杨坚祥

★葛建民

艺术处

非遗处

推广交流处(产业发展处)

5

依托浙东考古基地,继续推进我市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平水盆地越国王陵区二期考古调查勘探约200万平方米、宋六陵考古发掘约2000平方米。

戚建刚

文物处

6

制定“名人故居保护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一批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

戚建刚

文物处

7

启动编撰《中国禹迹图》和《东亚禹迹图》。

杨颂周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8

加快“一廊三带”建设,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00亿元;全市域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高标准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建设,大力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

陈文华

★杨颂周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推广交流处(产业发展处)

9

统筹规划全市文艺创作工作。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创作一批优秀艺术作品。组织做好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申报工作。

杨坚祥

艺术处

10

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组织开展“深游绍兴·互游共享”系列活动。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占比恢复历史最高水平(7.2)。

★陈文华

杨颂周

计财处

推广交流处(产业发展处)

11

建立和统计部门联动统计的工作机制,摸清行业规上企业的数量、年度财务指标等底数,重点抓好小升规、增加值等经济数据,形成管行业也要管产业的初步工作成效。

杨颂周

计财处

12

开展《绍兴市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保护利用条例》《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绍兴市古桥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工作。

杨颂周

★戚建刚

葛建民

非遗处

文物处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注:★为该项工作牵头人;由相关处室按月度细化分解工作进度,各分管局长审定,牵头领导汇总,由办公室按月向市政府报告。



附件2

2021年市政府投资项目(市文广旅游局)责任分解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址

建设内容

建设工期

2021年底计划形象进度

责任领导

责任处室

备注

1

纺织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

解放路北后街布业会馆

纺织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布业会馆占地面积约429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177平方米,可用于布展的室内面积约3500平方米

2021.6-2021.12

完工

戚建刚

新建

储备

博物馆处

绍兴博物馆

2

绍兴艺术学校改扩建工程

艺校原址及南侧地块

学校原址新建舞蹈实训楼、文化行政综合楼、戏曲艺术楼、音乐实训楼剧场、南侧地块新建演艺中心、新建总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改建原有宿舍A-D,公共文化教室、食堂及附属用房、音乐厅、体育馆等,改造面积1.89万平方;拆除原有音乐专业实训楼,戏曲教学实训楼,教育行政办公楼等,拆除面积1.1万平方米

2019.10-2022.12

完成总形象进度的65%

杨颂周

续建

计财处

绍兴艺术学校

3

绍兴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及室内装修工程

绍兴博物馆内

规模:总用地面积233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872.7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8574.76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7298平方米,包括3720.19平方米的区域能源站。建设内容:绍兴博物馆新馆陈列布展及室内装修工程


完成陈列布展方案

戚建刚

前期

博物馆处

绍兴博物馆

4

绍兴美术馆陈展内部装修及开馆展览项目

绍兴美术馆内

总用地面积2045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3层,高24米,地上总建筑面积19480平方米(另有850平方米独立商业),内部商业290平方米


完成陈列布展方案

杨坚祥

前期

艺术处

市文化馆

(张桂铭艺术馆)


附件3

2021年绍兴文旅八张“金名片”重点工作清单


责任单位:市文广旅游局

序号

项目名称

重 点 工 作

牵头领导

牵头处室

1

提升“东亚文化之都”

1.举办以“10+X”为核心的绍兴活动年系列活动,在东亚地区打出大禹、王阳明、鲁迅、黄酒和书法等“五张牌”做好文化旅游的推广活动;

2.积极推动“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盟”的成立,推进中日韩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陈文华

★葛建民

赵  海

办公室

公共服务处

推广交流处(产业发展处)

2

打造“中国最佳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

1.编制完成《绍兴研学游专项规划》和《绍兴市研学旅行课程》;

2.与中国旅游研究院合作开展《中国研学旅行蓝皮书》项目;

3.举办好中国(绍兴)首届研学旅行发展大会暨《中国研学旅行蓝皮书》发布仪式。

杨颂周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3

打造“绍兴古城(古镇)”文商旅集群

1.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谋划打造“绍兴古城”,编制“十四五”古城保护规划,出台一系列举措,布局一大批业态,开展一批重大推介活动;

2.推进阳明故里、东浦黄酒小镇、青藤书屋、古城北入口等项目,加快蔡元培纪念馆、徐渭艺术馆、纺织博物馆等场馆建设;

