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
发布日期:2020-07-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地区管理员 字号:[ ]
分享:


绍兴古代采石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一处重要遗迹。

柯岩造像及摩崖题刻,越中名胜,位于柯桥区柯岩街道柯山南麓的柯岩风景区内。这里原是古代绍兴的一处采石场,因工匠凿山取石不止,遂造就了姿态各异的石宕、石洞、石潭、石柱、石壁,现有天工大佛、炉柱晴烟、石室烹泉、蚕花洞天、七岩观鱼等多处景观。其中,柯岩造像(天工大佛)、“云骨”(炉柱晴烟)等最为著名。据民国《绍兴县志资料》第一辑《柯山小志》记载“石佛高五丈六尺。相传隋开皇年间有石工发愿为此,未成而逝,以禅之子,子复禅孙,三世讫功。”清《嘉庆山阴县志》载:“柯山寺在县西三十里,晋永和年间敕建。旧志:产石,为民所采成岩洞,巧匠琢为佛。唐以来创寺覆之。”后寺倾圮,明副使黄猷吉重建,更名普照寺。康熙年间里人对石佛饰以金粉。20世纪70年代,寺圮佛存,但佛双手及膝部以下遭毁。1997年文物部门主持修复石佛双手。

柯岩造像,坐落于一巨型孤岩之中,是浙江省著名石佛之一。孤岩高27.3米,底部周长约50米,气势雄伟。孤岩中部东南向开石龛,龛高16.8米,龛内雕凿弥勒佛像一尊。佛像高12米,通体圆雕;螺发肉髻,广额宽颊,隆鼻薄唇,双目微启略微俯视,双耳垂肩,法相丰颐庄严;左手抚膝,右手作说法阐经印;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舒肩袒胸,全跏趺坐式,仪态恬静端庄,具有唐代佛教造像风格。据史料记载,佛像始凿于隋,竣工于唐。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佛像系宋代所凿。

柯岩摩崖题刻,有10多处,多为清代雕凿。保存较为完好的有:

“云骨”摩崖题刻,位于柯岩造像之东的一座石柱上。“云骨”二字,为隶书,左旁有楷书跋语。其撰文精炼,措辞华丽,简述了柯山自三国吴赤乌年间开始采石的历史。清光绪二年(1876年),“瘦生铭,歗梅书”。“瘦生”是柯山乡间学者沈孳梅的字,“歗梅”是兵部主事沈成烈的号,“歗”字通“啸”。云骨石柱,高30余米,上宽下窄,底围4米,最薄处不足1米,顶端古柏苍翠,虬枝横斜。远观一柱烟霭,袅袅升空,为柯岩“炉柱晴烟”一景,又有“天下第一石”之誉。

“柯岩”二字,为篆书,左旁亦有跋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会稽陶濬宣题刻。“南无阿弥陀佛”,楷书,下署大庆寺等十寺十僧敬镌,刻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文光射斗”无年款,楷书。此数个题刻均雕凿在柯岩文昌阁后的峭壁上。

“紫府洞天”四字,楷书阳刻,在文昌阁后。为一小佛龛眉额。上、下款署“咸丰三年小春谷旦”、“里人沈其回敬勒”。

“蚕花洞”摩崖,上为“蚕花洞”三字,楷书。下为“化鹤飞来”四字,行草书。两者合为一幅,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光山熊先畴书,刻于蚕花洞口岩壁上。

“古七星岩”,无年款,隶书;“幽胜留名”题刻,无年款,楷书。刻在七星岩内岩壁上。

柯岩造像与柯岩摩崖题刻一起构成了绍兴古代采石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景观,于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