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靠造纸致富的西鲍村 谋求发展生态旅游

发布日期:2020-07-1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晚报 字号:[ ]
分享:


一片纸上书写财富传奇

依山傍水的西鲍造纸企业

嵊州市仙岩镇西鲍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村民的致富与造纸产业的兴起密不可分,村里80%的家庭从事造纸及相关产业。

西鲍山多地少,为了摆脱贫穷,当地农民尝试过种香菇、办窑厂、做榨面、养长毛兔等多种生产,最后才找到一条工业化富裕之路。

今天,当人们惊艳于它的美丽富饶时,他们已开始探寻更高质量的乡村振兴之旅。

村民的小康生活

西鲍村面临剡溪,背靠嶀山,山清水秀。走进村庄,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依山而建,层次分明。

村子的西北角,村民丁春永家的三层新楼房正拔地而起。村党总支副书记丁春苗说,村里90%的家庭住上了楼房,丁春永夫妻俩在村里造纸厂上班,月收入1万多元,早就想建新房了。“他把老房子调剂给村里后,村里帮他申请到建新房的指标,今年春节后就动工了。”

早在1990年,西鲍村就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实施村民聚居工程、村庄美化工程。这是绍兴市最早的一份村庄规划。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公平选址、自行建造”的原则,村民们陆续住上了楼房。

如今,整个村庄宛如一个园林式的城市小区,村内道路四通八达,全部绿化硬化亮化,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今年57岁的鲍贤君,是西鲍村最早进造纸厂上班的农民之一。

“从1982年开始,我在造纸厂上了12年班。到1994年,村里的造纸企业发展到10多家,许多人开始为造纸厂跑运输,我也从厂里辞职,买了一辆小货车跑运输,一年能赚五六万元。”鲍贤君跑运输13年,家里盖了新房,女儿也大学毕业了。2017年,54岁的鲍贤君重回造纸厂上班。“现在工资高,厂里给我们交社保,村里每月给我父亲发养老金,我很知足了。”

在村委会大院后面,一幢红色的小洋房特别漂亮,这是退休教师鲍良海的家。

小洋房共三层,家里墙壁刷得白亮。鲍良海说,这幢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盖的,去年翻修一新,还增加了净水器等设施。“我刚结婚时,住的是10多平方米的泥瓦房。几十年过去,家家户户住进了楼房,多数人家都有几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鲍良海的妻子在村里造纸厂食堂当厨师,干到退休。鲍良海的3个女儿有两个在村里办造纸厂,妻子退休后就在厂里帮忙。如今,鲍良海和妻子两个人的退休工资有近万元。“村里的福利很好,有养老金,还有农保,现在我们的钱根本花不完。”鲍良海参加了村里的越剧演唱队,平时帮村里义务做些宣传工作,日子过得很舒心。

劈山办起造纸厂

西鲍的财富传奇,始于一张纸。

6月11日,67岁的鲍心钢早早来到他的造纸厂。经过改造的生产线,每年生产10万吨瓦楞纸,销往全国各地。投身西鲍造纸产业36年后,鲍心钢仍对自己的父亲鲍贤仁充满敬意。

鲍贤仁,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回乡后担任村集体茶场场长。1978年,他看到一家化工厂包装产品大量使用纸箱,就想到配套生产纸箱。当他把办纸箱厂的想法向村里报告时,遭到了自己的儿子——时任村委会主任的鲍心钢的反对:“农民,怎么能干工业?机器都摸不熟!”好在,穷怕了的其他村干部,最终选择支持鲍贤仁:“光靠农业,我们永远富不起来!”

