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的绍兴“风景”,再次引发全网点赞! | ||||||
|
||||||
编者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疫情特殊之年,绍兴文旅心系民生、着眼发展,在挑战中发现新机遇,奋力开创文旅融合“星光灿烂”新局面。在市“两会”即将召开之际《绍兴日报》对此进行了专版报道,讲述绍兴文旅在抗疫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出“先手棋”、下“及时雨”、打“实字牌”,到“全域旅游有新突破”,成功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再到“十四五开局谋篇布局”的坚实脚步。文章发布当天即引发全网热议,文旅中国、浙江新闻客户端、杭州日报等重量级媒体第一时间关注并刊发相关报道。现公众号予全文刊载,供大家学习交流。 绍兴文旅融合星光灿烂 记者 周能兵/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绍兴,损失巨大,所有景点景区一度关闭,饭店、旅行社几乎停业....绍兴旅游业一下陷入困境。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快速反应,及时应对,通过下沅调研,深入调查,反复研究,出“先手棋”下“及时雨”打“实字牌”,在战“疫”中采取各种措施及时应对,打出了一整套漂亮“组合拳”,为全市文化和旅游发展提振信心,给全市旅游企业以帮助,引导企业冲出困境,走出难关。 市文旅局与交通银行战略合作,向文旅企业授信300亿元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先后制定了推进文,旅企业“两战赢”工作“十大机制”、支持旅游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措施》复兴行业《十条政策》金融服务文旅企业《十大措施》等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业抗疫防疫和行业振兴;第一时间以3500万元“真金白银”支持全市涉旅企业;举办“政银企合作对接会”,与交通银行战略合作,向文旅企业授信300亿元;对接担保公司成立1个亿的文旅专项担保额度;落实专项奖励资金2585.3万元,惠及旅游企业316家;落实全市52处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年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工作。 激发文旅消费潜力才能真正让文旅企业走出困境。这一年里,绍兴市、诸暨市成功创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及时发布推出了“绍兴市十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制定印发了《绍兴市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培育认定办法》。 举行“周游绍兴 互游共通万名游客游绍兴”欢迎仪式 跨省旅游开放后,绍兴全面落实“周游绍兴 互游共通”专项活动,投入4000万元推出绍兴旅游线上优惠立减活动和绍兴住宿消费激活行动,全面帮扶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涉旅企业复苏。 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向全国网友推介绍兴文化旅游 组织开展“美丽家乡 绍兴有约”市、县、乡三级和抖音主播网络直播互动宣推活动,抖音平台总体曝光2156.7万人次。开展线上OTA(在线旅游服务商)宣传营销活动;牵头开展提振信心促进消费怡居行动,积极发动星级饭店等行业企业参与寻味行动;组织参与“千万红包游浙江”一浙江省文旅行业“春光计划”活动等。 风浪之中,舵稳帆正,危急之时,智胆皆现。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战“疫”中快速反应,弓|起中国旅游界的关注。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绍兴旅游的探索和实践,为全国提供了绍兴样本、绍兴模式和绍兴经验。 2020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9764万人次,同比恢复85%,实现旅游总收入1097亿元,同比恢复84%,恢复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战“疫”中表现突出,6个团队、18名个人被评为省级文旅系统疫倩防控一线先进典型。在艰难之年,绍兴文旅闯出了一条突围发展之路。 “跟着课本游绍兴”这句闻名全国的宣传语,使鲁迅故里及周边景点的风光风情成了浙江首批示范级文旅TP。目前,绍兴正进一步激活“历史+人文”“风貌+产业”“魅力+活力”的文商旅融合因于,使绍兴城市文旅融合大步走向新境界。 绍兴整体推进古城保护、利用、创新和建设,正在实施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古城项目群”建设,使绍兴古城形成宜居宜游、主客共享的文化休闲旅游空间。鲁迅故里步行街、仓桥直街步行街、书圣故里步行街、迎恩广水街等地,文商旅正进一步融合,千年古城正被激活,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新平台。古城区正植入古城过大年、古城故事牌计划等软性项目,文商旅融合发展正走向“立体化”发展之路。 “一廊三带”π型文态空间格局 绍兴正大力实施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一廊三带”建设,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项目“百千计划”,高标准推进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古城项目群”等重大文化产业平台和文旅项目建设,投资超过千亿元。 去年,优先推进167个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并加快培育文商旅融合的千亿级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国际文化会客厅”、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越来越多的文旅资源转化成文旅融合的“硬核”。去年绍兴成立绍兴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和绍兴文旅IP研究中心,以“点化”激活更多的文旅资源。绍兴推出了乡村旅游一绍兴春季+大网红打卡地、十条精品茶游线路、十条经典研学游线路和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绍兴打造“研学之城”,推出研学游标准,推进绍兴城市从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向世界级研学旅游目的地迈进。 百县千碗活动现场 绍兴文旅推出“百县千碗”美食商业街(园)特色美食体验(示范)店旗舰店创建工作,开展舌尖上的相遇一绍兴“百县千碗”美食“金名片”展示、名士宴、唐诗宴、黄酒宴、越菜特色推广“活动,让绍兴美食与绍兴文化、旅游融合,打造舌尖上的绍兴文旅IP。 去年,我市启动“云上唐诗之路”缴话工程,推进唐诗驿站样板打造,推出“空中、山间、陆路水上、云端”五条唐诗之路线路,激话唐诗之路文旅IP。 全域旅游发展成为文旅融合新亮点。2020年,新昌县成功创建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柯桥区列入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创建名单;上虞区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柯桥、上虞嵊州、诸暨成为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柯桥、新昌成为浙江省首批五A级景区城。一批风情小镇、特色小镇脱颖而出。、 外婆坑村 “万村千镇百城”景区化提升工程有了新突破。东澄村棠棣村、外婆坑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绍兴有165个村成为省3A景区化村庄,形成了绍兴全域旅游发展亮丽风景。一批金桂级、银桂级品质饭店、金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金银鼎级特色文化主题饭店星罗棋布在绍兴各地,成为人们向往的“诗和远方”。 在文旅融合中,绍兴文旅公共服务优化升级,文化场馆建设持续推进。绍兴博物馆新馆绍兴美术馆绍兴艺校改扩建工程等一批文化设施投入建设,新建成一批“城市书房”,启动“民宿+图书馆”“驿站+图书馆”等文旅服务新模式,“绍兴有戏”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持续提升,为文旅融合助力。 