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道是无梦却有梦

发布日期:2020-05-0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字号:[ ]
分享:


几天前,绍兴市第八届政协常委、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俞志慧提交了一份《关于提请将马山恂北村张中晓故居确立为文保点的建议》。

最近,越城区马山街道恂北村正在重新规划,张中晓的故居极有可能被拆除,为了抢救与保护,俞志慧建议先将其列入文保点。

那么,张中晓究竟是谁?他的故居如今怎样了?

如今,很难找到张中晓生前单独的照片。只有这张他与另外两人的合影。(左一为张中晓)

张中晓其人

“张中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思想家,传世有《无梦楼随笔》,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有着标杆式的意义。”

在这份提案中,俞志慧这样评价张中晓。在他看来,因为张中晓的历史文化价值,其故居也有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他建议,先把张中晓故居保护下来,再把张中晓与同属马山的姚启圣、马叙伦等打包进行文化研究开发,甚至放在大绍兴的背景下,与鲁迅、蔡元培等绍籍思想家同框研究开发。

“张中晓(1930-1967),笔名罗石、孔桦、甘河,绍兴昌安门外恂兴北村人……”关于张中晓的介绍,在1996年出版的《绍兴市志》第五册中也可以找到。曾任《绍兴市志》副总纂的文史专家何信恩告诉记者,关于张中晓的这些文字,就是他写的。

在何信恩的描述中,张中晓人生的高光时刻,主要在他发表几篇文艺批评之时。一篇是1951年5月在全国文协上海分会编辑的《文学界》周刊上发表《略论我们的文艺批评》。另一篇是1953年7月在《文学月报》发表的为纪念马雅科夫斯基诞辰60周年而写的《巨大的激情》,旋即被翻译成俄文刊发在苏联《文学报》。此外,还有1952年起,他任新文艺出版社编辑时,业余时间写作的《论杜勃罗留波夫的文学批评思想与方法》等论文,其观点和论述都颇为引人瞩目。

随即,他的人生很快跌入谷底。1955年,因被牵连进“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而入狱。他给胡风的信件被断章取义,被错误地认为是“最反动的暗藏反革命分子”。1956年,他在狱中肺病复发,咯血不已,获准保外就医返回家乡。一直到1966年,得上海友人之助,调至上海新华书店发行所工作,却又适逢“文革”,迫害与疾病交加,殁于盛年37岁。1980年9月,胡风冤案平反之时,张中晓已屈死10多年。

不过,虽然对于大多数绍兴人来说,张中晓的名字是比较陌生的,但在马山、皋埠一带,不少年长一些的人都还记得这位“天才少年”的锋芒毕露。

“张中晓小时候家里穷,只读了一学期小学和一年初中,凭着自学,就考上了重庆大学中文系。后来,因肺病急性发作而辍学,动手术时切除了三根肋骨。”今年79岁的恂北村村民沈云林,是张中晓的邻居,小时候两人还一起下过棋。沈云林的字写得好,在他的记忆中,1966年张中晓去上海工作后,曾写过一封信给他,邀请他去上海,做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但他最终没去。

今年77岁的恂北村村民金连荣,则是张中晓家的亲戚。“1958年的时候,我们家在张中晓同屋楼下借住一段时间,后来我的妹妹金幼珍还嫁给了张中晓的五弟张煜。” 金连荣说,他亲眼见识过张中晓的过目不忘。“他拿出一部《三国演义》,随便翻开一页,只看一遍,就会背诵,一字不差。”

另一位市政协委员金伟国,附议了俞志慧的提案。他告诉记者,他对于张中晓的关注,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我老家是皋埠的,离马山很近,所以小时候就知道张中晓。”金伟国说,去年5月,他就专程去了一趟恂北村,就发现周边都是“拆”,张中晓的故居也快倒塌了,他就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过呼吁:“虽然张中晓故居目前不是文保点也不是历史建筑,张中晓也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但我仍希望能保存下来。”

金伟国用了生物学上的“多样性”概念来表述保护的必要性。在他看来,绍兴的天空中,已经有了闪亮的星星,如王阳明、蔡元培、鲁迅等,也可以有像张中晓这样微弱的星光,我们要有这样的雅量去包容这样的老屋。

