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235亿元!绍兴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迎来高光时刻!
发布日期:2020-09-1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文广旅游局(市文物局) 字号:[ ]
分享:


今天下午,市政府召开第八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三大文化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长盛阅春主持会议,副市长和市政府秘书长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文广旅游局关于《绍兴“三大文化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起草情况的汇报。根据行动计划,我市将围绕“重塑高品质城市文化体系、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争创文旅融合样板地”目标,全力推进“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建设,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将“三大文化带”建设成为体现国际标杆的文化遗产展示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生态文明示范带、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旅游精品带,为建设“重要窗口”展现更多靓丽“绍兴风景”。

会议指出,实施“三大文化带”三年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推动我市文旅资源融合提升、建设文化强市的有力举措。会议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全域谋篇布局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精心提炼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串珠成链打造文旅融合典范。要重抓项目建设,围绕古城古镇、名水名山、故里故居等关键节点,高标准谋划实施一批文旅项目,设计一批精品游线,大力推动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焕发出新时代活力与魅力。要加强宣传推介,坚持主题化、品牌化、精准化方向,高水平办好文化节会活动,不断擦亮运河文化、诗路文化、古越文化、黄酒文化、书法文化等金名片,持续提升绍兴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打造长三角最具文化标识度城市。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三大文化带的风采吧!

浙东运河文化带

浙东运河示意图

对绍兴来说,

一部运河演变史就是半部绍兴发展史。

宋代浙东运河图

迎着连绵的细雨、踩着悠悠的石板路、

赏着碧叶荷花,穿过古桥、古石亭、

牌坊、运河石刻……

运河园

置身于绍兴运河园,犹如“人在画中游”。

东起绍兴西郭立交桥,西至越城区、

柯桥区交界段,面积25万平方米,

长4.5公里的运河园,

运河园位置

路面景点均以老石板铺面,

移建或组建古桥20余座,

展示浙东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

八字桥

留住了运河历史文化印记。

“天下古桥说绍兴,八字立交负盛名。

最是纤桥世罕有,悠悠千载运河情。”

古建筑学家罗哲文的诗句,

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

凝练概括了绍兴运河遗产的价值。

绍兴运河遗产位于中国大运河的南端,

是浙东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绍兴段全长101.4公里,

其中列入世界遗产的河道长77.6公里,

遗产点段包括运河河道本体、

八字桥、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

古纤道

和绍兴古纤道4处。

这一走廊以古运河、新运河等为脉络,

沿途经过中国轻纺城、柯岩、

东浦、兰亭、大禹陵、东湖

等重要的文化节点,

钱清古镇

构建起时尚智造链、

国学文化链、养生休闲链、

安昌古镇

特色工艺链、水乡民俗链

等五大文创产业价值链群。

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

浙东唐诗之路

有一条路,没有路牌,

是400多位唐代诗人

用1500多首诗歌铺就的

人文山水走廓;

有一条线,长190公里,

覆盖2万多平方公里,

虽沉寂千年,却与丝绸之路,

茶马古道一样回响文化遗韵,

这就是浙东唐诗之路。

如果说丝绸之路是

商队骆驼一步步踩踏而成,

那么浙东唐诗之路就是

唐代诗人们用一首首诗铺就而来。

唐代诗人们沿着浙东运河,

一路南下,寻觅越中山水,

鉴湖

鉴湖推篷,耶溪泛舟,

山阴道行,龙山远眺,

诗人们或探幽访胜,

或寄情山水,或问道论学。

杜甫在鉴湖边,

留下了“鉴湖五月凉”的诗句,

鉴湖

鉴湖就是一幅水墨画,

“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

所谓的烟雨江南,正是如此。

“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树飕飗惨暮云。

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曹娥江

在绍兴上虞,曹娥江静静流淌。

江畔,伫立着一座曹娥庙。

一条江,一座庙,

都由一位女子的名字命名,

曹娥庙

千百年来,饱经沧桑,

仍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

纷至沓来,凭吊怀古。

天姥山

“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这条穿城而过的河流就是剡溪,

剡溪

古人畅游南方以水路为主,

水尽则登山而歌,

而剡溪则是登天台山的必经之路。

众多诗人仰慕王谢、

二戴等归隐剡中之名,

信敬魏晋遗风,南下寻踪。

他们经钱塘,泛鉴湖,

过曹娥,抵达剡溪,游历嵊地,

一路诗吟风月,词弄华章。

古越文明文化带

绍兴古城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

占断苹洲烟雨”,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笔下的古城绍兴。

情之所衷即吾乡,千百年来,

一叶乌篷船泛舟水道之上,

或拾阶园林妙趣,留下诗章无数。

而绍兴,

一座历史与现代并行的城市。

绍兴园林

随着城市肌理的生长,

有着2500多年建城史的绍兴,

至今依然在华夏大地擘画着

她的荣耀与辉煌。

在绍兴,

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

胜过“山常青,水常白”的越乡秀色。

王阳明

王羲之

思想家王阳明、书法家王羲之、

书画家徐渭、文化家鲁迅、

鉴湖女性秋瑾、教育家蔡元培……

可以说,

绍兴的文化早已融入城市肌理,

兼释着城市的厚重精神与活跃因子。

千年古越,百味绍兴。

用一个“味”字,

便可书写古越千年的文明史,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之勤政,

大禹陵

勾践卧薪尝胆之发奋,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求真,

马臻“太守功从禹后无”之悲壮,

王羲之的兰亭序之墨香,

《兰亭序》

陆游饮食诗篇之怡然,

鲁迅笔下之乡愁……

无不体现了千年古越食之文明、

味之百态。

来源:越牛新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