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柳疏桥尽见,
水落路全通。
衣杵家家月,
渔舟浦浦风。
百年前,诗人陆游漫步越城,一首《柳桥秋夕》铺开了古越水乡的漫漫画卷;百年后,绍兴仍以“水乡泽国”之名享誉中外。千百年来,水文化一直是绍兴城市文化的底蕴之一,而大运河悠悠千年,也早已淌入这江南古城灵魂的最深处。
2500年前,越王勾践修凿“山阴故水道”,形成了最原始的浙东大运河绍兴段,也自此开启了中国的运河文明。
浙东运河绍兴段以绍兴古城为中心,西至钱清,东至曹娥江,北至五夫长坝,南至安家渡,全长101.4公里。
▲浙东运河示意图
运河之美,因水而生;运河文脉,依水绵延。浙东大运河是我国现存大运河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河段,也是越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流,由此孕育出的古镇名景、人文传说、风俗民情等,一直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构成大运河的文化符号。
01
运河那些镇
古运河穿城而过,勾勒出绍兴城市的生命线;运河水自西向东,养育了一代代运河儿女。历史上绍兴居民多依河而居,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一条条里弄街巷,一座座运河名镇随着历史保留了下来。
循着历史的脉络在运河沿线可依次探寻到钱清古镇、柯桥古镇、安昌古镇、东关古镇等众多绍兴运河名镇。
钱清古镇
钱清古镇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年间,会稽郡太守刘宠因政绩显著而受到皇帝褒奖,在奉调离任时,当地父老持钱相赠至西小江边,刘宠执意不收,只示意取一枚投入江中,江水顿时清澈见底,"钱清"始而得名。后百姓感念其德,临江建亭,名一钱亭,又名清水亭。
▲图/图说绍兴@霜叶
柯桥古镇
柯桥古镇,绍兴市柯桥区的第一大镇,亦是浙江屈指可数的著名水乡集镇之一。因其经济发达、物产丰富、市场繁荣,素有“金柯桥”之美称;又以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成为浙江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旅游乡镇”,有融光桥、永丰桥、老柯桥、古纤道等标志性建筑。
安昌古镇
安昌古镇,绍兴有名的四大古镇之一。古镇依河而建,北岸为商市,南岸是民居,两岸之间古桥相连。建筑风格传承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一衣带水。现保存有旧石板路、翻轩骑楼、店铺作坊、拱桥石梁、台门弄堂等,风貌古朴依旧。
这里有文史馆(城隍殿)、穗康钱庄、石雕馆、绍兴师爷博物馆、安康寺......绍兴几千年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热闹的水乡社戏、喜庆的船上迎亲、传统的手工酿酒、穿梭的乌篷小船......乃至祝福、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等江南风俗一应俱全。
▲安昌古镇
▲安昌文史馆
▲绍兴师爷博物馆
▲安昌腊肠
东关古镇(东关街道)
东关街道隶属于绍兴上虞区,历史悠久、文化昌明。早在宋朝就建有名为“东关驿”的驿站,素有“金柯桥,银东关”之美誉。
这里有战国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练剑备械的“炼塘”古址;有历经风雨剥蚀却几经修建后仍巍然肃立的“炼剑桥”古迹;有鲁迅先生曾戏游尝过的“五猖庙”遗址......
02
运河那些景
清波荡漾越风吹,
鉴水稽山百里回。
白桨乌篷来去远,
乡音叩问鹭鱼归。
运河水自西向东流过,可谓处处是景。两岸石桥水影、碑亭牌坊、凉亭古庙、廊街石路、古樟绿竹,连同古纤道,构成了独有的运河风光。
大禹陵景区
当年,大禹治水告成,在境内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死后葬于此山,后茅山更名“会稽山”。绍兴文脉昌盛,便是源起于大禹和会稽山。
大禹陵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位于绍兴市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由禹陵、禹祠、禹庙三部分组成。
▲大禹陵
▲禹庙大殿
▲享殿
▲大禹陵碑
大禹崩葬会稽后,即开始有了守禹陵、奉禹祀的活动,以后历时数千年,承传不绝。
东湖风景区
东湖位于绍兴古城东约六公里处,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东湖虽小,但因奇石、奇洞所构成的奇景而成为旅游业界人士公认的罕见的“湖中之奇”。主要景点包括东湖、云门禅寺。
▲东湖景区
▲东湖景区
兰亭风景区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筑室东土的一批名士和家族子弟,共42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办了首次兰亭雅集,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而兰亭也成为了中国书法的故乡。
兰亭四周浅溪淙淙,幽静雅致。园内“鹅池”、“曲水流觞”、“兰亭碑”、“御碑亭”、“右军祠”......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
▲《兰亭修契图》
▲鹅池
柯岩风景区
绍兴柯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绍兴市柯桥区柯岩大道558号。景区以古越文化为内涵,古采石遗景为特色,融绍兴水乡风情、古采石遗景、山林生态于一体。共有柯岩,鉴湖,鲁镇和香林四大景区。
▲柯岩俯瞰/胡劲松
▲云骨
▲鲁镇景点
▲鉴湖风景区
▲香林景区
03
运河那些桥
水乡泽国,河道纵横,有河的地方便有桥。河是船走的道,桥是人走的途。
绍兴素有“古桥博物馆”之美誉。现存石桥704座,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浙东运河上,古桥数量更是不少,明代的太平桥、融光桥、清代的泾口大桥及广宁桥,四座古立交桥形成了古运河上的立交桥群。
▲太平桥位于绍兴柯桥阮社,该桥由一座半圆拱桥与九孔高低石梁桥组成,宛若一条长龙仰首横跨浙东运河
▲融光桥(又名柯桥大桥)是柯桥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位于东西流向的古运河上
▲泾口大桥,位于绍兴陶堰泾口村,跨浙东运河。由三孔马蹄型拱桥与三孔石梁桥组成
▲广宁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区广宁桥直街东端,南北向,单孔拱形石桥、横跨漕河,相传此处本无桥。乡人集资建桥,来往百姓,广受其惠,故名广宁桥
04
运河那些...
大运河孕育了绍兴丰饶的物产。如今绍兴的“纺织之乡”、“黄酒故乡”等美誉,都讲述了“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繁荣”的故事。
运河两岸还留存着诸多名人足迹、人文传说。在梁祝传说中,梁山伯寻找同门师妹祝英台便是取道浙东大运河;浙东运河西段由于李白、杜甫、贺知章、王维等四十余位唐代著名诗人造访,而与曹娥江、剡溪、天姥山、天台山等构成浙东“唐诗之路”。唐代之后,一直到近代,陆游、范成大、秦观、朱彝尊、鲁迅等著名文人途径浙东运河,都留下了不少传世作品......
这一条千古运河,从先秦时期,经历晋、唐、宋、明、清,直至现如今,承载了绍兴从古运河繁衍生发出的地域性文化,更传承了千年历史文脉。
今天,绍兴连同宁波等运河城市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携手共建运河文化带,积极开展中国大运河申遗相关工作。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浙东古运河绍兴段古运河主体、八字桥、八字桥历史街区及古纤道四处入选。
▲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
▲八字桥
▲八字桥历史街区
▲古纤道(又名纤塘、官塘、运道塘)卧伏于西兴运河,从东到西,穿越绍兴全境,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古纤道东段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可见历史之悠久。它是江南水乡一大奇观
千年流转,大运河仍然是一条具有生命力的河。它自古奔流而来,流动在历史的长河里、流动在运河百姓的生活里、也流动在运河儿女的文化记忆里,更将流向我们无限向往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