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原籍琅琊(今山东临沂市),东晋永和六年任会稽内史,定居山阴(今绍兴)。大书法家。出生于名门望族,父王旷,为淮南太守,从叔王导为东晋元帝丞相。幼年言语迟钝,年长始显才华。初为秘书郎,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后称病弃官,与诸高士弋钓为乐,优游自适而终。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博采众长,精研笔法体势,一变魏晋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体,与钟繇并称“钟王”。永和九年(353)三月上巳,与谢安、孙绰等41人,修禊兰亭,觞饮赋诗,乘兴写就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世尊为“书圣”。晚年移居嵊县金庭,卒后安葬于此。唐太宗酷爱其书,亲为《晋书》本传作论,称其书“尽善尽美”,并将《兰亭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传世作品有《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奉橘帖》《姨母帖》等2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