3.围绕“一城、三带、五福”,举办“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系列活动,打造城市文化IP;

4.制定“名人故居保护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一批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

杨颂周

★葛建民

戚建刚

非遗处

文物处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4

打造“圣地兰亭”文旅核心产业平台

1.围绕野生动物园、方特国学文化博览园、中南文旅综合体、绍兴二院兰亭院区(市康复医院)及漓铁老工业基地综合改造提升等项目全面发力;

2.继续做深做实做透“大兰亭”这篇文章,努力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高质量高水平打造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杨颂周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5

打造“浙东唐诗名城”

1.围绕“诗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积极推进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建设实现突破,切实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和核心地;

2.进一步深化诗路研究、创作唐诗之路演艺活动,深入开发唐诗之路旅游产品,推广浙东唐诗之路研学游线,深度经营“李梦白”系列文创品牌,推广“天姥唐诗宴”,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

3.进一步加快天姥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设开发,建成一批以实景印证诗景的景点。

★陈文华

杨颂周

赵  海

办公室

推广交流处(产业发展处)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6

建设绍兴越国遗址公园和宋六陵遗址公园

1.依托“浙东考古基地”,进一步推进越国遗址、宋六陵遗址考古工作;

2.推进越国遗址公园和宋六陵遗址公园建设,深入解码“越文化基因”;

3.加强考古人才培养。

戚建刚

文物处

7

提升“绍兴有戏”艺术创新

1.推进落实“绍兴有戏”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提升计划,加强网络应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艺术创新;

2.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大事件节点,聚焦新时代主题,加强越剧、绍剧等绍兴各种戏曲、群众文化和精品文化等艺术创作,推出更多优秀作品。

★杨坚祥

葛建民

艺术处

公共服务处

8

提升“绍兴黄酒”品牌影响

1.深化“越酒行天下”黄酒文化推广活动,创新举办绍兴黄酒节,利用文化旅游博览会、交易会等平台提升绍兴黄酒知名度和美誉度;

2.继续打磨中日合作拍摄黄酒题材电影《酒·家传》,计划在“东亚文化之都”日本活动上全球首映;

3.推进黄酒小镇项目建设,促进绍兴黄酒与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陈文华

★杨颂周

赵  海

办公室

推广交流处(产业发展处)

资源产业处(资源开发处

注:★为该项工作牵头人;由相关处室按重点清单推进工作,局党委每季度研究一次,每半年向省文旅厅、市政府汇报一次。



附件4

2021年市文广旅游局“三件事”清单


责任领导

三件事

具体事项

工作内容

牵头领导

责任处室、县市区

何俊杰

破一件难事

有效提升名人故居保护力度和激活利用水平

制定出台全市“名人故居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克服在资金、产权、管理等多方面的困难,推动区、县(市)对101处名人故居实施分类指导

戚建刚

文物处

各区、县(市)文广旅游局

创一件新事

抢占绍兴在大禹文化的国内外核心地位

启动绘编《中国禹迹图》和《东亚禹迹图》,用大禹文化串联起城市间、地域间文旅资源的交互和联动。积极转化、落地《绍兴禹迹图》成果,并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和数字技术激活大禹文化和资源。

杨颂周

资源产业处

(资源开发处)

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推动实现国际、国内城市间的文化交流和人文互动盟。

推动文旅部组建“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并在绍兴成立。

葛建民

非遗处

推广交流处

(产业发展处)



附件5

2021年全市重点文化和旅游投资项目清单


序号

区、县(市)

项目数(个)

计划投资额(亿元)

1

市文旅集团

19

204.33

2

越城区文广旅游局

23

260.81

3

柯桥区文广旅游局

21

311.05

4

上虞区文广旅游局

30

413.61

5

诸暨市文广旅游局

45

295.05

6

嵊州市文广旅游局

41

217.25

7

新昌县文广旅游局

27

291.67

合  计

206

1993.77

 

附件6

2021年全市“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清单


序号

区、县(市)

项目数(个)

投资额(亿元)

