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规划计划
2020年市政府重点工作第三季度进展情况表
发布日期:2020-10-2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序号

内容与要求

半年度进展情况

第三季度进展情况、

存在问题及建议

责任单位

备注

17

继续做好相关民生实事工作,建设15家城市书房;新配置100台AED;继续推进公办中小学空调安装,累计完成三年任务的95%;拓展完善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

截至6月底,今年已新建完成城市书房4个。

全市AED设点单位初筛完成;市本级完成允许采购AED进口产品专家论证;全市按照反向竞价程序启动招标采购工作,计划采购125台。柯桥、嵊州已完成招标33台。

已完成空调采购2500台,正在逐步安装。已完成三年任务的95%。

着重完善校内托管准入机制和安全管理机制,拓展托管范围和管理人员。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上虞区和嵊州市开学后已同步启动晚托服务。

进展情况:

截至9月底,今年已新建完成城市书房11个。

市文广旅游局

市红十字会

市教育局


18

精心举办公祭大禹陵典礼、中国兰亭书法节、阳明心学峰会、越剧艺术节、南宋文化节、北京·绍兴周等活动。

已举办2020年网上公祭大禹陵典礼。

已举办第三十六届兰亭书法节开幕式活动,并举办全国农民书法大赛、兰亭书法双年展等子活动。

国际阳明学大会将由省政府主办,2020年第一届大会在绍兴举办。目前初步方案已提交省委宣传部。完成2020王阳明先生祭祀典礼。

《中国越剧艺术节2020嘉年华活动方案》基本定稿,并获省文旅厅认可;目前方案审阅中并准备活动报批报备手续。

与杭州市委宣传部对接,按计划推进“南宋文化节”各项活动筹备工作。目前活动方案已基本编制完成。

已制定“北京·绍兴周”系列活动方案讨论稿。

进展情况:

1.已确定《中国越剧艺术节.2020绍兴有戏活动方案》,报备工作在市府办的指导下已与省厅对接好,省文化和旅游厅已同意作为活动的主办方;

2.已与嵊州对接越剧节闭幕式相关工作,开幕式上演出剧目已确定为《傲雪芬芳》。来绍参加展演的相关院团和剧目已经对接确定;

3.主体活动之一戏迷嘉年华已启动报名工作;

4.与相关单位对接制定完善“北京周”方案,建立北京周工作领导小组;5.2020年绍兴南宋文化节系列活动已经举办了《遇见绍兴》首展、《“宋画寻宗”——南宋美学书画展》以及《“金石永年·岁岁永和”全国名家砖铭题跋展》等三个展览,目前《遇见绍兴》正在巡展之中;

6.9月3日,我局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下称“城市学研究中心”)对接协商,确定两宋论坛将于11月7日至8日举行,主会场安排在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杭州研究院)内。

7.9月27日举办了绍兴南宋文化主题宴展示活动暨绍兴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今年绍兴与杭州合办南宋文化节的重点是办好两宋论坛。

 

市委宣传部

市文广旅游局


19

加快文创大走廊建设,实施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三年行动计划,抓好宋六陵遗址公园、南宋博物馆建设,打造古越文化高地。

下发《文化产业发展暨文创大走廊建设领导小组2020年工作要点》,启动《绍兴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抓好项目推进推介、宣传氛围营造等工作。

修改完善“三大文化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浙东运河、浙东唐诗之路、古越文明文化带),并征求各区、县(市)意见。

《宋六陵保护规划》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目前正根据批复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宋六陵考古工作站用房完成房屋结构安全性排查,正在编制装修改造方案;完成宋六陵2号陵园二期考古用地征用工作,考古发掘工作有序推进中;已制定平水盆地越国王陵区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计划。

进展情况:

《宋六陵保护规划》已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意见完成修改,报省文物局审查;浙东考古基地(宋六陵考古工作站)用房装修工作已基本完成;宋六陵2号陵园二期考古发掘有序推进,平水盆地越国王陵区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完成招标,考古工作顺利开展。

 

市委宣传部

市文广旅游局


20

推进69个亿元以上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建成文化产业集聚区10家以上。

举办全市文化和旅游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项目30个,总投资339.63亿元;2020年全市将推进124个文化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242.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7.88亿元。1-6月实际完成投资116.21亿元,其中阳明故里综合保护利用项目、绍兴东浦黄酒小镇、绍兴龙之梦项目、孝德文化小镇、诸暨市高湖文旅项目、浙江飞翼农业休闲小镇、新昌万丰航空小镇等7个项目单体总投资均超过50亿元。在浙江省“四十百千”文旅重大项目计划中,我市诗路项目30个,总投资415.59亿元;文旅“金名片”项目24个,总投资421.01亿元。

积极推进群贤198、尚1051、众谷青创、伟丰文体、兴虹文化等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全市累计建成并认定文化产业集聚区26家。积极推进越王城文创园建设工作,目前正按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进展情况:

