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分的《觉醒年代》爆火出圈!来绍兴,致敬革命先辈!
发布日期:2021-04-1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近日,有部电视剧不仅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它不是什么偶像剧,而是一部党史题材献礼剧——《觉醒年代》。

不仅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了那些闪耀着思想光辉的革命先驱追求真理的赤子之心,也激起了当代年轻人的心中热血。

在这部剧里,众多绍兴人集体亮相,他们是:倡导“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以笔代戟、直呼“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根本触及不到人们的灵魂的”教育部佥事鲁迅;参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青年领袖周恩来;以及罗家伦、俞秀松等。

绍兴,是一块革命热土,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故事。电视剧没看过瘾,让我们以另一种方式,与这些革命先驱“0距离”接触吧。

01 鲁迅故里

鲁迅先生是一位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位革命家,他的思想化为书中的字句,熔铸成枪炮弹药,将社会的腐朽黑暗剥离出来,照亮了中国近代革命历史,更是引导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一大批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战斗。

他出生于人杰地灵的古城绍兴,于绍兴府城内东昌坊口的一个书香门第内长大。在《朝花夕拾》一书中,鲁迅先生就回忆过这里的童年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也为大家所熟知。百草园,原是周家新台门的一个菜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鲁迅先生的乐园。

而在三味书屋的学习,虽然避不开“旧式教育”的标签,却也为鲁迅先生日后走上中国现代文坛和成为民族脊梁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鲁迅中路241号

02 蔡元培故居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为我国的教育、文化、科学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一生培植了无数革命青年。

蔡元培故居是蔡元培出生和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是一个颇具绍兴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也是中国唯一专门介绍蔡元培一生事迹的名人纪念馆。

如今,故居大厅前厢房、大厅及两边间、座楼前西厢房及座楼西边间均辟为“蔡元培生平史迹陈列室”,介绍其一生业绩。

在蔡元培小的时候,他独自在楼上读书,忽然楼下房宅着火,家人抢火、呼救,唯独不见小元培。蔡元培的父亲心急如焚,直冲上楼,跑到书房一瞧,没想到蔡元培正坐在书桌前一心一意地念书,连楼下发生的火灾都浑然不知。正因为他的勤奋好学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蔡元培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累积了丰富的学识,成为一名杰出的大教育家。

地址:绍兴市区萧山街笔飞弄13号

03 周恩来祖居

这里由周恩来祖居、风范园(纪念馆)、纪念广场三个部分组成,曾是周恩来同志小时候生活、学习过的地方,也是他1939年回乡宣传抗日的重要场所。现为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和省红色之旅经典景区。

馆内丰富的陈列内容,生动地展现了周恩来与故乡绍兴的密切关系和1939年3月周恩来在绍兴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生动场景,再现、讴歌了一代伟人平凡而光辉的一生。

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身份,从重庆辗转回到绍兴。此行名义上是“祭祖扫墓”,实际上是动员人民积极抗战。周恩来在绍兴紧张地工作了4天,时间虽短,但是他总结提炼“绍兴精神”以激励绍兴人民,为推进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日夜奔劳,为指导党的工作而不辞辛苦,给故乡人民带来了抗日救国的勇气和力量,带来了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希望。

馆区设有《不朽的旗帜—党风楷模周恩来》、《我是绍兴人—周恩来与故乡绍兴》等主题展览。同时,结合时代主题,策划与举办《为民、务实、清廉党风楷模周恩来》、《周恩来与元帅们》、《周恩来家风展》、《世纪伟人腾飞梦——周恩来与两弹一星》、《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纪念周恩来总理珍品展》等临展及图片展20余次,以此传承红色精神,强化党史学习教育。

在丰富展陈内容的基础上,馆区打造“宣一次誓言、看一次展览、听一堂党课、作一次交流、读一本书籍”的主题党日“五个一”活动品牌,为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搭建丰富多样的学习平台。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劳动路369号

