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风浩荡 遍行天下 | 何俊杰:《绍兴禹迹标识导读》序
发布日期:2021-11-1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编者按

九州禹迹忘安乐,换却江山永泰宁。禹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是绍兴文化通向世界的又一张“金名片”。近日,由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创、绍兴市鉴湖研究会编制的《绍兴禹迹标识导读》出版,这是继《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后,绍兴弘扬大禹文化的又一成果。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旅游局局长何俊杰特为此书作序,分享了他对大禹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探索实践和心得体会。现将文章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绍兴禹迹标识导读》

文丨何俊杰

“稽山何巍巍,浙江水汤汤。”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对浙江山水的形象概括。如果将视野拉高,自北向南俯瞰浙江大地,我们就会发现文脉深厚的浙东,其地形就像一个“爪”字:上部一撇是括苍山,下部三笔自东向西依次为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绍兴会稽山是浙江文明的摇篮,是浙江文化的根源,是浙江文脉的源头活水。

稽山何巍巍(刻石山、秦望山)/戴秀丽 摄

山水是人类生态环境的主要基础和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对象。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总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力量对山水加以利用。

在中国,“禹禅会稽”是山川之祭的起点,大禹在会稽山“得天书”和“娶妻、会盟、归葬”这几件大事,使会稽山成为名垂万古的“圣山”。因为有了大禹及其文化的传承,会稽山雄踞于中华九大名山之首。

大禹生活于距今4100多年前,那是中华文明曙光喷薄而生的英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信而有征的上古人物,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作为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大禹创造并建构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形态,奠定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取向。

▲石帆山上大禹像 / 戴秀丽 摄

绍兴流传着许多大禹的传说,并有着丰富的遗存。近年来,大禹文化研究证实,大禹传说遍及全国乃至东南亚。如果仔细分析这些传说,人们就会发现其中有两个基本指向:一是治水的传说,总是将大禹引向神话;二是立国的传说,总是将大禹引向历史人物。绍兴大禹传说的历史价值,主要都指向他立国的传说,这是绍兴与其他区域大禹传说的最大不同。

如果将绍兴这些传说与河姆渡文化遗址、小黄山遗址、良渚文化考古相印证,就可以使我们鲜明地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跨入文明时代这段历史的真实情况。绍兴禹迹的研究和文化示范因此应运而生,这是大禹文化研究从文字到实体、从资源到标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文化遗产活化转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和创新。

我对禹迹的探索与实践,主要缘起于2017年底的绍兴专家访日之旅。当时,日本著名大禹文化学者植村善博先生对绍兴的同志说:“我们绘有一幅《日本禹迹分布图》,境内132处禹迹遍布日本北海道至冲绳的南北各地。你们有没有禹迹图?”这难住了大家。虽然,绍兴是大禹重要活动地和归葬地,禹迹俯拾皆是,然令人遗憾的是,当时国内的确还没有一张系统的禹迹图。那时,我正主持着绍兴市委宣传部工作,强烈意识到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探索。此后,我全力支持并参与了这项工作。

▲绍兴禹迹标识图

2018年4月《绍兴禹迹图》对外发布,立刻在国内外学术界引发巨大反响,成果也交流到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我清晰记得,2018年谷雨日,80余岁的日本著名大禹文化学者植村善博先生一行应邀来绍参加祭禹时,表露出对绍兴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称赞的场景。

▲2017年日本禹迹图

从《绍兴禹迹图》的编制,到《浙江禹迹图》的出版,再到《中国禹迹图(简图)》和《东亚禹迹图》的编制启动,直至今天《绍兴禹迹标识导读》的制定和落地,这是一次对大禹文化认识深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关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这段深沉寄语,激励着我们不断深化认识、创新工作。

1995年春,绍兴市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次公祭大禹陵典礼,那时我在财政部门工作,被抽调到祭典活动筹备组,负责经费筹措与管理。当时民众参与热情很高,捐款捐物不断,许多单位和个人乐于掏钱、争着掏钱,使公祭活动体现出一个“公”字;同时,祭禹首次推出了祭器铭名权,出让铭名权的牌坊、钟、鼎、祭桌、大鼓等,成本不足50万元,余款用于活动,我们用这种方式筹到了近400万元,走出了民间参与政府活动的新路子。

▲1995年大禹陵活动标识

(引自沈建中编著《大禹陵志》2005年。)

后来,我将《'95浙江省暨绍兴市各界公祭大禹陵活动启示》写成文章,收录在《旅游-财政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中。自此,每年谷雨,绍兴公祭大禹典礼从未间断。

▲《旅游-财政理论与实践》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光阴逆旅,时光如梭。2015年我已主事绍兴的宣传文化工作,其间深受周幼涛、孟文镛、任桂全等大禹文化研究专家的教益,也时常被邱志荣等一批极富创新和勇毅精神的专家所感动。这年夏天,一次偶遇,我认识了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章仁缘教授,当我得知他正酝酿创作重大历史题材《大禹治水》巨幅油画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希望他的创作在绍兴完成,让传世佳作烙上绍兴印记,沾上绍兴灵性!此后,我与章教授多次真诚地互动。他被我的诚心感动,决定携夫人扎根绍兴,潜心绘制《禹魂》。于是,量身定制的画室由民企赞助搭建起来了,一次次高规格的文化体验、创作座谈活动有序展开,由绍兴著名导演钱勇执导的纪录片摄制组也开始跟拍。一晃就是三年,其间的故事、温暖和记忆始终滋润着心窝。

2018年春,创作于绍兴的大型油画《大禹治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并被永久收藏,同时,跟拍近三年的文化纪录片《禹魂》也在谷雨祭祀当天在央视播出。我感到极度欣慰,这是一次极有意义的,传承、弘扬大禹精神的探索和实践。

▲绍兴市大禹文化交流团受邀赴四川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经过数十年对大禹文化的不断感悟和学习,我逐步从认知大禹、了解大禹到研学大禹,在推动研究大禹、弘扬大禹、传承大禹直至呼吁寻根大禹,我都不遗余力。近年来,只要是传承与弘扬大禹精神、推动寻根大禹的任何一个举措,我都会尽心尽力,乐此不疲。此次编辑出版《绍兴禹迹标识导读》一书,我更是十分欣喜。

▲领导嘉宾为禹迹标识揭牌

收录本书中的内容,既是悠久的大禹历史文化的汇集,也是多学科、跨区域精心研究的学术文化成果。特别是周魁一、谭徐明两位著名学者分别提供了《先秦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及其含义的初步解释》《九州区划与江河命名》两篇重要文章,为本书增光添彩。同时,作为大禹生死之交的绍兴与四川省的汶川、北川两地,学界多年来一直友好交往,本书也体现了合作的延续。在形式上,设置了二维码,进入后可了解绍兴禹迹大全,全程导览,寻究探访,体现了文旅融合。

▲大禹陵景区禹河、窆石、大禹陵、大禹庙、大禹祠标识牌柱

总之,这些实践是大禹文化还原于民间土壤、走向社会大众的一次时代创新,其成果必将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为国内外学术界所赞誉,对保护、传承、利用大禹文化方面有着非凡的意义。我由衷地对参与此项工作的所有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

▲《东亚禹迹图》编制启动仪式

大禹属于中国,更为全人类共有。我们研究大禹、寻找大禹,就是寻找我们自己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会流长。写作此文,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华诞,在此敬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根深叶茂,欣欣向荣。

2021年国庆节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