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颂咏时代、创赢未来”。11月4日至11月7日,“北京·绍兴周”活动将在首都北京拉开帷幕,江南水乡绍兴与“首善之区”北京将会来一次亲密接触。
作为“北京·绍兴周”系列活动之一,《城市与人》图片展将于11月4日至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展览以共和国历史上的绍兴人和绍兴城市的历史延续和发展为主题,通过图文形式展示绍兴的“历史+人文”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
当史前时代第一缕文明的曙光升起,从此,绍兴文脉绵延不绝……
史前时期•曙光初照
1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嵊州兰山庙旧石器时代地点,距今12万年
▲诸暨楼家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6700年
▲大舜象耕
▲大禹陵
春秋战国时期•大越时代
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221年
▲向海而生。越人属海洋民族,当海进等自然灾害或中原势力对他们的生存造成威胁时,一支退往南部山地丘陵;一支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的丘陵地区,另一支便凭借非凡的海上航行能力向岛屿迁徙,直至很远。
▲越王句践剑
▲越王 ▲越大夫文种
▲越大夫范蠡 ▲越大夫计倪
▲西施画像
▲越国强盛时期的疆域图
秦汉时期•空山新雨
公元前221年~220年
▲李斯《会稽刻石》
▲古镜湖水利图
▲越窑青釉盘龙罂
晋唐时期•气象万千
220年~960年
▲浙东运河示意图
▲王羲之,会稽内史
▲兰亭序
▲谢安 ▲谢灵运
▲新昌弥勒大佛像
▲迎恩门
▲浙东运河上始建于唐代的古纤道
▲“唐诗之路”。据不完全考证,在浙东“唐诗之路”上,449位唐朝著名诗人,写下了1000多首咏叹绍兴的诗作。
宋元时期•东南翘楚
960年~1369年
▲范仲淹,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曾任越州知府,撰《清白堂记》,并把官署厅堂改名为“清白堂”
▲宋高宗赵构,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将年号由“建炎”改为“绍兴”,于绍兴元年(1131)10月将“越州”升格为“绍兴府”,这就是绍兴地名的由来
▲爱国诗人陆游
▲八字桥
▲王冕《墨梅图》
明朝时期•群英荟萃
1369年~1644年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他提出“知行合一”观,创立“致良知”学说,又称“心学”。
▲吕府,占地48亩,为江南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官式建筑群
▲青藤书屋
▲明代,绍兴戏曲进入全盛时期,新昌调腔、绍剧影响日益扩大
清朝时期•盛世裂变
1644年~1911年
▲思想家黄宗羲
▲绍兴师爷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所谓“无绍不成衙”,即是这一状况的真实反映
▲辛亥三杰:徐锡麟、秋瑾、陶成章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民国时期•新风渐行
1912年~1949年
▲萧绍农民运动组织者
▲早期中共革命活动家
▲四位绍兴籍的北大校长,左起:蒋梦麟、何燮侯、蔡元培、马寅初
▲越剧十姐妹
换了人间
1949年~现在
▲毛泽东在东湖
▲周总理抱起小六龄童
▲中国轻纺城
▲黄酒中央酒库
▲咸亨酒店
▲2018国际马拉松赛
幸福绍兴 还看今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古城鸟瞰图
▲迪荡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