1.2020年1—8月全市优选推进165个文化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达1610.84亿元,2020年1—8月份计划投资197.3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53.38亿元,完成率为77.72%;

2.9月17日下午全省文化和旅游项目建设暨乡村旅游(民宿)发展推进会在衢州江山市召开,全省共有17个项目,签约投资额420亿元。其中,我市绍兴黄酒小镇开发项目(文旅文创产业部分)、绍兴871LOOP全新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旅悦集团与柯桥区战略合作项目、上虞区长塘桃花源旅游小镇&云邑托尼洛·兰博基尼酒店项目在现场进行签约,文旅项目数4个、投资总额158.4亿元,两项数据均居全省各地市第一。

市委宣传部

市文广旅游局


21

推进各区、县(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上虞区通过浙江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验收资料审核会,诸暨市和嵊州市将申请创建第三批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柯桥区和新昌县申请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

进展情况:

越城区:积极做好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前期准备工作:撰写《关于全面启动创建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及景区城和景区镇(街道)两项工作的情况汇报》;完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责任分解表,景区城景区镇创建方案和景区镇三年行动计划;撰写《关于加快推进越城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意见》初稿;筹备全域旅游创建大会。

柯桥区:积极推进景区城、景区镇(街道)、景区村工作;推进融杭接沪交通网络建设,开通旅游观光巴士;开展“周游绍兴▪互游共通”消费季活动。

上虞区完成《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和《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实施方案》意见征求。诸暨市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百城千镇万村”工程,做好全域旅游氛围营造工作。嵊州市积极开展“百城千镇万村”工作,做好全面迎检准备。存在问题:重要通景公路温泉大道因高铁施工影响破损严重,无法正常修复。因高等级景区(4A级、5A级)景区缺失,急需创建多元化3A级景区来弥补。

新昌县:持续做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各类督查、暗访迎检工作。

 

△市文广旅游局

各区、县(市)政府


22

高标准打造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推动鉴湖旅游度假区、曹娥江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度假区。

完成兰亭旅游度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兰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深入挖掘度假区人文历史资源,举办摄影采风、推出文创产品、开展招商宣传推介会等各类活动,着力打响“兰亭”品牌。

鉴湖旅游度假区完成鉴湖江南岸慢行系统二期工程及景观亮化等创建环境提升工程;提升游客服务中心功能,营造创建宣传氛围,完善度假区主要入口标志与旅游标志标识系统建设,增设3条连接景区、酒店、高铁站、航站楼等站场的旅游巴士线路设计方案和公共助力车的布点准备工作。已完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相关材料上报工作。曹娥江旅游度假区起草工作方案,组织开展“诗画曹娥江·云游逛上虞”推介活动、2020上虞“皂李湖杯”皮划艇定向越野赛以及“四季仙果”采摘节等系列活动,试行开通运营越城、柯桥至上虞城际旅游巴士。

进展情况:

1.兰亭旅游度假区继续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提炼度假区形象标识和宣传标语,设立度假区宣传标牌;举办“墨上花开 兰香四溢”摄影大赛并完成评选活动;

2.加强与市、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对接,明确度假区兰亭文旅核心区、漓铁文旅区、兰亭新城、平水新城四大重点板块,完成度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3.鉴湖旅游度假区完成整体环境改造:完成鉴湖江南岸慢行系统二期工程及景观亮化等创建环境提升工程;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完成道旗等创建宣传氛围营造;完成度假区主要入口标志与旅游标志标识系统完善;开通3条连接景区、酒店、高铁站、航站楼等站场的旅游巴士线路和200辆公共助力车的布点。完成度假区手绘地图和电子地图;完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相关材料上报工作。

4.曹娥江度假区:对标《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细则》梳理起草《浙江省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实施方案(初稿)》;赴省文旅厅参加全省51家省级旅游度假区2018-2019年建设情况考核汇报,抓好度假区标识系统完善、迎检线路设计、环境卫生整治等复评迎检工作;完成《浙江省上虞曹娥江旅游度假区十四五行动方案》;策划举办“皂李湖杯”2020绍兴市青少年皮划艇、赛艇锦标赛和“诗画曹娥江 休闲皂李湖”2020庆国庆迎中秋荧光夜跑活动。

市文广旅游局

柯桥区、上虞区政府


23

丰富“跟着课本游绍兴”内涵,构筑千年水韵、唐诗之路、古越探源等精品游线,建设“中国最佳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

组织开展编制《绍兴研学旅行实施标准》工作,举行研学旅行标准编制专家座谈会,举办研学游实施标准企业意见征求会。公布绍兴市研学旅行标准试点单位12家。组织开展第二批绍兴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申报认定工作。研学旅行市级标准列入绍兴市2020年“标准化+”行动计划。

