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这“疫”刻的启示③健康观:春天来了,让我们更好地守护健康

发布日期:2020-03-2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字号:[ ]
分享:


“这次经历告诉我,人活得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小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胡先生,出院后如此说。

诚如斯言。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有句名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但对这个人生最大的财富,很多人在拥有时却不曾放在心上,直到失去时才幡然醒悟:健康,是多么重要。

因此,经历了这场疫情,我们需要对健康有更多反思。尤其是被疫情倒逼而“改良”的一些健康素养、生活习惯,我们要在未来的日子里保持下去,使之常态化,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比如公筷公勺的使用。事实上,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关于实行公筷制、分餐制的呼声就曾一度高涨。然而,随着非典风波的平息,公筷制、分餐制也渐渐偃旗息鼓。如今,当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人们痛定思痛,开始重新审视公筷问题。现在,包括绍兴在内,不少城市已向市民发出倡议,号召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养成科学健康的好习惯。这样的倡议值得推广。

又如“一米线”的设立。多年前银行、车站、医院、机场等公共场所就开始设立“一米线”,既保证了排队的秩序,也避免了客户隐私的暴露。而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今天,不少地方要求就餐、办公等保持“一米线”距离。距离,不仅产生美,也产生安全;“一米线”,不仅是一条安全线,更是一条利己利人利疫情防控的文明线。即便疫情过去,“一米线”也应作为规则保留下来,为我们守护文明健康。

再如体育锻炼。钟南山院士对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提出的建议之一,就是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少看手机多做运动,让锻炼像吃饭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体魄才可能强健起来,面对病毒的侵袭我们才会有更强的免疫力。当然,要让广大市民动起来,需要相关部门以全民健身规划引导,以全民体育竞赛助推,提供时间、场所、设施等基本条件,从而营造良好的氛围,真正推动全民健身、全民运动。

人员密集场所戴口罩、回家先洗手、不随地吐痰、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等等,也都是防止病毒传染最简单有效的方式,不光对新冠肺炎有效,对流感等其它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如此。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这样简单易行的自我防护,如果这些行为能成为一种自觉的公共意识,相信大家会少受病痛困扰。

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健康,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前提。所以,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社会,从现在开始,从当下做起,愿我们每个人都珍爱生命,珍视健康,平安快乐,享受生活。

延续被疫情“改良”的习惯

延续被疫情“改良”的习惯,这是我们交付巨额“学费”后的收获。而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坚持下去,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眼下,曾经冷清的街道开始繁忙起来,市民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但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习惯不一样了。

在市区一处公交站点,市民陈女士和朋友戴着口罩,一边等公交一边闲聊,但两人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疫情发生前,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习惯了公共场所人挨人的场景。但现在,我会很自觉地跟旁人保持一定的距离。”陈女士说。

陈女士的看法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人们大多喜欢凑热闹,超市里排队也一样,喜欢三五个人扎堆聚在一起,但在疫情持续期间,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所以现在提倡的公共场所‘一米线’的做法很好,应该长期保持下去。”浙江供销超市新河弄店工作人员吴雅芬说。

纠正卫生陋习说易行难,但疫情给每个人敲响了警钟,很多市民都在努力改变。

从2月中旬起,市民叶剑锋家有了用餐“新规”:每餐饭必备公筷。“中国人喜欢围着一桌吃饭、相互夹菜,我们家以前一直没有使用公筷的习惯,直到这次疫情发生后才重视公筷用餐。”叶剑锋说,使用公筷虽然比较麻烦,但家里的“公筷行动”会坚持下去,在家里习惯使用公筷后,在外面就餐就会自觉。

尽管我市餐饮行业还未全面开放堂食,但绍兴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会长宋金才已经在思考下一步如何加强使用公筷公勺、实行分餐制等,打好日常“舌尖上的防疫战”。“其实,协会各会员餐企早就在包厢里推行了公筷公勺,但客人使用率并不高。今后,我们协会将从自身做起,除

守护健康,越医大有可为  

在传承好、发展好越医文化的基础上,提高绍兴人民对于中医的认同度,为健康绍兴贡献中医力量。

一位68岁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进院时呼吸衰竭,胸闷气促,高烧39.7℃;服用三剂中药后,体温降到了37.6℃;再三剂,体温恢复正常。

