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题

跟着唐诗游绍兴|遇见醉美“诗和远方”

发布日期:2021-07-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绍兴,既有黛瓦白墙,又有雄伟壮观的大好山河。

这是一座浙江境内唯一自秦朝立县,历代未废的城市,也是英雄豪杰的云集之地,做足了1568年的越国古都。

东白湖

大名鼎鼎的诗人王维以“一公栖太白,高顶出风烟。鸟来远语法,客去更安禅”抒写东白山的林深云景;诗仙李白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赞叹鉴湖风光。

鉴湖

绍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将才的故乡、诗客的山河,是聚集天下能人的硬核城市。

“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唐代诗人留下的山水人文之路,四百余位文人墨客在这条路上留下诗篇无数,半载盛唐的丰神余韵在他们笔下尽数展开。绍兴市下设的越城、柯桥、上虞、新昌等都位于这条道路之上,如此看来,绍兴可谓是这场“文学风暴”的中心。

魏晋时期“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鉴湖风光,使越中山水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目的地。“一部全唐诗,半部在鉴湖。”以李白、杜甫等为代表的唐代著名诗人,曾写下过许多题咏古鉴湖的诗文。


鉴湖在浙江省绍兴城西南,为浙江名湖之一,俗话说“鉴湖八百里”,可想当年鉴湖之宽阔。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遥想盛唐诗人,流连徜徉于鉴湖的湖光山色之间,赋诗填词,使偏居一隅的古越大地,演进为文风昌盛的衣冠之邦。

东湖位于绍兴古城东约六公里处,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的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浙江省三大名湖。

东湖虽小,却以山明、水秀、洞幽的自然休闲风光而独树一帜,更因奇山、奇洞所构成的奇景使之成为公认的"湖中之奇"。

天姥山,层峰叠嶂,千态万状,最高者名拨云尖,次为大尖、细尖,其南为莲花峰,北为芭蕉山,道家称为第十六福地。

唐代400多位诗人曾在这里游历赋诗,留下了“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等文化名句。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就是剡溪,是登天台山的必经之路。

谢南华/摄

“剡溪蕴秀异”在这条令人神往的路线上,有着许多水陆风光可供人欣赏,又有许多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供人瞻仰,这对于崇尚漫游之风的唐代诗人来说真是踏破铁鞋的理想之处。


剡溪

众多诗人仰慕王谢、二戴等归隐剡中之名,信敬魏晋遗风,南下寻踪。他们经钱塘,泛鉴湖,过曹娥,抵达剡溪,游历嵊地,一路诗吟风月,词弄华章。

会稽山 郦以念/摄

会稽山,因大禹治水在此会诸侯,计功行赏而得名。并且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

东晋名士王羲之、谢安等都因“会稽有佳山水”而定居绍兴。南朝诗人王藉咏会稽山的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传诵千古。会稽山下的若那溪,水清如镜,众山倒影,如诗如画。 

如果说诸暨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那么被誉为“浙江地理屋脊”的东白山便是“诸暨唐诗之路”上的一幅珍贵名画,更是古越文化滥觞于会稽的崇高象征。

东白山

早在东晋时期,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内篇》中就已将太白山列为全国名山,认为“古之道士,合作神药,必入名山,不止凡山之中,正为此也。”

东白山 赵才木/摄

唐开元八年至开元二十一年,王维在吴越漫游,投宿于东白山上,写下“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向是云霞里,今成枕席前”。

战国以前,古越国国人生活在滨海平原与丘陵山地,居于僻壤。因此越人天生质朴、悍勇,裹挟着几分蛮气。后有东西晋的南北交融与“靖康之变”引发的宋室南迁,又在此埋下了北方血脉的根基。

书圣故里

许多村落始祖便来自划时代的迁移,凭借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高效率南迁的皇亲国戚、高官名相成为了“新一代”江南人。

这株来自北方的“星星之火”,在绍兴形成了一股好强刚烈的民风。当地的山川河流刚柔并济,对绍兴人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鲁迅故里,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粉墙黛瓦坡顶青石板。

“我亦甘为孺子牛,横眉敢对千夫怒。三味书屋尚依然,拈花欲上腊梅树。”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周家老台门隔河相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孕育出了一代文豪鲁迅。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序载:“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葺事也。”

手执笔墨的王羲之,在兰亭留下书法,还以“王右军”之名,为绍兴带来了魏晋风骨。如今的兰亭鹅池,是绍兴人对王羲之最好的念想。

大禹陵坐落于会稽山麓下,是全国唯一的集陵、庙、祠于一体的纪念性帝王陵寝,亦是华夏子孙敬仰、拜谒、祭奠大禹的重要殿堂。

“维禹之功,九州攸同,光唐虞际,德流苗裔。”大禹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西施与金鸡山的不解之缘,关于其美丽传说为金鸡山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

金鸡塔坐落于金鸡山上,塔有七层,六角,飞檐斗拱,精巧玲珑。

金鸡塔 摄影/李琼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足够温婉的江南水乡,在浣沙溪旁,也有西施和郑旦两位巾帼豪杰。


苎萝山下古越台与西施故里景区 摄影/李琼

人称“小黄河”的浦阳江,承载着范蠡风流、西子浣纱、右军题石的历史故事。

范仲淹游浦阳江两岸之时,借“溪边杜宇劝人归”感叹浦阳江岸边的自然风光。如今,江两岸曲直有致,砌石整齐仿佛铺向远方。

浦阳江

于此间山湖之中,听着各种名人轶事、英雄传说长大的绍兴人。裹挟着无畏,怀揣着豪爽穿行于广袤天地之间。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