进展情况:制订发布《绍兴研学旅行标准》,开展贯标工作。向社会发布绍兴研学旅行十大游线。编印《研学绍兴画册》。谋划中国研学蓝皮书发布系列活动。

存在问题:目前新标准贯标、基地评价或复核仍需要多方合力。

市文广旅游局


24

推进“第二届中日旅游论坛”“绍兴对话日本关西文旅推介”活动;积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策划“第二届中日旅游论坛”和“绍兴对话日本关西文旅推介”活动工作方案,待确定具体日期后着手开展活动。制定“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计划;细化方案,完善职责分工,根据申报条件和验收评分标准,启动创建工作;目前已向文化旅游部上报申报表,等待验收。

进展情况:

1.策划“第二届中日旅游论坛”活动工作方案。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绍兴对话日本关西文旅推介”活动暂缓举办。

2.围绕书法文化、阳明文化、黄酒文化、越剧文化、旅游赛事等特色文化元素,精准对标创建标准和要求,准备台账资料、城市展示视频、推介PPT、申报材料及答辩等工作。9月4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组织评审专家委员会对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候评城市进行终审,盛阅春市长作推介和专家答辩,绍兴得分名列“东亚文化之都”候评城市第一。9月15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绍兴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现已草拟《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实施方案》(讨论稿),并向文旅部作了汇报。

市文广旅游局

市外办


25

健全文商旅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擦亮“绍兴古城”“绍兴有戏”“绍兴黄酒”等金名片。

申报创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成立绍兴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和绍兴文旅IP研究中心。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绍兴)系列活动,3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进行报道和转载,线上总曝光量663万多人次;开辟10个直播间为绍兴非遗产品直播带货,绍兴黄酒4位省、市级非遗传承人亮相直播间,为擦亮“绍兴黄酒”等金名片助力。

印发“绍兴有戏”公共文化服务品牌艺术提升计划及22项子活动;组织“绍兴有戏”文化品牌系列迎新春活动;推出“绍兴有戏”网上集成平台,集成在线文化馆、图书馆、绍剧院、大剧院、博物馆等版块,推出“绍兴有戏之宅家篇”,提升线上数字服务。

积极参与中日合拍黄酒体裁电影《杯酒人生》(暂名);在开展绍兴文化旅游全媒体宣传、“活力浙东南旅游联合体”宣传营销、线上绍兴文化旅游宣传营销等活动时,植入“绍兴黄酒”金名片元素。

进展情况:

1.结合文旅消费试点城市,设立绍兴非遗客厅,举行“非遗客厅”开门迎客启动仪式;

2.在各区、县(市)启动2020“绍兴有戏非遗兴乡大巡游”活动;

3.组织“绍兴有戏”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之“拥抱生活,回归自然”、“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军民融合,鱼水情深”3个惠民演出专场;

4.“绍兴有戏•街艺角”活动于8月14日晚在迎恩门水街首演。目前,每周五和周六晚上定期举行;

5.启动“文艺播撒乡镇行”活动,第一站走进嵊州市甘霖镇;

6.组织开展我的“艺时光”午(晚)间文化一小时活动。

7.通过开展“遇见江南”——绍兴文旅黄酒品牌全球宣传推广活动,打造“绍兴黄酒”张金名片;通过2021东亚文化之都•中国绍兴活动年举办第26届绍兴黄酒节暨黄酒文化世界行等活动,使之成为绍兴文化符号。

8.开展绍兴文化和旅游产业2020年度课题和IP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陆续推进绍兴文旅国际化、绍兴市文旅夜经济消费研究报告、新形势下非遗资源转化和传承发展途径探索等6个课题。

存在问题:

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还不够健全,需要市政府统筹协调。

市文广旅游局


26

规划建设古城非遗一条街,培育壮大工艺美术、书法绘画等文化产业和专业市场。

目前非遗一条街初步定在塔山文化广场区域,委托华汇城市规划设计咨询院做文商旅融合的片区规划,计划植入可以入驻的非遗内容和市场主体,待进行正式评审通过后,明确实施主体,并按规划实施。

进展情况:

1. 规划建设古城非遗一条街。已经与市名城办进行对接,目前,初步定在塔山文化广场区域,市名城办委托华汇城市规划设计咨询院在做一个片区规划,计划植入可以入驻的非遗内容和市场主体。

2. 该规划已向市领导作过汇报,待规划正式通过后,明确实施主体,并按规划实施。文广旅游部门对非遗项目入驻进行指导和协助。

存在问题:

规划何时能正式通过,实施主体有何意见及是否能不折不扣按规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市文广旅游局

市名城办


27

新建提升一批文创街区、城市文艺广场,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65家,全年送演出下乡1000场、图书下乡10万册。

165家农村文化礼堂目前已全部启动建设,有100家已经完成主体施工,确保在11月底前完成全年建设任务。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送戏下乡45场,送书下乡37050册,送讲座、展览下乡133场;开展线上文化服务活动53场,线上活动参与人次63.3804万。

进展情况:今年1—9月,全市完成送戏下乡280场,送书下乡145608册,送讲座、展览下乡358场;开展线上文化服务活动391场,线上活动参与人次250.82万。

市委宣传部

市文广旅游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