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绍兴地名,七成消失

发布日期:2020-04-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字号:[ ]
分享:


据《绍兴历史地图考释》(中华书局,2013年6月)记载:《绍兴府城衢路图》绘制于光绪十八年(1892),为绍兴历史上第一幅府城测绘與图。

绍兴地理信息测绘专家张明祥以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为蓝本,对图上标记的所有绍兴地名作了考察研究、梳理和解析,得出绍兴地名的现状:在百余年里,古城绍兴的地名消失了七成。

  百年间,古城地名现存不到30%

  “我曾参与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图集》,由此对地名研究产生了兴趣和关注。绍兴地名富有浓厚的历史人文和风土民俗气息,近一年来,一有闲暇,我就去环城河以内的绍兴古城走走,对照地图,实地考察绍兴现存的地名情况。”谈及调查地名的初衷,张明祥这样说道。

  走访古城时,张明祥随身会携带一张地图。这张地图,便是绘制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绍兴府城衢路图》。

  为了更方便使用该地图,张明祥还对该图进行重绘,做到了一目了然的效果。

  近一年来,张明祥走遍了古城的角角落落,却得到了一个让他唏嘘的数据: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所记载的483个地名,现存131个,占27%,消失352个,占73%。

  对地名存在和消失的认定,张明祥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归为存在的地名,有几种不同情况。一种是明确无疑的,这些地名有民政部门明确的地名牌,现在的地名牌名称与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一致。另一种情况是值得商榷的:有的地名,现在的地名牌名称与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不一致,但是绍兴方言读音一样,这类地名基本上也认定为存在,如小教场(小校场)、司弄(试弄)、目连桥(木莲桥)等等。第三种情况是:原来的地物已经消失或在附近重建,现在的地物借用了原来的名称,如八仙桥、仓桥、狮子桥等,也被认为没有消失。”张明祥说,从1892年到2019年底,短短100余年间,清光绪《绍兴府城衢路图》记载的地名消失情况是惊人的,有必要引起重视。

                                                                                                 张明祥重绘的《绍兴府城衢路图》。

  在消失的地名中,有部分老地名被新地名取代。“由于历史变迁、受某种思潮和运动的影响,一些街巷、里弄等老名称被更换了新名,从而造成部分老地名消失。”张明祥举例说,如“上大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更名为“大庆路”。“宝珠桥”的桥栏石上有“光明桥”字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叫“光明桥”,不过现在已改回原名。“火珠巷”,新中国成立后改称“光明路”,本世纪初,筹建绍兴大剧院,沿街住户全部拆迁,现在除了绍兴大剧院以西至宝珠桥东100米左右仍称光明路外,东段已成为城市广场的一部分。此外,“硝皮弄”现在的弄名叫“和平弄”,“大王庙前”现在叫“钱王祠前”。

  “也有地名所指称的地理实体因战争等历史原因荡然无存。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善寺了。”张明祥说,“大善寺”在日寇侵入绍兴城时被日寇烧毁,上世纪50年代末,寺废被拆,“大善寺”这个地名就消失了。此外,更多的地名消失,皆因所指称的地理实体因城市改造、道路拓宽、河流被填而消失。诸如“让檐街”和“石柱头”现在是“新建南路”的一段。“狮子街”“秋官地”“目连巷”现在为鲁迅路的一部分。此外,中兴路和人民路的建造,也造成大量的地名消失。

  地名消失,易造成历史记忆丢失

  “很多地方,用我自己定的那套标准里,我判定没有消失,但其中的很多地方,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或许会影响人们对于一地的认知,产生误解,也会造成历史记忆的丢失。”张明祥说。

  在采访中,张明祥提到了“染棚弄”这个地名,现在叫“单棚弄”。在绍兴方言中,“染”(rǎn)和“单”(shàn)读音相近,但何时变成了“单棚弄”,张明祥不得而知。“走访中,我看到‘单棚弄’内院子里有一口大井,听当地居民说,这里以前是染布取水用的,染坊是一个施姓坊主开的。”

  让张明祥印象深刻的,还有草藐弄。《绍兴市志》记载:草貌桥,在草貌弄口。“草貌桥”“草貌坂”2个地名均已不存。



                                                                                      草貌弄成了草藐弄。

  “在古代,此处曾为征税之处,绍兴俗语常把征税之所称作‘貌’,又由于这里草木茂盛,故名草貌。”张明祥解释说。

  宋嘉泰《会稽志》卷十一对“草貌”一词作了记载:“旧传此地在州城外,俗谓征税之所为貌,此以在郊,故名草貌。”宋代有“草貌坊”,从明代始,“草貌坊”名消失。此后,仍将原草貌坊区域内的桥、河、田野、路等用“草貌”之名,如:草貌桥、草貌坂、草貌弄等。民国时期,为何将“草貌”误写成了“草藐”,已难以说清。在绍兴百姓的口里,仍念“草貌(mào)弄”,不念“草藐(miǎo)弄”。

  在张明祥看来,在地名重新命名的过程中,人为的不严谨,也会造成出错,最后,丢失本来的历史含义。

  “‘鱼化桥’作为一座桥已经消失了,因为有了‘渔化桥河沿’这个路名,我姑且认为这个地名没有消失。有绍兴市民认为现在的‘渔化桥河沿’应该写成‘鱼化桥河沿’。这条路得名的原因是这里曾有一座桥叫鱼化桥,因此这条路也应该叫鱼化桥河沿。”这其中的争议,也是张明祥在走访中发现的。

  在他看来,“鱼化成龙”这是一个很有画面感的故事。而渔化桥,就没什么实质意义了。且在绍兴的古籍中,都是写成没有三点水旁的“鱼”。在渔化桥河沿,过去确实有一座“鱼化桥”,在一些绍兴的古籍中也确实都写成“鱼化桥”。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代,一直到1980年出的地名志,这座桥始终被叫作“鱼化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条路被叫做“鱼化桥河沿”可能更为合适。“如今‘渔化桥河沿’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用法,如果再改回来,反而会不习惯。”张明祥说。



                                                                                       宝祐桥成了保佑桥。

  除了鱼化桥之外,张明祥还提到了宝祐桥。《绍兴市志》(卷5第三章市政建设)记载:宝祐桥,在今劳动路。宝祐桥建于宋宝祐元年(1253),四墩三跨梁式石桥,位置在今劳动路与保佑桥直街间,与八字桥同一时代。“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填河造路拆桥,宝祐桥消失,与之相对的地名,便是保佑桥河沿。”在张明祥看来,宝祐桥以宝祐年号命名,有特定的含义,“保佑”两字也反映了老百姓的美好愿望。这或许也是地名演变的过程中,一种值得被推敲的现象。

  “老地名承载着绍兴古城的文化和当地百姓的情感、乡愁,我们应该充分知悉地名变更的利害,尊重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避免重名、洋名、怪名等倾向。应立足保护,继承创新,做好地名文化保护工作。遵循地名命名和演化规律,避免乱改地名而造成大量地名文化遗产无端消失,并不断丰富地名文化内涵和外延。”张明祥说。


信息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