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用2天1晚,体验绍兴最有江南味的特色之旅

发布日期:2021-11-1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

绍兴古镇很多

绍兴文化底蕴深厚

绍兴风景很是美丽

今天小师爷带着大家去探寻

绍兴的吃喝玩乐

两天一晚游

我们一起向着绍兴出发!

路线安排

Day1:绍兴高铁北站-仓桥直街-阿丘十碗头-青藤书屋-畅艺园民宿

Day2:安昌古镇-走一路吃一路-兰亭风景区-返程


历史老街 | 仓桥直街

绍兴是水城,河道纵横,人们常以以舟代步,可以乘坐乌篷船穿行在绍兴城区,小船次第穿越过会祖桥、姒家桥、庙下桥、望陵桥,每座都很有看点,也为这里增加了很多古意。远远见到仓桥直街,烟雨朦胧间,似乎回到鲁迅幼时的绍兴。

仓桥直街并不是每个城市一条的旅游复古街,这里还有着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景区南部多数为各种小店,往北走游客变少,生活气息渐浓,让人心生喜欢。

仓桥直街在绍兴老城西侧,南边接鲁迅故里景区,北连府山河城市广场,是绍兴旅行必到的一站。

仓桥直街背后的小巷子就是临水的,这里依然有着“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光。

仓桥直街上也有不少小店,手绘地图,明信片等等的手办可以在这里置办,另外这里还有几个纪念馆,可以选择喜欢的参观。虽然已经商业化,但是仓桥直街依然有很浓的生活气息,不时总能看到绍兴人晾的梅干菜,这可是绍兴人的心头之好,不过外人吃来可能有点过咸了。

踩着晨光走在青石板铺着的小路上,听着路两旁商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若是恰好遇到热情好客的当地人,他还会停下来跟你打声招呼。

远离城市的喧嚣,走在仓桥直街的小路上,去感受一下久违的安宁与舒适。

典型的青石板、湿苔藓、乌篷船,一派小桥流水人家景色。街道两旁是绍兴特有的台门建筑,还有不少商店和餐馆、特色小店和展览馆。在街头漫步,你会遇到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满满的生活气息,还能感受到老街不紧不慢的生活节奏。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仓桥直街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南50米


绍兴菜馆 | 仓桥直街

阿丘十碗头是仓桥直街名店,十碗头是绍兴最正式、最隆重的宴席之一。食材工艺并不复杂,力求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的原味。这里味道很地道,性价比也高,小师爷推荐绍三鲜和醉蟹哦~

【话梅花生】加话梅煮的花生看起来很奇怪,结果一吃就很惊艳了,开胃首选,推荐。马蜂窝@晓阳Chosen【素烧鹅】江南常见的小菜,很家常的味道,这个菜真的不咸还很便宜。马蜂窝@晓阳Chosen【芋艿排骨】芋艿烧排骨,很实惠的一大份,非常下饭,吃肉党首选。

【霉苋菜蒸豆腐】霉苋菜在蒸的时候加入嫩豆腐,嫩豆腐浸在霉苋菜梗的汤汁之中,实在是鲜。

【醉蟹】绍兴特色之一,好吃!

这家店毫不起眼,环境像上个世纪,菜品却很多,绍兴家常菜这里都有。来个苋菜蒸豆腐,加上一杯加饭酒,很老绍兴的味道。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仓桥直街步行街244号(人民西路)

电话:0575-88809365;13017713312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 11:00-14:00 16:30-20:30


名人故居 | 青藤书屋

绍兴有很多的名人故居,不管你住在哪里,相信你附近一定就有可以参观的故居,这也说明了绍兴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青藤书屋很小,只有一个小院子加上三两间小房子。

里面的展品除了一些介绍和徐渭用的文房还有几幅徐渭的真迹,看看大师的画作还是值的。

书屋之东有一小园,园内种植徐渭生前所喜芭蕉、石榴、葡萄等植物,书屋之南有一小园洞门,里面有徐渭手植青藤一棵及一方盈池(称天池),园门上刻有徐渭手书“天汉分源”四字。

书屋范围不大但精致、幽雅,是绍兴现存的一处具有文人园林特色的建筑。

徐渭是地道的绍兴人,在嘉靖年间的抗倭斗争中立下大功,后因其上司——胡宗宪被下狱忧愤相加,生活痛苦。释放后流落在边疆各地,晚年只能落魄的卖掉藏书为生,孤独终老。

青藤书屋是一处具有园林特色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整个园子非常适合下雨天逛。光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贮足了诗。

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后观巷35号

电话: (0575)85134986

营业时间:1/1-12/31 08:30-17:00


老街风味 | 安昌古镇

绍兴的古镇中,安昌是名声最响亮之一,进入安昌古镇,一眼望去最打眼的肯定一排排腊货,腊肠、酱鸡、酱鹌鹑、酱鹅、酱猪肉、酱排骨、酱猪、鱼干……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一到冬天,安昌的腊肠就挂满了檐廊,从2000年开始,每年的“安昌腊月风情节”都能吸引众多游客。

河边的廊棚下,兜售着安昌人自制的小吃和生活小玩意。乘坐乌篷船沿河游览,是许多人选择安昌的理由。跟随船只的游走,看的是三里街市的古朴气息。

这里没有乌镇周庄浓重的商业化气息,有的只是最淳朴的江南风情。

这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老街台门……柔情似水的诗意温柔里更有一丝富于人情味的生活气息。

