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题

东亚文都·绍兴|赏味古城历史沉淀下的美食

发布日期:2021-04-0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饭稻羹鱼、火耕水耨”是越先民饮食生活的主要特点,燃起了越地原始多彩的饮食文化之火。绍兴菜在春秋时期就一直被保留到现在,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发展演变现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绍兴菜以淡水鱼虾河鲜及家禽、豆类为烹调主料,注重香酥绵糯、原汤原汁、轻油忌辣、汁味浓重,而且常用鲜料配以腌腊食品同蒸同炖,配上绍兴黄酒,醇香甘甜。

在“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启动仪式暨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合作机制到来之际,绍兴文旅发布推出东亚文化之都系列专题,今天带你走进绍兴古城,品尝一道道招牌菜,回味一段段历史。


历经岁月的味蕾经典

是这座城的文化与记忆


特色美食之清汤越鸡

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是越国的都城,其饮食文化已是相当丰富,世上第一部养鱼的专著《养鱼经》由越国大夫范蠡所著。

越人已重视植物改良和禽畜之养,享有“越菜之王”美誉的绍兴名菜“清汤越鸡”源出于越国之地。

清朝皇帝乾隆游绍兴时吃过此菜,连声称好。此后,这个菜就成了朝廷的贡品。这道名菜几经绍兴厨师的改进,加上火腿、香菇、笋片作辅料,更具特点。所以来绍兴就不要错过这道菜啦!

特色美食之绍三鲜

相传绍三鲜始于南宋,由绍兴首富张员外府上的家厨首创。他用稽山放养的土猪肉做成肉圆,将越鸡炖汤,还把一早在鉴湖钓到的鱼做成鱼圆,并加入田野里新鲜采集的各类蔬菜,以及山笋、河虾、火腿等食材用汽锅蒸制。

宋高宗赵构品尝后大呼“鲜哉、妙也”,因得知这道菜的食材汇聚了越州稽山、鉴水及田野之精华,因此得名“绍三鲜”,还提笔写下“绍祚中兴”——“绍兴”因而得名。

特色美食之梅干菜焖肉

梅干菜(即乌干菜)是绍兴的著名特产。绍兴梅干菜油光乌黑,香味醇厚,耐贮藏。可分为白菜干、油菜干和芥菜干三种,芥菜干又以“百脑芥菜”的品种腌晒干菜为上乘。梅干菜加上红烧肉,肥而不腻,鲜香可口。

推荐饭店:绍兴咸亨酒店餐厅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鲁迅中路179号

鲁迅笔下《孔乙己》中提到的餐厅,俨然已经成了绍兴的旅游名片。门口有“孔乙己铜像”,1楼跟“食堂”有点像,“先买卡再点餐”;2楼是“炒菜”的,“仿古”布局“绍兴味十足”。

绍兴醉鸡

绍兴是花雕酒的著名产地。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以花雕酒烹调而成的“醉鸡”也就成为江浙一带的名菜。“醉鸡”不但闻起来酒香扑鼻,吃起来鲜嫩多汁,而食后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推荐饭店:绍兴菜馆(解放南路)

地址:越城区解放南路89号春天百货4楼(近前观巷)

花雕醉黄鱼

这道菜的来历,要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刚到浙江上任的胡宗宪,想把鳜鱼作为贡品进贡到京城,但长途运输中活鱼保鲜是个难题。于是胡宗宪的师爷——绍兴人徐渭徐文长,帮他想出了办法。

徐文长用绍兴民间的单鲍手法,将花椒盐均匀擦在鱼身之上,腌制一段时间后佐以绍兴花雕酒进行清蒸。更重要的是腌制过的鳜鱼能长时间保存,彻底解决了无法长途送鱼的困扰,成功将这道“花雕鳜鱼”进贡给了嘉靖皇帝。

特色小吃之黄酒小笼

这道菜就是绍兴的一道传统小吃,也就是黄酒加小笼包,网上还有人说会不会吃了这个黄酒小笼算酒驾?

事实上黄酒在小笼包中只占的1-3%左右,一般情况下,吃一笼(8个)的酒精含量一般不会达到酒驾标准。不会影响开车!担心酒驾的小伙伴们不用担心啦,放心来吃!

特色小吃之茴香豆

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的孔乙己吃茴香豆写“茴”字的四种写法,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在绍兴这成为了最民间的小吃。

茴香豆酥软清鲜,香味浓厚。茴香豆表皮起皱呈青黄色,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满口生津,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民间认为茴香豆“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因而有“桂皮煮的茴香豆,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运来芽青豆,东关请来好煮手,嚼嚼韧纠纠,吃咚嘴里糯柔柔”的民谣。

特色小吃之油炸臭豆腐

油炸臭豆腐是必尝不可的,和长沙的臭豆腐黑黑的外表不同,绍兴的臭豆腐仍然保留了金黄的外表,外表酥脆,里面确是软软的,喜欢吃的人会觉得闻起来香香的,别忘了在外面涂上一些酱料,有甜酱和辣酱之分,绍兴的臭豆腐满街都是,不怕找不到。

要去绍兴小弄堂里的才够味,笑眯眯的老人守着暖烘烘的炉子,窄窄的巷子里是年长日久的安宁的味道。

特色美食之糟鸡

绍兴是盛产黄酒的历史名城,几千年来可以说“田舍家家藏家酿,驿路处处飘酒香”。每逢冬酿季节,家家自酿老酒。

越鸡在绍兴被视为滋补菜肴,人们将鸡用盐擦后,外面用纱布包住,再用酒糟腌渍几天,这样既不使鸡变质,又增添鸡的酒香气味。

口味:咸鲜适口、糟香醇厚、富有回味的特点,并以咸鲜入味、糟香入味而著称。


绍兴古城

2500多年城址未变

岁月的流转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文化宝藏

来绍兴

品尝这里悠久的美食文化!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