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树兰故里,走读人文栖凫 | ||||||
|
||||||
6月20日上午,“走读人文绍兴”第十期——“寻访树兰故里,走读人文栖凫”活动在绍兴城南栖凫村开展。虽然下雨,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 徐家祠堂 最近,栖凫村正面临着拆迁的命运。这里是清末著名藏书家徐树兰先生的故里,徐氏祠堂、徐家新老台门和徐氏洋房会不会拆掉?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为了留存一份历史记忆,本期活动邀请了市文广旅游局文物处负责人马峰燕博士和绍兴图书馆资深古籍工作者唐微老师作现场讲解,一起带领大家走进栖凫古村。 栖凫村坐落在绍兴城南部山区向平原过渡地带,隶属越城区鉴湖街道。该村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越藏书楼和绍郡中西学堂的创始人徐树兰、绍兴近代著名藏书家徐友兰徐维则父子都来自栖凫村。 栖凫村沿河而居,一条小溪静静穿行而过,一条小路沿着小溪伸展而去。村口进去不远是徐氏祠堂旧址,早已荒废。建筑坐东朝西,现存建筑二进,门面尚勉强维持,其内已破烂不堪,岁月的痕迹历历在目。 继续往前是土地庙。文革期间,大量土地庙被当作“四旧”捣毁。栖凫村的土地庙因为被“伪装”成仓库而得以幸存下来。土地庙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马博士非常了解。有读者好奇为何土地庙屋脊上的龙尾插着三把剑,马博士解释说这是因为龙会兴风作浪,所以在它的尾巴上插剑将其镇住,才能保一方平安。 沿河而居的村落自然少不了桥。栖凫村最大的一座石桥是徐公桥,得名即源于村中的徐氏,当地人又叫它大桥。徐公桥的北面有座三孔水闸,用来调节溪流的水位。徐公桥为村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已列为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徐公桥 另一座有名的桥是三接桥,又名三节桥、三脚桥,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如立交桥一般,呈Y字形横跨在两条溪流交汇处,跨越三段河道,为一桥代替三座桥的特殊梁桥。这在现存的绍兴众多石桥中已属罕见,马博士说。 三脚桥 跟随着马博士和唐老师的脚步,大家来到徐家新老台门。老台门坐西朝东,分南、北两轴线,共四进。新台门坐西朝东,现存第一、二进建筑,三、四进建筑后期改建过。马博士表示,所谓新、旧只是相对而言,现在看来两个台门都算老建筑了。有一处老台门的门斗保存得相对完好,唯有几处刻字在文革期间被砸坏。门斗设计美妙,造型独特,表面雕花清晰可见,是一处富有价值的遗迹。马博士认为在拆迁势在必行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它进行整体迁移,搬到他处妥善保存。 在另一侧横河边上,是徐家洋房。洋房坐北朝南,中西合璧,典型的民国风格。入口先后排列着三道石门框,主体建筑共四间两层,现存三进三间,一间已被烧毁。门窗西式拱门造型,西次间、尽间外部搭建现代建筑,东次间已坍塌,东山墙尚在。洋房为民国元年徐树兰的侄子、徐友兰的儿子徐维则所建造,现为徐氏第二十八世孙徐道元先生居住。 走访徐道元 徐老先生见到马博士、唐老师,如遇故友。唐老师作为绍兴图书馆资深古籍工作者,参与了古越藏书楼课题研究及其现存书目的整理,说起古越藏书楼、徐氏家族以及他们的藏书聚散情况如数家珍。在他们的交流和讲解中,大家对于栖凫徐氏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 热情好客的徐老先生还带大家到后屋参观了门联。这副对联刻在一扇门板上,为徐维则所书。上联:窗含远树通书櫎;下联:风飐残花落砚池。落款:维则学篆。两侧钤有“古越徐氏”、“述史楼”印。徐老先生回忆说,门联原不止一块,其中一块应移民美国的亲戚的要求,寄到了海外,另一块被收藏爱好者廉价买走,话语里隐约流露着一丝惋惜之意。 栖凫是一个多姓氏混居的村落,徐氏是村中的大姓。徐氏家族八百年来聚族而居,分七八支:老台门、新台门、和畅堂、上大路、东街、藏书楼(水澄巷)、洋房支。其中徐树兰及其后人属于藏书楼支,徐友兰及其后人属于洋房支。《民国县志资料第一辑》“氏族”卷之“栖凫徐氏”云:“先世居淮上,有名处仪,字尚威者,宋崇宁初进士,官给谏。建炎间与兄处仁扈跸南渡,同居山阴之项里。其裔名德明字大宏,由项里迁居山阴之栖凫村(今属朱华北乡),选举表中之徐树兰徐维则其裔也。”据介绍,栖凫徐氏祖上世代儒业,至徐树兰为徐氏的第25世,而徐维则是第26世。徐树兰和徐维则都有功名,所以县志资料在此条目中特别点明二人。 栖凫徐氏以耕读起家,世代皆爱读书、聚书、藏书。徐树兰、徐尔谷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公益事业的先驱。徐树兰一生热心公益,在家乡组织民众修海堤,设义仓,立救疫局,并创办了古越藏书楼和绍郡中西学堂。徐友兰、徐维则父子属于学者型藏书家,藏书、刻书、治金石都有一定成就,也是绍兴近代藏书史上的名人。栖凫徐氏为近代绍兴文化教育和藏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足以彪炳史册。 栖凫村拆迁的命运已成定局,做好文物保护刻不容缓。长期从事文物保护管理与研究工作的马博士指出,栖凫村的文物普查工作多年前就开展过,徐公桥、三接桥等早已列入文物保护名录。但私有性质的建筑比较麻烦,直到近期的实地复查,才确认了徐氏祠堂、徐家新老台门和徐家洋房的文物价值。他认为,栖凫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村庄,虽然拆迁无法避免,但与徐树兰相关的文物应尽可能地保护起来,让绍兴留下更多的徐氏印记,这也是在保护绍兴的名人文化。 集体合影 走读人文绍兴系列活动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期走进栖凫村,让大家对该古村和徐氏家族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对绍兴历史的认识,领悟了更丰富的绍兴村落和名人文化。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