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
发布日期:2020-07-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地区管理员 字号:[ ]
分享:


华夏民族的立国之祖、中国古代最负盛名的治水英雄——大禹的归葬之地,也是大禹在中国唯一的纪念墓地。

大禹陵由禹陵、禹庙和禹祠组成,地处会稽山麓,位于绍兴市越城区稽山街道禹陵村。

大禹,相传是上古黄帝玄孙颛顼之后,名文命,姒姓。他受舜命治水,吸取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之法,治平了洪水,因功受封为“夏伯”。舜死后,禹称王,缔造了夏朝,后东巡大越,死后葬于会稽山麓。千百年来,历代帝王或亲祭或遣使致祭,从不间断。

禹陵,夏代陵寝。据《史记·夏本纪》载:“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越绝书》记载了禹陵的形制,称:“(禹)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由于历史久远,遗迹湮没,以往对禹陵的位置多有争议,直到明代始定。据《康熙会稽志》卷十五记载:“明嘉靖间,有闽人郑善夫定在庙南数十武,知府南大吉信之,立石刻‘大禹陵’三字。”即今禹陵所在位置。

禹陵坐东朝西,依山势筑就。前为四柱三间青石牌坊一座,入内是长百余米的石砌甬道,两旁种植松柏,尽处为“大禹陵”碑亭。亭为方形,单檐歇山顶,古朴庄严,系1979年依原样重建。亭内有“大禹陵”碑,高4.1米、宽1.9米。碑文为楷书,每字约123厘米见方,气势磅礴,系南大吉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立石书丹。亭南侧有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所立石碑两方,一为“禹穴”,另一为“禹穴辩”碑,意为大禹于此得治水之诀(黄帝玉册)及其考证;北侧有咸若亭,始建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为石质六角形重檐攒尖顶,亭西额枋镌“咸若古亭”,亭东额枋镌“好生遗化”,意在颂扬大禹教化、天下万物皆顺应之。

禹庙,清至民国建筑。始建于夏启之时,《吴越春秋》曰:禹子启即位后,“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据《嘉泰会稽志》记载,南朝梁时,禹庙曾有过兴修。到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禹庙改为告成观,意谓大禹治水大功告成。后经过历代修建,庙宇扩大,成为一组宫殿式建筑群。

禹庙坐北朝南,前部设东、西辕门,四周围以丹垣。中轴线上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午门、拜厅、大殿。照壁正中有犭贪兽浮雕,意在警示各级官员,应以大禹为楷模,切莫滋生贪欲之心。照壁之北为岣嵝碑亭,亭内岣嵝碑最早立于湖南衡山岣嵝峰,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绍兴知府张明道根据岳麓书院拓本翻刻入石,立碑于此。碑文字体奇特,相传为大禹述事碑,又称为“禹王碑”。岣嵝碑亭之北为午门,建于清代,拾级而上即为拜厅。午门和拜厅都是单檐歇山顶木构建筑。拜厅,又称为祭厅,是历代祭祀大禹的地方。拜厅后有御碑亭,碑刻乾隆帝《谒禹庙》诗一首。御碑亭后即为大殿。大殿原为木构建筑,现存建筑为1933年重建,为绍兴地区保存稀少的一座民国时期钢筋混凝土仿木构殿阁建筑。大殿屋顶系重檐歇山顶,脊间有“地平天成”四字,取自康熙御笔。殿中立大禹塑像,两侧金柱上有对联一副:“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大殿左侧建有窆石亭,内置秤锤形窆石,上尖下圆,顶端有孔,石上多历代题刻。其中,以东汉永建元年(126年)所刻隶书题记为最早。这是禹庙悠久历史的实物例证。此外,在禹庙的东围墙外还有隶书“菲饮泉”摩崖题刻,为南宋题刻。禹庙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气势恢宏,基本保留了明代的建筑规模和明清建筑风貌。

禹祠,始建于夏少康之时,原为姒姓家庙,今为1987年重建。禹祠坐东朝西,为三开间两进仿清砖木结构建筑,今辟为展室。

大禹陵、禹庙、禹祠比邻布局,规模宏大。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