这里还能看到即将失传的传统手工艺,从扯白糖到手工布鞋,都可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

临街随处可见几十年如一日的小店和记忆里儿时的美味,仿佛时光都静止了~


《舌尖上的中国》捧红了安昌的仁昌酱油和腊肠,来的人总免不了要带些回去。河岸边密密麻麻挂着的腊肠,也早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

每到腊月,古镇人家都会晒制腊肠。腊肠灌好后,都会被挂在自家房前的河边通风晾晒,在冬日阳光下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制作安昌腊肠除了要选用肥瘦相间的上好五花肉,更重要的秘诀要归功于甘醇的酱油,而这种腊肠的制作方法更是上过《舌尖》。

腊月一定要来这里,闻闻空气里飘来的酱香味。这时,暖一壶黄酒酌,切一盘腊肠品,在倚河的老街惬意地享受时光更是妙哉~

扯白糖是绍兴民俗,过年时喜用糖块来祭祀,寄望来年生活甜甜蜜蜜。而从明清传下来的扯白糖手艺,在安昌得以保留和传承。

扯糖师傅的手法娴熟,让人赞叹不已。只见粗大的糖膏条在师傅手中上下翻飞,自如得像在绕一缕缕白色线团。随着不断的拉、甩,糖膏条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好看的弧度,像飞泻的瀑布一般,散发出阵阵醇香,让人惊叹不已。

在白糖冷却之前,迅速把它剪成糖块,就成了晶莹剔透的麦芽糖了,放进嘴里,味道甜而不腻,让人回味~

整条古镇街道上每家每户都在兜售自己风味的酱货,每一样都色泽诱人,光香味就让人垂涎三尺。

       根据酱鸭风干的时间,不同阶段的酱鸭味道也是不同的,本地人更喜欢一个月以上的酱鸭,讲究肉质紧实,脆弹干香。

来安昌古镇,自是不必说要去吃一吃臭豆腐了。豆腐经选料、配卤、浸泡、发酵、晾干、油炸制作,色泽黄亮,外脆里松,“闻着臭,吃着却很香”!

©公号/绍兴旅游委员会

茴香豆是绍兴的特色小吃。茴香豆表皮起皱呈青黄色,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回味咸香~

安昌人十分会用酱油,风干的酱鸭香肠的调味品就是它。也是这祖传的手艺让安昌人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记得买点吃吃看,一个字:香!

河边的廊棚下,兜售着安昌人自制的小吃和生活小玩意。从扯白糖到手工布鞋,都可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老手艺。乘坐乌篷船沿河游览,是许多人选择安昌的理由。跟随船只的游走,看的是三里街市的古朴气息。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安昌镇镇中路2号

电话:0575-82388580


书法圣地 | 兰亭

© | 潘国绍

兰亭以曲水流觞为中心,环绕着流觞亭、鹅池亭等,流觞亭即为《兰亭集序》的完成地,现在成了仿古活动的聚集地。

兰亭的石碑非常之多,其中以鹅池碑、兰亭碑、御碑最为有名,碑外有亭,景区内各色小亭点缀林间。

鹅池亭前的石碑相传“鹅”字为王羲之亲手提笔,“池”字则为王献之补写,父子共同写下这一石碑成了一段佳话。

亭中御碑是清代原物,碑底须弥座,碑冠勒云龙浮雕。碑阳面为康熙御笔“兰亭序”,碑阴面为乾隆御笔《兰亭即事》诗。

墨华亭墙上镶嵌着历代文人的字碑,跨进祠院正厅中间一幅王羲之画像,两边是王羲之的传本墨迹。

信可乐也亭,闻其名便让人觉得喜欢。

骋怀亭在景区深处。

驿亭在“曲水流觞”附近。

御碑亭中立有一巨碑,正面是康熙帝所临摹的《兰亭序》,背面为乾隆帝所写的兰亭即事诗,因此也被称为祖孙碑。

御碑亭的重檐翘角上挂着铜铃,风吹铃响,铃声悠扬。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兰亭风景区最热闹的时候,众多书法爱好者汇聚在此,参加一年一度的兰亭书法节。

书法节期间会有晋圣、曲水流觞、书法展览等活动,可以来感受浓浓的书法气氛。

兰亭风景区的书法博物馆则担当着每年开幕式的重任。踏进博物馆大门,大大的“之”字映入眼帘。博物馆里不仅有生动有趣的兰亭故事历史图解,常常有宝贵难得的书法展览。

书法展览在地下一层,位置不明显,很容易就被人忽略。进入地下的书法展览,仿佛进入另一片广阔的天地。让人情不自禁慢下来,细细品味。

每到农历三月,一大批来自各国的书法家聚会于兰亭,他们或晋谒书圣、寻访古迹,或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或泼墨挥毫、交流书艺。

地址:绍兴市柯桥区兰亭街道

电话:0575-84606885


绍兴

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这里有青砖斑驳的古镇

有美轮美奂的日出日落

有划在记忆中的乌篷船

更有慰藉人心的绍兴味道

找个时间来绍兴走一走

去感受鲁迅笔下老绍兴最真实的人间烟火

去品味那回味悠长的美食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