同年12月,西鲍纸箱厂创立。他们从上海淘来一套设备,在村里的破庙里昼夜生产。

“当时,我父亲负责纸箱厂生产,原纸是从杭州买来的,成本高。到1982年,我们决定自己生产纸。”鲍心钢说,村里发动村民集体劳动,劈山造地30亩,办起了村集体第一家造纸厂——西鲍造纸厂。

“1984年1月1日,村里派我到造纸厂当厂长,在厂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明白了:搞工业,真的有奔头!”鲍心钢决定扩大生产,带领造纸厂迈上快车道。

此后,经历承包经营、股份制改造、私营企业兴起等,西鲍的造纸企业发展到十几家。村里还配套建起了热电厂、污水处理厂。西鲍工业也开枝散叶,形成以造纸为龙头,机械制造、橡胶制品等产业多元发展的格局。

2004年,鲍心钢辞去村里的职务,创办了自己的造纸企业——宇丰纸业。

工业化如一股奔涌不息的洪流,将当地农民席卷进来。“村民们有的进厂上班,有的入股办厂,有的从事废纸收购,有的跑运输、搞销售……2004年,西鲍村成为浙江省首批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村党总支书记王利明说,到2019年,西鲍村的人均年收入达到3.6万多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亿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80多万元。

造出更高档的纸

造纸业富了百姓,却不可避免地带来污水、噪音、空气污染。2017年,仙岩镇对西鲍造纸产业展开一场浩荡的改造提升工程。

“7家规上造纸企业,3家基础好的合并成一家,2家因设备老化、厂区有消防安全隐患被关停,一家改造提升,一家与新引进的企业合并。”仙岩镇党委书记沈传定说,经过关停兼并、改造提升,生产设备、排污设施、生产管理得到优化,所有企业达标排放,空气中再也没有异味。

在西鲍村,一家占地60亩的造纸企业——浙江华天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正在兴建。与原来当地造纸企业生产的瓦楞纸不同,“华天”生产的是白板纸,附加值更高。来自富阳的董事长俞解明充满憧憬:“总投资4亿元,引进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和排污设备,明年春节后投产,年产30万吨白板纸,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华天公司所在的这块土地上,原来分布着一家造纸厂和5家其他小企业。仙岩镇分管工业的副镇长沈利锋说: “‘华天’的产能,将是原来6家企业总产值的4倍。”

与产业提升相伴而行的,是人的提升。恒丰纸业办公室主任盛海明说:“西鲍最早的一批造纸产业工人,大多数已50多岁了,现在我们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我们引进了一些外地的技术工人,他们更年轻,技能更高。”在西鲍村,更多年轻人开始投身第三产业,或者更高端的制造产业。

民情记事本

美丽乡村渴望发展民宿

依靠工业致富的西鲍村,开始寻找发展的新动能,他们把目光投向不断向好的生态环境。

西鲍村的门前,是“浙东唐诗之路”上的剡溪。剡溪沿线,点缀着谢灵运隐居地等文化遗存。西鲍村的背后,是连绵的嶀山,嶀山上的古游步道保存千年,每到周末,游客成群结队而来。

西鲍村后的舜皇山云海

“西鲍村经济好、基础强、环境优,近年来,我们计划开发嶀山旅游,与‘唐诗之路’连点成线。”仙岩镇党委副书记周嗣炀说,西鲍村后的嶀山古道入口处,有4排40间上世纪留存下来的民房,大部分房子的产权已由村集体向村民收购置换,可以集中开发民宿。去年年底,有一位上海商人前来考察,但由于疫情影响断了联系。

“如果这些闲置农房能够激活利用,不仅可以为村庄引流,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可以安排更多村民就业。”王利明说,他很羡慕新昌江上游的网红村——下岩贝村,“我们村各方面条件都不比他们差,同样可以发展生态旅游。”

端午节小长假,王利明带领村民把房前屋后的一些空地硬化成小型停车场,希望以更加精致的村容村貌迎接八方来客。这么多闲置农房如何开发,民宿做成什么样?这是西鲍村目前正在筹划的大事,也是村里希望我们帮助对接解决的问题。我们把它记到“民情记事本”上,带回了编辑部。

新闻行动

专家服务团来了 做高端民宿还是做商务接待?

