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遗珍——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 |
||
|
||
2020年12月31号,绍兴博物馆携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丝路遗珍——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在绍兴博物馆书画一厅开展。 本次展览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和“丝路梵音”三个部分,遴选了182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配合以石窟壁画还原及视频、投影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全方位地展现新疆缤纷灿烂的历史文化与千百年来各民族共生共融的生活画卷。
丝路雏形
夏商周时期,天山南北不同的地理单元,产生了以农耕为主聚落而居的绿洲文明和以游牧、畜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的草原文明。
早在商代,中原与西域就有玉石交易,而中原的丝绸最迟在战国时期就已传入西域,表明两地在张骞通西域之前就有着密切联系。
作为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这一时期的新疆引领了文化交流的浪潮,丝绸之路已初具雏形。
丝路华章
汉唐盛世为古丝绸之路留下了最为绚丽的华章。 汉唐的胸襟与自信承载着别样的盛世华章,西域各地呈现出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兼容的盛况 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形成了以汉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中华文化圈。
丝路梵音
4世纪至10世纪,佛教在新疆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以佛教为主,多种宗教和谐共存的格局。 这是西域佛教史上高僧辈出、塔寺林立的辉煌时代。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遍布西域各地,拥有我国时代最早、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 千年间,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绸之路上,以鸠摩罗什等为代表的西域高僧为传佛法持箧东进;法显、玄奘等中原大德为求真经负笈西行,经年络绎不绝。
同时设立展览互动区 观众能通过游戏了解丝路文化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