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船”承》:水乡人对船文化的深情守望
发布日期:2021-01-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千年运河焕新生。

昨天,在城区松陵村浙东古运河·绍兴段河岸一侧一艘船上,举行了纪录片《“船”承》的看片会。



浙东运河,曾“浪桨风帆,千艘万舻”,热闹了千年,也孤单了千年。

如今的绍兴,公路四通八达,船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退居边缘。“木船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木船已经从交通工具变成了如今的文化符号。



而有着百年造船历史的松陵村随着城市的拆迁即将消失,而绍兴松陵船厂就位于河岸一侧,何关明是掌舵人,也是绍兴市古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家族世代以造船为生,到他这里已是第四代,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造船世家”。

作为绍兴传统木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关明希望留下江南传统的造船工艺,留住人们对木船的记忆。



纪录片《“船”承》由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纪录片导演丁志刚策划、导演,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绍兴市文化馆、绍兴云海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摄制,自2017年开拍,历时四年,着重记录了何关明以一己之力,为保护和传承古木船文化作出的努力,还有他在水运救援公益事业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作品近距离记录传统手工木船制作过程,全景式展现了绍兴古木船文化保护现状和存在的困境,通过主人公遭遇经历的叙述,反映一位民营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以及水乡人对于古木船遗存的文化自信和深情守望。

在大运河诗路文化建设掀开新的篇章之际,何关明从一个别人眼中的“傻子”成为了文保事业的“领头雁”。在政府的支持下,绍兴古木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拥有了新的空间,这颗运河之畔的“诗路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夺目的光彩。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