绍兴文旅融合的一个重要充点就是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利用。去年,“浙东考古基地”落户绍兴,绍兴宋六陵2号陵园遗址绍兴王阳明新建伯府遗址入选2020年度浙江省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宋六陵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我市正推进平水盆地越国王陵区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和越国遗址公园建设,以解码越文化基因。 去年,绍兴黄酒、《兰亭序》、越剧、西施传说等7个项目入选首批20项“浙江文化印记”,绍兴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旅行目的地推荐评论区人气最高景观地。绍兴文旅融合已成为人们心中的“样板地”。 去年9月4日,文化和旅游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候评城市进行终車,绍兴终审得分名列候评城市第一。绍兴成功创建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成为绍兴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意味着绍兴登上了世界文化的高峰。绍兴成为东亚文化之都,得到中日韩三国的共同认定,这标志着绍兴城市走向国际化,有了新的大平台。 东亚文化之都不是单个国家实施的项目,而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实施的中长期文化合作的战略性项目,以形成东亚文化的共同体。东亚文化之都也是我国立足长远与日8韩在文化领域共同推进务实合作、重点打造的东亚区域文化合作与交流品牌、旅游城市和文化城市品牌。 绍兴成为东亚文化之都,还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存、文物保护利用、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城市文化与旅游空间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文化城市创建工作,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带动城市文化消费和文化经济繁荣,从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绍兴古城 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创立的国际城市文化名片,为当选城市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充满活力的国际交流平台,对推动国内城市文化建设、亚洲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和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都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是真正的国际城市品牌。 绍兴当选为东亚文化之都后,在国际舞台上,有了自己更大的展示空间,通过“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旺城”,满足人民对文化的美好生活新期待,能较好地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绍兴走向国际化的新起点。 东亚文化之都是推进国家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特色,彰显中国精神的主要平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赋予东亚文化之都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使命。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表示,东亚文化之都,是绍兴城市发展的新机遇,是绍兴城市发展战略的新的印记和符号。历史文化名城与东亚文化之都如绍兴城市的双翼,只有双翼齐飞,绍兴文化方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东亚文化之都,是个国际化的大平台,它立足于东亚,延伸至东盟欧洲,只要激话好这个平台,绍兴文化旅游的发展和创新,就能呈现出无限的活力。东亚文化之都,显示出绍兴文化和中国文化的高度。东亚文化之都的绍兴,须在国家站位上,胸怀大局,放眼世界,把握好走向国际化的新机遇,将东亚文化之都建设工作常态化,开拓出与欧洲文化之都、东盟文化城市等世界文化之间交流合作的新途径,让绍兴大步走向国际化。 去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积极参与西安、上海等四个“绍兴周”活动,全面推介绍兴文化旅游,与四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还牵头组织“活力浙东南旅游联合体”宣传营销活动,开展全国文化名家“活力浙东南”文旅地标打卡等活动,组织重点文旅企业参加中国义乌文化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杭州都市圈长三角旅游合作采购大会浙江省(北京)旅游交易会、宁波国际旅游展等,徼话绍兴文化旅游,为绍兴走向国际化“热身”。 今年是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亚运”基础年,绍兴文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仓桥直街 袁云/摄 何俊杰表示,绍兴文旅将以世界文化高峰的眼界,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以更高的站位谋新篇,推进绍兴文化旅游的新发展。全市文旅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系列决策部署,紧盯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目标,以举办“2021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为契机,利用重大平台和重大抓手,继续“重塑城市文化体系,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文旅融合样板地”。 牛年怎么干? 何俊杰说,重点是抓三件大事,全力擦亮“名城”和“文都”两大金字招牌,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古城能级,以高质量公共服务为抓手彰显古城地位,实施文化解码工程扩大古城影响力。今年将举办“10+X"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推动“东亚文化之都城市联盟”的成立和秘书处落地,做长三角最具文化标识度城市,做城市国际化的排头兵。全力争创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力打造场景式、沉浸式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示范区。全力实施“亚运城市”计划,实现杭绍甬公共服务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创建更多的五星3A级景区村,启动红色旅游,实施100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 何俊杰表示,牛年,绍兴市文广旅游局要在抓项目上有新突破,推动实施绍兴“三大文化带”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清单落地;在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上有新突破,围绕“诗画”“山水”“佛道”“名人”四大主题,切实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和核心地;在文旅标准化上有新突破,围绕打造“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推动研学旅游标准建设,推动确定研学旅游全国标准,做实成为“中国研学旅游第一城”的目标。在考古与文物保护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推进越国遗址、宋六陵遗址考古勘探,持续解码“越文化基因”。在文旅市场“智治”上有新突破,并在城市建设和旧村改造过程中,推动“名人故居保护计划”的落地,提升名人故居保护力度和激活利用水平。 何俊杰说,2021年是绍兴重塑城市文化体系的关键之年,我们要高标准办好东亚文化之都绍兴活动年、高标准推进“一廊三带”建设等活动,以世界文化高峰的标准来推进绍兴文旅融合新发展。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