1

越城区文广旅游局

99

1.84

2

柯桥区文广旅游局

202

4.22

3

上虞区文广旅游局

100

1.96

4

诸暨市文广旅游局

143

2.57

5

嵊州市文广旅游局

129

2.67

6

新昌县文广旅游局

101

0.79

合  计

774

14.05



附件7

2021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清单


序 号

项目名称

实施内容

越城区

柯桥区

上虞区

诸暨市

嵊州市

新昌县

1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

乡镇(街道)文化分馆普及率、综合文化站面积达标率达到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

“城市书房”建设新建

“城市书房”11家,形成都市“15分钟文化圈”。

3家

2家

2家

1家

1家

2家

3

重返“30”强提升公共图书藏量

各县级图书馆年人均新增图书不少于0.06册(按常驻人口计算)

67800册

60000册

46800册

88200册

48600册

25800册



附件8

2021年全市非遗保护申报与创建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名称

创建计划数量

越城区

柯桥区

上虞区

诸暨市

嵊州市

新昌县

全市目标

(含市直)

1

推动越剧申报人类非遗

代表作名录

世界级

/

/

/

/

1

/

1

2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

/

1

1

1

1

1

3

3

非遗代表性项目

省级

1

1

1

1

1

1

8

4

优秀非遗旅游商品

省级

2

3

3

3

4

2

10

5

非遗旅游景区

省级

1

1

1

1

1

1

3

6

非遗体验基地<点>

非遗研学游基地

市级

2

2

2

2

2

2

10

乡村非遗体验基地

市级

2

2

2

2

2

2

15

7

非遗传承基地

市级

3

3

3

3

3

3

20

8

“非遗+旅游”精品线路

市级

2

2

2

2

2

2

10

9

非遗形象门店

市级

5

3

3

3

3

3

20

备注:实际工作开展根据相关文件通知执行。


附件9

2021年全市文旅资源与产业创建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名称

创建计划数量

越城区

柯桥区

上虞区

诸暨市

嵊州市

新昌县

全市目标

1

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

国家级

/

1

/

/

/

/

1

省级

1

/

/

/

/

/

1

2

旅游风情小镇

省级

1

1

1

1

1

1

1~2

3

景区城


4A

/

4A

/

4A

/

1~2

4

景区镇

5A

/

1

1

1

/

/

1

4A

1

2

1

1

1

1

6

3A

2

2

3

4

2

/

12

5

景区村

A级总数

15

15

15

20

20

25

110

3A

2

5

2

4

2

5

20

3A示范村

4

4

4

4

4

4

20

6

省等级民宿

金宿及以上

1

1

1

1

1

2

2~3

银宿

1

5

1

1

1

5

10

7

民宿助推乡村旅游试点

省级

1

1

1

1

1

1

1

8

乡村旅游重点村

国家级

1

1

1

1

1

1

1~2

9

山地旅游试点单位

省级

1

1

1

1

1

1

1

10

A级旅游景区创建/资源评估

5A

/

2

/

/

/

/

1

4A

1

1

2

/

1

1

2

3A

1

1

1

1

1

1

6

11

千万级核心景区培育

省级

1

1

1

1

1

1

3

12

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省级

1

1

1

1

1

1

1~2

市级

1

1

1

1

1

1

6

13

研学游基地(营地)

省级

1

1

1

1

1

1

1~2

市级

2

2

2

2

2

2

10

14

各类“文旅+”产业融合基地

省级

3

3

3

3

3

3

10

15

文旅融合IP培育

省级

2

2

2

2

2

2

6

16

特色文化旅游线路

省级

3

3

3

3

3

3

18

17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省级

2

2

2

2

2

2

6

18

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省级

1

1

1

1

1

1

1

19

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

省级

1

1

1

1

1

1

1

20

文化产业示范单位

省级

1

1

1

1

1

1

2

21

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

市级

1

1

1

1

1

1

6

备注:表中新出现的名称为省厅2021年工作计划中提及的创建项目,实际工作开展根据省厅文件通知执行。



附件10

2021年全市文物工作清单


序号

工 作 内 容

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分别达到75%和45%;民居类文物建筑(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建档率80%;至少完成5处文物建筑的修缮,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完好率达到65%以上,文物安全管理责任人公告公示完成100%。

2

名人故居修缮、消防安防提升以及新对外开放(或陈列更新)各1处以上

3

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完成推荐公布不得低于10处。

4

县(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编制完成率100%,文物保护单位“两划”公布完成率达到100%。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