04 俞秀松故居教育基地

俞秀松故居教育基地由俞秀松故居、俞秀松纪念馆、俞秀松烈士陵园三个部分组成。

俞秀松故居是俞秀松生命的起点,也是秀松精神的发轫地。故居坐北朝南,属晚清四合院式楼房建筑,二层木结构,距今已有135年,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里面保存有俞秀松的各类通信手稿以及俞秀松卧室、书房等,俞秀松的童年时期便是在这里面度过。1908年,俞秀松在临浦高等小学读书时,由于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他“深痛祖国至沦亡”,在幼小的心灵里就萌发了反帝救国的志向。

俞秀松勤奋好学、善于思索,经常阅读《新青年》、《民国日报》等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报刊,从中汲取营养,使他愈发坚定了反帝救国的志向。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地投身到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浪潮中去,并成了杭州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开始了其光辉而坎坷的革命生涯。

俞秀松纪念馆是2019年在俞秀松烈士诞辰120周年之际竣工开馆,重在表现青年俞秀松的“革命状态”,是俞秀松革命事迹的集中展示。纪念馆分上下两层,包括陈展区块和功能区块两部分,通过前言、少年壮志、求学一师、党团先驱、戎马春秋、留苏生涯、新疆岁月、秀松长青7个单元部分真实呈现俞秀松烈士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俞秀松烈士陵园,是秀松精神继续传承之地。陵园始建于1987年,当时仅有一个纪念碑,后来在1999年俞秀松诞辰100周年之际进行了扩建改造,改名为俞秀松烈士陵园。纪念碑上正面横刻的“俞秀松烈士陵园”由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于1985年所题。在陵园最高处的纪念碑上纵向镌刻的“俞秀松烈士永垂不朽”由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于1988年所题。

地址:绍兴市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689号

05 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

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由梁柏台事迹陈列馆与梁柏台故居组成,周边还有梁柏台烈士碑亭、梁柏台大桥等场所与设施。梁柏台红色教育基地为浙江省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绍兴市首批红色旅游景点。

梁柏台事迹陈列馆通过实物陈列、视频展示、场景还原等多种形式,生动再现了梁柏台烈士的一生,以此纪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重要领导人、红色宪法与人民法制奠基人。

馆内设有出生求学、远赴苏俄、瑞金岁月与革命伴侣四个主题部分。出生求学部分展示了生于动荡岁月的梁柏台在经历教育与各种运动洗礼后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成长为革命进步青年的历程。远赴苏俄部分展现了梁柏台毅然赴苏留学,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组织与司法工作积累丰富经验的过程。瑞金岁月展示了梁柏台在中央苏区三年时间为建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政权做出的杰出贡献。革命伴侣部分展示了梁柏台革命伴侣周月林的一生。

地址:绍兴市新昌县沃洲镇银顶山村

06 叶天底故居

叶天底烈士纪念室位于上虞区丰惠镇虞光村浙东古运河北岸,主要展陈了烈士的生平和他在革命生涯中的重大事件及对党和人民做出的重要贡献。

叶天底故居建筑始建于清代中晚期,总占地面积319.6平方米,建筑面积227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由主楼,东、西侧厢,照墙及天井组成的三合院。故居为一幢硬山造、三开间、穿斗式砖木构架的清代两层楼房建筑,坐北朝南,通面宽11.60米,通进深10.50米。屋前为天井,筑砖墙并设门斗护卫,门斗坐西朝东,门斗前立有一块雕花青石碑,上镌刻钱君陶所题“叶天底烈士纪念碑”字样。

故居现辟为叶天底纪念室,陈列叶天底生平事迹。明间大门上方悬挂胡愈之所书“叶天底纪念室”匾,两侧檐柱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楹联,陈列室正中为一尊叶天底半身塑像,主要展示了中共上虞党组织建立经过、叶天底与独立支部活动、八县联合秋收起义、叶天底在狱中斗争等情况,并存有部分烈士书信、手稿及生前所用的床、桌、衣柜等遗物。现故居有“叶天底烈士生平史迹展”和叶天底烈士像一尊,供人们瞻仰和缅怀,是绍兴市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绍兴市上虞区丰惠镇谢家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