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这例病例,再次让我们见证了中医药的神奇。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在抵抗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了强劲的战斗力。绍兴收治的42例确诊患者,所有病人全程予以中医药协同西医治疗。而且临床观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更短,临床治愈率更高。

自古以来,中医药在“疫病”防治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从第三版开始每一版都有中医内容。”我市新冠肺炎防治中医专家组副组长、市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中医师李国华说。作为中医文化的重要一脉,传承数千年的越医,在此次疫情中也将“担当”两字发挥得淋漓尽致。

疫情发生后,市卫健委第一时间组建了中医药救治专家组,选派中医师全程参与定点医院病例救治工作。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吴国水说,柴胡达原饮、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藿香正气散、千金苇茎汤等“绍派伤寒”习用方子在绍兴新冠肺炎病人救治中被广泛应用。有不少患者,因为中医治疗早期介入,很快从重型转为普通型,轻症者也减少了转普通型、重型或危重型的可能性。而一些普通民众或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因为提前服用中药预防方,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被感染风险。

古树新花,生机勃勃,千年越医,大有可为。两位专家认为,绍兴历来名医辈出,在传承中已经形成了“绍派伤寒”独有的理论体系。接下来,要进一步挖掘、整理绍派医家的经验,发掘它们的更多价值,并通过现代化数据处理方法归纳总结提炼,指导并应用于临床实践。面对新的需求,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要加快推陈出新,投入更多的力量进行研究。同时,中西医协同中,对于传染源的隔离、规范的防护措施、氧疗、无创呼吸机等应用,也见证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中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也不妨多在实践中观察、分析和论证,吸收更多精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在传承好、发展好越医文化的基础上,提高绍兴人民对于中医的认同度,为健康绍兴贡献中医力量。”李国华说。

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咨询师冯虹:心理的健康跟身体的健康一样不能忽视,积极的心态也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疫情发生初期,我们碰到过这样的求助:吴先生因为接触过武汉人并和他们握过手,之后变得很焦虑,怀疑自己被感染,去过社区医院,去过市人民医院,做过各种检查、检验,得到的结果都是好的。但他还是不放心,每天要用酒精里里外外把家消毒一遍。

通过咨询,吴先生焦虑的源头其实是对家里两个孩子的担心,进而放大了对病毒的恐惧。对此,我们首先推送了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官方媒体给他,帮助他正确看待绍兴地区的疫情。同时,我们还建议他放下手机,减少信息的接收,从事一些其他活动,比如看看书、做做菜,辅导两个孩子做作业,和孩子一起做做运动。

根据这样的“处方”,吴先生当晚就给家人做了一顿饭,还和孩子一起做了游戏。后来他来电反馈,人忙碌起来了,手机看得少了,反而睡得踏实了。

疫情来势汹汹,全国上下“宅家”,时间一长,不少人也容易“宅”出一些心理问题,导致失眠、过度焦虑甚至抑郁等。

其实,健康的心理是提升人体免疫力最有效的保障。面对未知的疫情也好,面对突发的疾病或意外也好,我们可以允许自己有适当的焦虑,有适度心理波动,但一旦过度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因此,出现负面情绪时,最好及时调整自我,可以通过倾诉、运动、冥想或者放松训练等更多方式调节好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作息规律。

当然,确实是自己难以调适的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从案例统计来看,情绪问题比较普遍,如恐慌、焦虑、抑郁、愤怒等,这些通过宣泄和抚慰,基本上都能较好平复;其次是一些行为问题,如抢购物资、强迫洗涤、攻击等,需要进行认知和行为调整;还有一部分相对严重,出现睡眠障碍或躯体形式障碍,如失眠及莫名的头痛、胸闷等,这些通过专业沟通、药物干预治疗等,也是可以改善的。

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无论是疫情持续期间,还是疫情结束之后,面对疾病一味害怕、焦虑、抑郁,其实是自我放弃了免疫武器。很明显,具有乐观心态的人更容易抵抗病毒,更不容易生病,在生病的时候更容易好转。所以,心理的健康跟身体的健康一样不能忽视,积极的心态也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劫后余生,更知健康是福  