6月21日,雨雾迷蒙中,绍兴晚报专家服务团走进西鲍村。

专家团成员中,有绍兴市供销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吕永江,他一听到晚报组织本次活动,便欣然应允参加。吕永江曾在市农办工作,负责推进“闲置农房激活计划”,对激活闲置农房助推乡村振兴颇有研究,目前仍在关心推动这项工作。他还帮本次活动邀请了柯桥区巷深竹缘负责人徐百明、浙江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人许旭华、上虞区沐格山居负责人熊晖,一起为西鲍村的民宿发展出谋划策。

“开发民宿,是村里一直想做的事。”王利明简单介绍情况后,大家开始实地走访。走出村委会大院,沿着民房中间的道路上坡,没几分钟,“嶀山古道”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往上看,便是绵延的游步道石阶。“单看这里,倒是可以开发运动型项目,组织一些登山客来。”熊晖边走边说。

嶀山古道入口

从古道入口处下来,4排闲置民房鳞次栉比,在云雾里若隐若现。这些民房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还是泥瓦房。大家沿着房前小道边走边看边讨论。“墙壁斑驳,旧墙皮已脱落,别有一番古味,能唤起人的乡愁。民宿改造时,要保持这种自然村落的肌理,切不可大动。”许旭华说。“这几排房子排列整齐,但高差不够,而且离现有居住区较近,不适合做高端产品。村里企业多,会有一些商务接待需求,不如就定位成升级版的农家乐,做成单价在四五百元左右的产品。”熊晖接过话茬。

王利明闻此也挺感兴趣,他说,商务接待这块,村里的确有需求,整个仙岩镇在做农家乐的也不多。只有嶀山古道山头上有一对夫妻经营的农家乐,每到周末游客纷至沓来,夫妻俩忙不过来。“要是村里能把山下的民宿做起来,不愁没有客人。”

去年,村里在这4排房屋的左侧建了一些木结构的露台,露台的下方是农民的菜园,菜园的左侧是大片的山林,别有韵味。一旁的徐百明对眼前的景色入了迷。“走过那么多乡村,像这样集中的闲置农房不多见。这里有山有水,背靠嶀山古道,做旅居养老中心比较适合。”徐百明提出了建议。

走访结束,专家团在村委会办公室座谈,大家结合走访进行了梳理:“发展民宿不仅要招商引资,引进专业团队,还要发动村民参与进来。”“做民宿业需要有‘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让游客来到村里可吃、可看、可玩,有足够多的体验项目。”……王利明把专家团的话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座谈会结束,吕永江深情地说,作为嵊州人,希望西鲍村能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交通区位等优势,带头激活闲置农房,发展休闲、康养、运动等新业态,小康村完全可以走出发展新路来。徐百明是来自上海的投资人,他向王利明要了许多西鲍村的资料,“我要向上海的投资圈推荐西鲍。”

记者手记

先进生”的新动作

等待激活的闲置农房

西鲍村无疑是我市众多农村中的“先进生”之一。早在2008年,它就实现了农村经济工业化、村庄建设社区化、农民生活小康化、生态环境园林化。40多年来,西鲍人民经过苦苦追寻,终于过上了向往的美好生活。今天,西鲍开始寻找新的发展目标,希望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西鲍的经济、社会、文化事业正在全面进步。造纸产业通过改造提升,走向绿色、高端。村集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大部分资金投向民生事业。村里有一流的小学和健身场所,村民的教育、社保、医疗、养老得到有效保障。村公共服务中心坐落在村前中央,这幢由省工业设计院设计的院落式建筑漂亮大方,里面设有村民议事厅、村文化中心、村民服务中心等。村里的供水、通信、排污、垃圾分类处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多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或治安案件,乡风文明和谐。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面对未来,西鲍村该做些什么?采访中,一些造纸企业的老板也有隐忧,随着职工年龄结构的老化、生产工艺的提升,他们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村里谋划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和民宿经济,也是为了提升人气,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归乡村。去年9月,西鲍村与王树村合并后,新上任的村党总支书记王利明启动了4件实事工程:饮用水改造提升、村入口道路拓宽、村文化礼堂改造、争创3A景区村。他说,村庄发展就是做一件件实事小事,做好了,村民生活就更好了。

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需要加快推进城乡融合,西鲍村利用闲置农房发展休闲等新兴产业的新动作,值得期许。



信息来源:绍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