无梦楼寻访

荒废的张中晓故居。

“学界对他的评价,仅次于顾准。” 说起张中晓,俞志慧用了“仰视”一词。他建议从中国当代思想家的角度去解读张中晓的探索真理、矢志不渝。“绍兴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重要人物,1949年以后的文化名人中,张中晓是很特别的一位。”

著名学者、思想家、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曾这样评价张中晓:如果命运不是那样残酷地把多种不幸降在他身上,而使他享有天年,我相信他会在现代中国思想史上作出很少有人可以匹敌的贡献的。

在著名杂文家何满子的眼里,张中晓是一个早夭的天才。他说,“诚然,倘若有心人认真地反复翻读这些零乱的笔札,会从这里那里发现许多闪光的思想,一些有如掩覆在草莽和枝叶间的璀璨的小花朵。”

“从1956年到1962年的六七年间,在绍兴的某一处僻壤乡下,在生活条件极度困苦和疾病的无情折磨下,张中晓在自己幽居的小楼里完成了《无梦楼随笔》的写作。”柯桥区越崎中学地理老师封晓东,读了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后,萌生了要去寻访无梦楼的念头。《无梦楼随笔》共有三部分:《无梦楼文史杂抄》《拾荒集》《狭路集》。根据这三个分篇的序言,封晓东从文字背后读到了这样的信息。于是,他一路寻找,虽然走了一些弯路,最终还是找到了恂北村。

记者也在恂北村党总支书记王成贤、村委会主任孙华康的陪同下,见到了张中晓当年住过的无梦楼(张中晓把他下榻的一隅叫做“无梦楼”,《无梦楼随笔》因此得名)。这是一个三间两层的小楼,虽然有些破旧,早已不住人,但因为不曾大修过,依然保留着当年的结构与状态。

“这里的门口,原来有个院子,院墙就在这里,里面还有一个天井。张中晓1956年回乡后就一直住在二楼最西侧的那间房中,直到1966年去上海。”村里的两位老人沈云林、金连荣明确地告诉记者,这里就是《无梦楼随笔》诞生的地方。

此外,金连荣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张中晓获得平反,上级问其老父亲有何要求时,他的回答是:没有,算了。而在张中晓的父亲过世后不久,这个小楼也易了主人。

张中晓唯一的著作《无梦楼随笔》。

“但张中晓就是张中晓,在不幸而且不公的命运中,他以他的思想、才华、智慧,更是以他的意志和人格的力量使他短暂的人生成为了永恒。”1996年,路莘将他的遗作整理选编为《无梦楼随笔》出版(收入“火凤凰文库”,上海远东出版社初版),共计30万字。

“《无梦楼随笔》虽是残稿,但其领先于世的思想光芒已初露端倪,涉及哲学、文学、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久经磨难的优秀人士是值得为之立传的。”说起当年将张中晓收入《绍兴市志》的初衷,何信恩依然记忆犹新。

“《绍兴市志》遵照明代方志学家张元忭‘郡志记一乡之贤,苟有一德一艺者皆可书焉’的价值取向,不但收录了许多古今大人物,也选录了社会地位不高但有一技之长与闪光点的小人物,诸如何大庚、曹水根、俞翰西、孙文明、马蹄疾等人。”在他看来,张中晓虽是小人物,但却是胡风大案中的“要犯”,在批判胡风运动中知名度很高。他虽遭受身心上的极大摧残,仍不甘沉沦。如果不是身患重症,他是一定可以活到平反的。

“幽居穷乡志高远,道是无梦却有梦。”寻访结束后,封晓东在他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东风逆旅”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无梦楼的长文。文末,他写下了这句小诗,来表达他对这位乡贤先辈的敬意。

除了无梦楼,钟情于历史地理研究的封晓东还运用他的专业知识,寻访到了张中晓在绍兴留下的另外几处印记。“我对比了《绍兴府城衢路图》(1892年)和《绍兴中心城市影像图集》(2012年)两幅地图,实地走访两次,总算理清了已在现实地名中湮没或易名了的缪家桥、掠斜溪、状元弄、蔡家街等的位置所在,张中晓在1949年春手术后病居于吴三板桥的地理位置渐次清晰了起来。”在封晓东看来,历史并非只是过往,总有一些残影碎屑生长在现实的墙角。


信息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