失去健康的教训是如此深刻,珍视健康、珍惜家人,不仅是患者要反思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思的。

从被确诊感染,到医护精心治疗,再到康复出院,这段难忘的经历,对新冠肺炎患者来说,仿佛是劫后余生。重获新生后,他们对生命、对健康、对家庭、对生活都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小梁是我市首例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经过近一个月的积极治疗,以及出院后14天的医学观察,3月3日,小梁回到了新昌老家。现在,小梁每天按时吃饭,按时作息,适当运动,生活从来没有这么讲究过。“不能仗着年轻就过度消耗,身体健康真的太重要了。”小梁说,以前他总是熬夜到一两点钟,上午醒来就是工作,没有吃早饭的习惯。而很多时候因为要加班,吃饭很没有规律。正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他的体重不知不觉增到了95千克。而因肥胖导致“三高”、糖尿病等基础病,这次新冠肺炎差点要了他的命。“现在,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一日三餐都有保证,晚上10点之前一定睡觉。另外,住院期间我还学了中医‘八段锦’,现在每天会练上一段活动筋骨。”

王女士是一位年轻妈妈,康复回家后,她有了新的工作岗位,还能每天和家人在一起。之前,她一直在武汉经营小百货生意,忙碌的工作让她无暇照顾5岁孩子的生活。生病期间她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的身体,而是家人,尤其是进病房时,她非常害怕,怕这一生再也见不到孩子。当她知道家人没有被感染,总算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每一天都在鼓励自己快快好起来。而这次患病经历也让她意识到,即便可以赚得金山银山,也比不上一家人好好地在一起重要。

作为新绍兴人,卢女士满怀感恩之心。“现在家里人总是给我炖这个煲那个,把我照顾得极好。每天吃饭,女儿总会提醒我,妈妈你要多吃肉,增强抵抗力。”卢女士说,感染以后,她也有很多担心,生怕被人用不一样的眼光看待。但现在,她不但没有被歧视,反而得到了家人和邻居更多的关怀。“其实幸福也很简单,一家人健健康康的,能够开开心心地生活就好。”卢女士说。

健康就好比数字1,事业、家庭、地位、钱财等等都是0。有了1,后面的0才有意义;没有1,一切皆为0。失去健康的教训是如此深刻,珍视健康、珍惜家人,不仅是患者要反思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深思的。 

让全民健身更好地动起来  

健康的体魄才是战“疫”的本钱,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

疫情是一堂深刻的风险教育课,让更多人切身感受到了健康的体魄才是战“疫”的本钱,明白了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当下,我们该如何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记者邀请市体育局局长吴海明、健身爱好者沈烨婷、绍兴越马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春光进行了访谈。

记者:宅家期间,运动健身有了哪些新变化?

沈烨婷:我一向喜欢瑜伽,宅家期间,我选择了一个瑜伽在线平台进行学习、锻炼,已经坚持了一个月。我发现,除了“点对点”的线上培训、直播健身外,形式多样的线上体育活动也成为全民健身的新亮点,如线上跳绳赛、线上广场舞、线上智力运动等。

记者:疫情之下,体育部门如何推进全民健身?

吴海明:防疫期间,居家健身锻炼模式大受欢迎。为此,全市体育系统注重对大众科学健身的指导,共推送防控疫情和科学健身方法建议等100余篇,并运用网络视频和抖音短视频等形式,推广居家锻炼方式。线上“客厅马拉松”等抗疫系列活动推出后,便吸引了全国各地体育爱好者的积极参与,报名人数大大超出预期。

记者:今后,如何更好地让市民动起来?

吴海明:疫情让大众更加认识了通过运动促进健康的意义,这种认识是有利于全民运动健身的发展的。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落实中,绍兴将以创建首批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为抓手,从赛事引进、新增设施、组织群体工作三要素,重点抓住活力、惠民、改革三个关键词,为全民健身创造良好条件,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同时,进一步探索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推动线上全民健身赛事。

林春光:随着2020年绍兴国际马拉松初定于11月8日举行的消息公布,越马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大众健身的欲望与需求并不会减弱,反而会有快速增长,马拉松运动仍会受到广泛欢迎,这就需要我们危中寻机,坚持文化越马主题,推动全民运动的开展,进而增进全民健康。


信息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