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扁舟共济与君同

发布日期:2020-03-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绍兴文明网 字号:[ ]
分享:


同舟共济,只为抵达内心的“理想国”

浙江援韩防疫物资上,贴着孟浩然的诗句“扁舟共济与君同”。

落潮时分,天地仿佛瞬间静默了下来,连拂面的清风,也瞬间消散。宽阔的江面横在面前,犹如一条玉带。一旦汹涌的钱塘江水变得平静,预示着舟路可通。“潮落江平未有风。”被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孟浩然的心情瞬间明朗了许多。

孟浩然画像

之前,他一路往南。唐开元十三年(725)春,孟浩然自洛阳出发,沿汴河南下,经广陵渡江至杭州。行程中他与李白在维扬(今扬州)相识、酬和,但难免一路的舟车劳顿。孟浩然于开元初年进入张说的幕府,之后过得并不如意。如何消散苦闷,寄情山水大概是最合适的方式了,于是去吴越之地追寻前人足迹。俯望那一山一水,与他们隔空对话,这也是孟浩然漫游吴越一带的肇始。

随后便是登船。“扁舟共济与君同”这句诗饱含了同舟共济的亲切感。“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这样的场景颇似见面寒暄,虽说彼此素未谋面,却坐到同一条船上来,可谓“同船共渡三分缘”。

3月1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向日本、韩国政府捐赠防疫物资。这些防疫物资上贴了三句诗。其中首句“扁舟共济与君同”,来源于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旅途中所作的《渡浙江问舟中人》:“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这位“善养浩然之气”的诗人曾三度游历越剡之地,钟情于这里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故事。

舟小客少,大家以“君”相呼。这样淡朴的家常话,将当时那种人情味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亲睦之感油然而生,用来表达我们和日韩之间息息相关的防疫处境和“同舟共济”的决心是非常贴切的。

当彼岸已隐隐约约看得见一带青山时,激起了诗人的好奇与猜测。越中山川多名胜,这是东晋诗人谢灵运遨游歌咏过的地方,于是,孟浩然不禁时时探头向天边眺望:哪座青山是我要去的越中?期待之状跃然纸上。的确,越地是他心心念念的“理想国”,这既是形而下的自然之美,也是与古人先贤形而上的精神交契。

湖北文理学院王辉斌教授认为,孟浩然曾三度游历越地,而且旅行不是走马观花,是“久滞越中”。以至于回到家乡时,他仍恍惚地以为还留在绍兴,眼前山水正徐徐铺展。

三次“越剡之行”,见证诗人的高洁品格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孟浩然的诗歌《自洛之越》,明确道出了从洛阳去吴越的原因。

自第一次越剡之行后,孟浩然仍心心念念远方的山水。唐开元十六年(728)冬,他赴京应举失利,在长安滞留了一年。在此期间,他也曾献过赋却没得到回音。次年冬返乡。第二年离乡去洛阳,然后“自洛之越”与友人沈太清等重聚,有诗为证:“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孟浩然的第三次越剡之游,与诗人崔国辅任山阴少府关系密切。《唐才子传》卷二云:“崔国辅,山阴人。开元十四年(726)严迪榜进士,与储光羲、綦毋潜同时。”两人在孟浩然第二次越剡之游时,已结下深厚友谊。此次,孟浩然取道汉水至江夏再顺江而东下,而时恰逢李白也在江夏(今湖北武汉),两人同游黄鹤楼,便有了我们耳熟能详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孟浩然一生不得志,以襄阳布衣终其生。后世称赞其鄙弃功名富贵,事实倒也并非如此。唐宽舒的政策也给士人们提供了大显身手、改变命运的契机。于是倾心仕途或边塞立功便成为他们的主要选择。孟浩然也不例外。他还是希望成为进士,然后由吏部给他派个官职,只是他胸怀高洁,不屑作不择手段的钻营,没有机会,也不介意,宁可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这也体现了盛唐知识分子普遍追求人格的特点。他笔下的“扁舟泛湖海”就如同“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与圣人取得共鸣。

在“自洛之越”过程中,虽然扮演着孤独旅人的角色,孟浩然却凭着清雅冲淡的艺术追求为我们留下了美丽的山水诗。诗作如一面镜子,照见山水百态,也照见了内心。孟浩然以他“风神散朗”的形象和高尚人格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赞美。

唐代文学家张子容《除夕乐城逢孟浩然》中云:“妙曲逢卢女,高才得孟嘉。”李白也由衷地赞叹:“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遣兴五首》也对其表示推崇:“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此外,唐代诗人皮日休、卢延让等都对孟浩然表达过赞赏和佩服。可以说,漫游吴越陶冶了诗人,也成就了诗人。 


信息来源:绍兴文明网